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高二地理课件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高二地理课件
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导入必修1属于自然地理学(掌握行星地球、大气、水、地表形态塑造、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知识)必修2属于人文地理学(掌握人口地理、城市地理、农业地域、工业地域、交通、人地协调发展的知识)必修3属于区域地理学(综合分析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通过一个个案例,来学会区域地理的研究方法)那么,必修3的第一节学习什么呢?学的是方法与思路,为我们的后续学习及今后问答题的解题打下基础,所以不可忽视。至于所涉及的长三角与松嫩平原同学们可当作熟悉中国区域来进行学习,不必死记。接下来,我们先了解一下本节的学习目标。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了解区域的含义,理解其特征2.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我国三大自然区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体现了客观性(差异的存在)与主观性(人为划分)的统一。划分依据:气候和地貌划分依据: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一、什么是区域整体性(各要素相互作用、影响;区域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差异性(具有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特点:南、北方)层次性(有等级:东北地区东北平原三江、松嫩、辽河平原)可变性(边界过渡性、同一地表空间不同区划方案)边界明确:行政区、国界等边界过渡:如干湿区、气候区、三大自然区等区域的一般特征1.下列关于区域类型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都是按单一指标来划分的B.区域划分是在地理整体性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C.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客观上并不存在D.由于人们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D课堂巩固练习2.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A课堂巩固练习3.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是()A.干湿地区B.中国三大自然区C.高原区D.热带雨林区B课堂巩固练习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VS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P2思考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纬度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从南向北递减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基本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规律。(夏季风、地形)长江三角洲:30°N附近,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松嫩平原:43°N—48°N,地处东北地区中部(1)地理位置差异--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2)气候条件差异--气温和降水长江三角洲--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大陆性稍强,降水相对较少,生长期短(3)土地条件差异水稻土黑土长江三角洲--水稻土,是生产力较高的土壤;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水平松嫩平原---黑土,也是生产力较高的土壤,为旱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水平(4)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当地有较丰富的石油资源,距煤铁等资源近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地理环境差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条件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①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少①黑土分布广泛②多为旱地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多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人类活动差异农业耕作方式主要粮食作物作物熟制其他其他生产活动工业商业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水稻(主)油菜、棉花等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①轻工业:依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发展②重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如何比较两个区域差异(笔记)1、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矿产资源等。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商业、科技、文化、市场、历史基础等2、人文地理环境:-方法指导-小结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资源条件等环境要素不同,区域发展的产业结构、分布和发展方向也不相同.(1)“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需问,十九布依人”。以上诗句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A.黄土高原B.东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云贵高原【标准解析】(1)此题关键是对民谣的理解,根据民谣意思可知是反应我国云贵高原地区的景观。【典型例题】诗歌民谣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回答(1)-(2)题。【答案】(1)D课堂巩固练习南方:房屋进深宽北方:房屋进深窄南方:屋檐宽北方:屋檐窄南方:楼房,一楼不住人北方:多为平房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建筑特点比较:第二课时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由于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民居正南正北是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冬季保温御寒利于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屋顶坡度增大,以便于排水,保温要求的降低和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活动P3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建同样高度的多层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因为北方建筑墙体厚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活动P3暑假,张明所在的学校准备组织一部分学生从哈尔滨出发,按如下所设计的线路去考察,体验生活。哈尔滨→内蒙古东部的锡林郭勒牧区→山西太原附近地区→江苏南部平原地区→江西井冈山地区→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试分析他们所经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活动P3雾凇冰雕龙塔哈尔滨:温带针阔混交林,俄罗斯风情,冰雕(夏天也有)内蒙古东部的锡林郭勒牧区:温带草原,蒙古包牧民山西太原附近地区:沟壑纵横的黄土,煤矿开采,窑洞江苏南部平原地区:河道纵横,小桥流水人家,鱼米之乡江西井冈山地区:低矮丘陵,砖红土壤,革命旅游景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雨林景观,竹楼,少数民族风情暑假,张明所在的学校准备组织一部分学生从哈尔滨出发,按如下所设计的线路去考察,体验生活。哈尔滨→内蒙古东部的锡林郭勒牧区→山西太原附近地区→江苏南部平原地区→江西井冈山地区→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试分析他们所经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活动P3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生产为例发展时期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农业发展特点早期中期(农业社会)后期(工商业大发展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案例: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域农业发展过程耕作农业发展缓慢成为我国粮食、桑蚕和棉花的主要生产基地。全国“粮仓”的地位和棉花生产的地位日益下降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河流成为交通通道,土壤改良成水稻土,水稻大面积种植,劳动力丰富,精耕细作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还有什么原因?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大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笔记)1、城市化、工业化及交通的发展,大量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2、农业结构调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耕地转向蔬菜、花卉和乳牛等生产,使粮食耕地面积减少。3、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使粮食生产成本上升。4、生态退耕,使耕地面积减少。5、耕地破碎、人均耕地少,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生产规模小。小结小结: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在科技因素的作用下,区域内某些地理环境要素会发生变化,由不利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而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标准解析】(2)刘伯温的预言表明了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不同的,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2)六百年前刘伯温曾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姑且不谈其预测依据,若将来真的如预言所讲,那么合理的理解是:A.江南水资源被开发殆尽B.江南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C.云贵的现代文明超过江南地区D.“云贵万重山”的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答案】(2)D【典型例题】诗歌民谣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回答(1)-(2)题。1.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若干平原组成B.本区河流、湖泊较多,但无沼泽分布C.是中国最大的平原D.地势低平,土质疏松2.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A.稠密的水系B.黏重的土壤C.便利的交通D.平坦的地形3.下列粮食作物具有单位面积产量高的是()A.水稻B.小麦C.玉米D.大豆AAA课堂巩固练习4、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原因是()A.雨热同期的气候B.黏重的土壤C.单一的农作物品种D.地势平坦5、长江中下游平原能够成为水稻种植区的原因是()①高温多雨的温带季风气候②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③水网稠密④地形崎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6.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A.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少B.农业走向专业化、机械化C.粮食商品率高D.全球变暖BDA【典型例题】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比较图中两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开发条件等方面的区域特征,回答问题:-学以致用-第三课时(1)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典型例题】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比较图中两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开发条件等方面的区域特征,回答问题:【标准解析】(1)题所考查点不难也不偏,但关键在于从那四个方面比较两国的差别。题目中要求比较自然环境特征,而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理位置(纬度、海陆)、气候、地形、资源、土壤、植被等方面,只要抓住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就可从容解答。相同点不同点美国西部中国西部地理位置纬度位置相近(或均位于温带、亚热带)濒临海洋地处内陆地形均以高原山地为主山脉南北纵列分布山脉东西走向为主气候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西岸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缺失大陆西岸气候类型资源能源(石油、天然气、煤、水能)有色金属矿产(铜、铅锌)均很丰富缺少稀土、铁等矿产有稀土、铁等矿产【答案】(1)考点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典型例题】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比较图中两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开发条件等方面的区域特征,并回答有关问题:(2)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比较相同点:_____不同点:_____【标准解析】(2)题的思路则在于影
本文标题:高二地理课件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高二地理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22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