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2012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4其他常见地理图像
专题四其他常见地理图像图表的判读专题四其他常见地理图像图表的判读考情报告专题四│考情报告专题备考引擎专题四│考情分析预测专题四│考情分析预测知识网络构建专题四│知识网络构建重点要点探究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一“四步法”在判读地理分布图中的运用地理分布图在图像中所占比例大,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政治区域分布图、自然要素分布图、人类活动分布图、区域综合分布图等。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整体分布图的出现频率虽较少,但多与其他图形配合或以文考图的形式出现,复习过程中不可忽略。地理分布图的判读方法主要遵循以下步骤:1.读图名。读图时必须对图示区域内容作纲要性总体认识,如读“世界铁矿分布图”,就应该注重名称中所含的两个知识要素:范围——世界;主要内容——铁矿分布。在读图题中,可能没有注明分布图的名称,但往往在题干部分已加以说明,这都需要我们认真阅读。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2.读图例。一般分布图中都有图例,只有阅读图例后再去读图中内容,才能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城市等,都可以用一定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结构的图形及不同字体的文字和数字注记,能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数量和质量等基本特征。需要指出的是,图例是人为规定的,考试题目中,既可能使用常规的图例,也可能根据需求设定新的图例,如“▲”在常规图中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铁矿符号,但在特定题目中则可能表示其他地理事物,如某城市、某观测站等。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3.确定位置。地理分布图反映的是某种事物或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因此,做题的基础是要正确判断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区域位置。我们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或区域相对位置进行分析,判定时一般遵循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4.整理信息。根据图中事物的分布,归纳分布特征或规律,提取与设问内容相关的信息。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例1[2010·福建卷]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图4-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2)题。(1)该国公共住房()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2)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1)D(2)A【解析】第(1)题,该题考查城市地域结构知识。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公共住房主要分布在城市东部、北部、中西部工业区附近,沿快速交通线分布,选项D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知识。公共住房位于工业区附近和快速交通线附近,主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和基础设施,A项正确。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点评】判读地理分布图最基本的要求是要从图示中寻找出考查对象与其他地理事象的关系,特别是与某些重要的线(交通线、海岸线、河流、山麓地带等)、面(城市、区域等)的关系。例如在本题组中公共住房沿公共交通干线的分布就说明了这一点。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图4-2为某大陆西岸一段河流在某季节的等潜水位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印度洋海区洋流逆时针流动B.亚洲高压最为强盛C.澳大利亚北部海岸盛行东南风D.该河河口附近海水盐度达一年内最大值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2)沿ab线所作的河床剖面示意图是()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1)C(2)A【解析】第(1)题,由题干和图示知该河流处于30°S~40°S之间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此时河流水位高于潜水水位,为南半球冬季,澳大利亚北部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盛行东南风。第(2)题,根据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理判断ab线的河床剖面。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一点拨】◎探点——地理分布图是表现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空间分布位置与范围的图形。◎认知——判断地理分布图应该从读图名开始,根据图例在图示中找出图例所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是前提,总结并写出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是判断的结果。◎关键——结合图例显示的地理事物,在图示中明确各事物分布特点,并判断出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关键。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二常见地理结构统计图的判读技巧结构统计图是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比例关系的一种形象直观的地理图像展示,常采用几何图的比例分割方法制作而成。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2.结构统计图的判读技巧(1)看清图例和图中的文字说明,了解该图反映的地理项目。(2)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首先仔细读图,认识结构图的组成要素,认识各要素的比例及比例大小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3)采用对比法对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纵向上可对同一地理事物在不同时间的结构特征进行比较,认识其发展变化;横向上可以对比不同地理事物结构特征的差异或联系。(4)对地理事物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揭示问题,作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例2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右图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2)水能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1)总悬浮颗粒物增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CO2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增多,导致酸雨蔓延。(2)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化(水污染);对地质环境的不良影响(泥沙淤积、滑坡等)。【解析】第(1)题,读图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燃烧产生大量的废渣、烟尘和有害气体,能够导致大气污染、全球变暖、酸雨等大气环境问题。第(2)题,水能开发离不开水库大坝的修建,而水库的修建会破坏库区的生态平衡,造成库尾区的泥沙淤积,诱发滑坡、泥石流;水库形成静水区,容易造成水污染。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甲图表示“我国某省2009年各类人口数量构成图”,乙图表示“该省三大产业的比例变化”。读图4-5,回答(1)~(2)题。(1)关于该省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劳动力不足B.自然出生率过高C.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40%D.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2)1990—2009年,该省()A.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B.农业比重下降,粮食产量大幅度减少C.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最快D.经济快速发展,三大产业同步增长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1)D(2)A【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省65岁及其以上人口接近10%,说明该省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第(2)题,读图发现1990—2009年第二产业增长迅速,所占比重最大,成为主导产业。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二点拨】◎扇形结构图、饼状结构图——以全部面积表示地理事物的整体,以各个部分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表示该部分占地理事物整体的比例。读图时需明确:①地理事物整体由哪几部分组成;②各部分的相对比例关系。◎柱状结构图、矩形结构——可用来表示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理事物构成的变化。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三常见地理坐标统计图的判读技巧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来表示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像。近年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二维坐标图和平面正三角坐标图,此外三维坐标图和雷达图等其他类型也不时出现于高考试题之中。1.二维坐标图在进行二维坐标图的判读时,要把握以下几点:(1)认清图名及纵、横坐标所表示的要素和图注内容,分析横坐标与纵坐标所示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线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分布规律,柱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2)根据“柱”或“线”的高矮,读准对应的坐标数值,分析其变化趋势。(3)读图时不仅要注意图像中地理事物多少、强弱、增减的变化,还要进一步区分出发展的不同阶段、增减趋势和程度,并对地理事物峰值、谷值及谷峰变化进行分析,否则就无法总结出地理规律。如人口变化特点,不一定呈现稳定增长或一直下降的趋势,有可能呈现波动增长,需结合图示信息准确解读分析。(4)当出现左右纵坐标甚至多个纵、横坐标时,更要仔细观察、辨析。(5)特别要看清纵坐标单位数值,不能简单以“柱”或“线”的高矮来比较大小。(6)判读坐标的变化趋势时不能有定势。如横坐标不一定总是向右增大。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2.平面正三角坐标图平面正三角坐标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内作若干三条边的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有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的百分比结构。在阅读平面正三角坐标图时,要把握四个关键:(1)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2)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3)此类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项,而不像其他统计图的构成要素可多可少。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4)三项要素在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的延伸方向一致,可能三条数轴上的值全部向右由大到小或全部向左由大到小。面正三角坐标图适用于许多方面,如人口年龄构成、三大产业构成等由三个因素构成的地理示意图。过三个0点分别作三个轴的垂线,将平面三角形坐标转化为平面直角坐标,转化之后,按直角坐标系的读取方法来读取,即得出正确的结果。这种方法符合大家的读图习惯,可以大大降低读图的难度,提高读图的准确率。如右图,可在三个坐标轴上很方便地读出A地第一产业的比重为20%,第二产业为30%,第三产业为50%。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3.三维坐标图三维坐标图可以用来表示某点的空间位置,如某点的经纬度及海拔,也可用来表示影响某一地理事物三个要素的关系(如图甲),图乙反映的是月份与降水、气温的关系,据此可判断气候类型。此类坐标图的判读方法与平面直角坐标图的判读方法基本相同,但在读数时,要注意取坐标轴的平行线,而不是垂线。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4.雷达图雷达图是根据坐标的一般原理,将众多具有并列关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张图上绘制而成的。如影响工(农)业区位因素的比例图、风玫瑰图(如图丙)、气温与降水资料分布图(如图丁)。对于风玫瑰图等特殊的坐标图而言,我们应弄懂它的绘制原理。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例3[2011·江苏卷]图4-9为我国各类产品出口额相关数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1)21世纪初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中()A.资源型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B.技术型加工产品对我国出口额的贡献率最大C.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D.资本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低于资源型产品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2)21世纪初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A.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B.农矿产品产量下降C.基础设施投资扩大D.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显著成效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1)BC(2)AD【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资源型产品占我国出口总额比重不足10%,故A错。资本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高于资源型产品,故D错。第(2)题,21世纪初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主要变化是技术型加工产品出口总额比重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总额比重下降,所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显著效果。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下图为二分二至日四天中某日某经线所经陆地地区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表示()A.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B.气压、正午太阳高度、气温C.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D.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2)对于图中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A.曲线①在P地区达到峰值的主要原因是海拔低B.曲线③在Q地区达到峰值的主要原因是处于沿海,受到暖流影响C.此日所处季节,澳大利亚西南部的珀斯可能阴雨连绵D.此日所处季节,长江处于枯水期专题四│重点要点探究(1)B(2)D【解析】第(1)题,对
本文标题:2012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4其他常见地理图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09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