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015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水循环详解
第6讲水循环一、自然界的水循环(1)存在形式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数量最大固态水液态水(2)关系: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的关系。水源相互补给1.相互联系的水体2.水循环的过程海洋水汽输送下渗植物蒸腾蒸发降水降水蒸发基岩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使陆地的淡水资源不断更新。④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3.水循环的意义[典型例题]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有关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下降②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③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④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B[典型例题]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2.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①海陆间大循环②跨流域调水③增加水汽输送的数量④增加了地表径流的数量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D[典型例题]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D[典型例题]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4.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C[典型例题]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城镇综合利用水资源模式。读图回答5~6题。5.下列关于图示设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合理利用了水循环中的降水环节②合理利用了水循环中的地下径流环节③比较适用于城市区域④比较适用于农村区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C[典型例题]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城镇综合利用水资源模式。读图回答5~6题。6.图中废弃水参与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径流C.水汽输送D.降水B[典型例题]下图是某流域等流时线图(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河口所用时间相等的点的连线)及两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图示流域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3地段植被覆盖最好B.f4地段流速最快C.地势起伏越大,等流时线数值越小D.f1地段水能资源最丰富B[典型例题]下图是某流域等流时线图(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河口所用时间相等的点的连线)及两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8.下列有关该流域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对c环节影响最大B.d的大小与a无关C.该河流参与的水循环是a′、b′、c′、d′D.人类对b环节影响较小D[典型例题]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9.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南岭地区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势,不稳定径流增大B.降水量增大,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C.径流系数增大,对河流补给变得不够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增大D.径流系数增大,对当地的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B[2013安徽卷]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题。10.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C[2014新课标II卷]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回答11~12题。11.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12.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A.水田改旱田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AC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3.影响降水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5.影响下渗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13.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A.a增加B.b增加C.c减少D.d减少B[2012天津卷]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2013山东卷]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4~15题。14.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C[2013山东卷]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4~15题。15.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中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C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也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雨水补给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①时间集中②不连续③水量变化大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①有时间性②连续性③水量稳定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东北地区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①有时间性②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③水量较稳定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湖泊水补给全年①较稳定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②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①稳定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①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普遍[典型例题]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16~18题。16.上面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A.①B.②C.③D.④D[典型例题]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16~18题。17.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A.降水少B.气温低C.用水量大D.地下水补给少B[典型例题]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16~18题。18.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中都有()①大气降水补给②地下水补给③冰雪融水补给④湖泊水补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A[典型例题]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读图回答19~20题。19.从图中可看出该河上游和下游水源的最主要补给分别是()A.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B.雨水、地下水C.高山冰川融水、雨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冰川融水C[典型例题]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读图回答19~20题。20.从该河的径流量变化来看,关于参与该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内陆水循环B.只有海陆间水循环C.大多是内陆水循环、少量是海陆间水循环D.大多是海陆间水循环、少量是内陆水循环D[典型例题]读“河流流量与距河口距离的关系示意图”,回答21~22题。21.图中能反映一般河流规律的是()A.①B.②C.③D.④C[典型例题]读“河流流量与距河口距离的关系示意图”,回答21~22题。22.下列河流中,曾出现过图④中现象的是()A.黄河B.尼罗河C.密西西比河D.亚马孙河A[典型例题]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23~25题。23.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A.降水B.湖泊水C.地下水D.冰川积雪融水A[典型例题]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23~25题。24.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D.东南地区D[典型例题]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23~25题。25.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B.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C.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D.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C[典型例题]下图是我国四个水文站测量的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流量图,读图,完成26~27题。26.依长江武汉站、黄河花园口站、塔里木河阿拉尔站、西江梧州站顺序排列,下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27.甲站的月平均流量明显大于乙站,主要是因为甲站()A.枯水期较明显B.径流量季节变化大C.控制流域面积较大D.年降水量较大BC[典型例题]读“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28~29题。28.甲代表的水体是()A.雨水B.冰川融水C.地下水D.生物水29.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A.a变大B.b变稳定C.a在丰水期变小D.b在枯水期变大CC[2010·北京卷]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第30~31题。30.乍得湖流域()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循环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循环D[2010·北京卷]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第30~31题。3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流域面积缩小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B[2012上海卷]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读图回答下列32~34题。32.该河流可能分布在()A.恒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长江流域D.亚马孙河流域C[2012上海卷]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读图回答下列32~34题。33.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A.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雨水补给C.地下水补给D.湖泊水补给B[2012上海卷]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读图回答下列32~34题。34.该地河流的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A.1月B.2月C.11月D.12月A35.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C.降水集中于7、8月份D.位于半干旱区36.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A.几乎没有降水B.植被截留降水C.降水大量下渗D.人工拦截径流[2013年大纲版]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35~36题。CD[2013年海南卷]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37~38题。湖泊灌渠银川黄河贺兰山37.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B.气候变暖C.排水造田D.黄河来水量减少C[2013年海南卷]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
本文标题:2015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水循环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27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