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3第1章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5.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6.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7.“数字地球”的含义考纲展示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1.理解区域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能运用比较的方法说明区域间的差异3.利用实际区域加以说明4.能对实际的利用进行判断5.明确RS和GIS的关系6.能区分RS和GIS的不同应用领域7.明确区域研究与“3S”的关系能力要求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1.结合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及相关热点区域,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建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背景,考查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3.以“神舟七号”“嫦娥工程”等为背景材料,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4.以有关灾害监测等为背景材料,考查遥感的应用命题预测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是人们在________的基础上,按一定的____和____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________。2.特征(1)具有一定的_________,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____。(2)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_________条件,并对________产生深刻的影响。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差异指标方法空间单位区位特征边界地理环境区域发展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位置的差异A.___________位于北纬30°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_____的入海口。B._________大致位于北纬43°~48°,地处我国_________的中部。长江三角洲长江松嫩平原东北地区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差异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气候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土地条件_______为主,多为_____,人均耕地面积_____全国平均水平_____为主,多为_____,人均耕地面积_____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条件_____有丰富的_____等矿产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水稻土黑土水田低于旱地高于贫乏石油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3.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异区域生产方式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耕作类型_____耕作业、水产业旱地耕作业、_______主要作物水稻、_____、棉花玉米、____、春小麦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商业贸易_____落后工业重要的__________基地________基地水田畜牧业油菜大豆发达综合性工业重化工业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1.案例(以东部季风区为例)记忆法巧学易记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2.示意图法记忆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位置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区域的对比分析是目前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式之一,常常选取两个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相似或差异显著的地区进行对比分析,以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能力以及对地理基本原理规律的掌握情况,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自学指导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提炼归纳记忆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地区气候、土地和资源状况。(2)气候条件:影响该地区的水热状况和种植制度。(3)土地条件:影响该地的土地生产能力。(4)矿产资源条件:影响该地区资源型工业的发展。方法技巧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对不同区域进行对比,找出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的分析则应从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别出发,同时注重要素间的联系。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考点一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图说考点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结构图示法分析自然环境因素差异(1)气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3)水文差异的形成①气候因素中的降水量差异直接造成河流水量差异。②地形条件决定了河流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和流速大小的不同。③流域内的植被状况不同造成河流含沙量的不同。④河流所处的纬度及流向决定了有无冰封期、冰封期长短及有无凌汛现象。(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表格法分析人类活动因素差异人类活动差异形成的原因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等社会条件差异→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工业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人口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交通地形、位置、经济、、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异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间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学法指导】区域差异的综合分析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1.读下面两幅中国民居图片,回答(1)~(2)题。针对训练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1)甲图中的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A.炎热干旱的沙漠B.终年严寒的地区C.热而多雨的气候D地势高峻的高原(2)乙图中的民居具有“春洼、夏岗、秋平、冬阳”的迁徙习惯,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①春洼——地势低的地方可避开风沙,且牧场融雪早,往往水源充足,牧草返青早②夏岗——高山草原地区夏季凉爽,牧草生长旺盛,蚊蝇少③秋平——气候适宜,山腰、山麓、河流两岸的平地牧草很丰富④冬阳——暖和,有利于牲畜过冬A.①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解析第(1)题,该民居属于吊脚楼,架空的目的是防湿防潮防虫,适应湿热的地理环境。第(2)题,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大,该民居的迁徙表现了对局部小环境的合理利用。答案(1)C(2)D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横向分析: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纵向分析:纵向即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考点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图说考点1.2.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2.读某国经济区发展变化模式图,完成(1)~(2)题。(1)图中甲为该国核心经济区,经过a→b→c阶段的发展,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空间范围逐渐扩大B.城市数量逐渐增大C.核心区地位有所下降D.始终为人口迁入区针对训练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2)依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国最可能是()。A.德国B.美国C.英国D.巴西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在a阶段,该国人口主要迁移至甲地区,b阶段出现了新的人口迁入地,c阶段人口的迁移方向发生了显著变化,甲地区由原来的人口迁入地成为了人口迁出地,说明甲地区的核心区地位有所下降。第(2)题,读图可知,该国最早的核心经济区位于该国的东北部,随着经济的发展,在该国的西部、南部和东南部出现了新的核心经济区,这与美国最接近。答案(1)C(2)B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常考热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命题规律:从考查内容看,“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在高考中经常考到;从考查形式看,选择题与综合题都有考查;从考查能力上看,重在分析地理环境与人类生活的相互影响。新课标省区自主命题,考查内容的本土化将会使高考能力立意更有针对性、实践性、创新性。重视乡土地理知识的考查,如以省区自然或人文的区域热点为素材或情境,围绕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问题,综合考查对乡情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1考向命题研判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2011·江苏地理,29)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2为江苏省简图。【典例1】►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材料二图3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图1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省区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苏省地形___以平原为主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___河流河流少,水量小___矿产资源丰富,以___为主较少①②③④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对新疆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对江苏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解析(1)结合图1和图2,可以清楚地比较两省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矿产资源的不同特征。(2)由材料一中的“有效风能密度”信息,分析两省区的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特点。(3)由材料二,分析两省区的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4)江苏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技术力量强,但矿产资源缺乏;而新疆位于我国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新疆、江苏的相互协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5)霍尔果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加上国家的特殊政策,都是有利的发展条件。答案(1)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2)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4)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5)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省区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苏省地形①以盆地、山地为主气候类型②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③河网密集,水量大矿产资源④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高考地理总复习(第
本文标题: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3第1章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22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