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设计透视学第一讲透视基础知识李占方第一节透视的概念《林间小道》作者霍贝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物体近大远小,近宽远窄当我们站在宽广马路的中间会看到本来平行的马路,远远望去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窄,进而消失在远处的一点上。如果这时候远处疾驰而来一辆汽车,你会发现汽车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这种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现象客观存在于我们的视觉中,我们将这种变化称之为透视变化。也叫透视现象。透视变化又是怎样形成的呢?•透视现象的形成与眼睛的内部构造有关,光线照到物体上并通过眼球内水晶体把光线反射到我们眼内视网膜上而形成图像,我们把光线在眼球水晶体的折射焦点叫做视点,视网膜上所呈现的图像称为画面,只是人脑将倒过来的图像转换成正立图像。假定在我们眼前放置一个透明平面,以此来截获物体反射到眼球内的光线,就会得到与实物一致的图像,这个假定的平面,就是我们画画的画面,这就衍生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透视学。•什么是透视,作者丢勒透视为绘画法理论术语。“透视”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就是透过透明的介质看物体,并将物体描绘下来进行研究,简言之就是“透而视之”。最初研究透视就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透视:其含义就是通过透明平面观察,研究透视图形的发展原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本节重点)第二节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引言•在人类的早期对世界的观察和表现是非常模糊和感性的。面对自然和景物,人类不断探索如何表现客观事物的方法。但是人类的视觉经验从感性上升为理性很难,其发展也是个很漫长的过程。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才逐渐发现表现物质空间的方法,这些方法通过画家、建筑家、数学家和手工业劳动又得到改进,发展和完善。•导入•透视学的发生和发展,与绘画,建筑艺术实践有着密切关系,人们对透视原理的认识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至5世纪,透视作为数学和几何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对其研究开始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完成于18世纪中叶。•1.透视发源于古希腊,在古罗马艺术中有所预示,但此时并没有形成系统的透视理论仍处在一个十分感性的认识阶段。•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建筑十书》(公元前27年)包含透视原理。•其中记载古希腊人最初有了图像的缩减和投影的想法,目的是使所画舞台布景中的房屋达到错觉幻象的表现。有许多希腊和早期罗马的湿壁画都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空间幻觉。在这些画中,物体的侧面都被表现为向一个角度缩减,尽管它们没有集中于一点。•文艺复兴运动提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意大利艺术家们热心对透视学的研究,透视学与解剖学成为当时绘画艺术的支柱。运用物理学、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来研究透视规律。在总结前人理论基础上,通过众多画家、建筑师和雕塑家不断实践,创立了一些科学的透视画法,用于对客观事物真实、准确、生动的表现。透视学真正成为了一门学科•2、布鲁涅列斯基——文艺复兴早期建筑师、雕刻家——总结前人经验研究透视原理,在消失点方面取得进展——教授给画家马萨乔——在绘画中最早运用透视•3、阿尔贝蒂——意大利画家、建筑家、剧作家——1433年著《绘画论》一书——论述了“线性透视”问题——克服了布鲁涅列斯基的某些缺点•4、弗朗西斯卡——意大利画家——是15世纪对透视学研究最有贡献者——写《绘画透视学》——把透视学发展到了相当完善的地步,基本掌握了空间表达的规律——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透视教课书•阿尔贝蒂的《绘画论》,弗朗西斯卡的《绘画透视学》基本上确立了绘画透视的理论基础•5、达·芬奇——文艺复兴盛期意大利画家、工程师、自然科学家——阅读了13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著作,结合阿尔贝蒂的《绘画论》和弗朗西斯卡的《绘画透视学》——以科学的态度不断实践,写了许多有关解剖、透视、明暗、构图方面的笔记——后人将其整理成《画论》。•达·芬奇将透视分为三个分支:线透视(形体)、色彩透视(空气)、隐没透视(模糊),至此绘画透视学终归系统而完整。《三位一体》是大胆利用透视法的第一件作品作者马萨乔•作者弗朗西斯卡《最后的晚餐》运用透视学中平行透视原理突出画中主体人物作者达芬奇作者丢勒•6、让·佩雷林——1505年,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透视学著作公开发行。改变了以往透视学论著均为手抄本的历史。书中提出一种先进的画法,“透视深度”——用对角线相连的方格图形来确定距离,•7、丢勒——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油画家、版画家、建筑师——著作《圆规和直尺测量法》,书中提出一种分格画法,试图以平行透视正方形网格作精确的余角透视图。把几何学运用到造型艺术中去——作图法史称丢勒法。•8、德·弗里茨——荷兰画家、建筑师——他继承并发扬了丢勒的理论,在其出版的著作中,对物体在地平线上的消失点和等高人物的透视高度作了精确的研究。•9、沙葛——十七世纪初,法国数学家、建筑师——著作《透视学》——运用数学知识来研究透视理论,给出了几何形体透视投影的正确法则,。•10、泰勒——英国数学家——1715年出版《论线透视》——确立了我们今天知晓的透视绘图及其依据的全部原理作者丢勒作者丢勒第三节中国传统透视学发展简述•公元前三、四百年《墨经》——记载小孔成像的观察——从感性上已经认识到了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东晋画家·顾恺之——《画云台山记》——谈到了阴影和水中倒影的透视规律•南北朝·宋——画家宗炳《画山水序》——论述了山水画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和在画中的运用。•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山水论》——概括论述了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清楚远模糊的透视规律•影响最大的是北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将山水画构图和透视归纳为“三远”——高远、深远、平远——就是仰视、俯视、平视的透视规律在画中的运用“高远”构图(仰视)作者北宋郭熙•“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高远之色清明,山势突兀;自山前窥山后谓之深远,高远之色重晦,山势重叠;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平远之色有明有晦。”深远构图(俯视)“自山前窥山后谓之深远,高远之色重晦,山势重叠”•“平远”构图(平视)“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画中,视平线在下部约三分之一处,平视中使景物集中。从前景到中景再到远景,层次分明,表现出纵深的空间距离•作者北宋郭熙中国传统绘画的透视法•中国画的透视,叫“散点透视”,又称”动点透视”,是画家的观察点不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固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立足点来观察,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以组织到自己的画面中来。也就是走到哪里画到哪里,眼睛的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叫散点透视,也叫动点透视•所以,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原理,艺术家可以创作出数十米、百米以上的长卷,而用西方固定视点的“焦点透视法”就没法达到。《清明上河图》张择端•中国画家历来以“文人”为主流,缺少科学研究的精神,使得中国画始终未与真正意义上的透视结缘。第四节两大透视学体系的特点•透视的基本原理是近大远小,所以也叫“远近法”,这一点是中西方绘画共同符合的规则。•1、西方的透视——定点透视(焦点透视),是画家在一个固定视点位置观察景物形象,相互平行的物体边线在视觉上愈远愈靠拢,最后集中消失在一个点上,在画面上产生真实的三维空间感。但受空间限制,视域以外的东西就不能摄受进来了•2、中国的透视——动点透视(散点透视),中国画的透视法就不同了,是多视点的透视,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固定视域的限制。根据观察需要,将不同视点所看到的景物,都组织进画面中来。•定点透视应用在纯绘画上,能使观赏者领略到画家要表达的空间意境感,得到完美的视觉享受;应用到建筑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上,可以获得高度的真实感。•设计透视是设计师在平面上解决空间效果,使其设计意图更直观、真实的有力表达工具。第二章透视学常用术语和基本原理•第一节透视三要素•物体、画面、眼睛是构成透视图形的三要素•眼睛——透视的主体,是眼睛对物体观察构成透视的主观条件。•物体——透视的客体,是构成透视图形的客观依据。•画面——透视的媒介,是构成透视图形的载体。第二节透视的常用术语•在学习透视学时经常会使用一些专业词语,即术语。这些术语表示一些特定的含义,后面学习会经常用到。透视的常用术语•1、基面:放置物体的水平面,也是画者站的平面•2、画面:视点前方假设的一个透明平面。•3、基线:画面与基面的交接线。•4、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5、足点:又叫立点,就是画者站立的位置•6、视心点:又称心点、主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画面的点。它是画面视域圈的中心,平行透视的消失点。•7、视平线:以心点为中心在画面上画一条水平线,称视平线,它与眼睛平行。在透视图的绘制中,视平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因为画者眼睛的高度就是视平线的高度,人立的位置高低变动,视平线的位置也就不同,人的位置愈高,地面的视野愈广;人的位置愈低,天空和上部就愈看到的多,•平视时,地平线和视平线重合,地平线就是视平线。俯视时,地平线在视平线上方。仰视时,地平线在视平线下方。•8、视高:视点到立点的垂直距离。•9、中心线:过视心点所作的视平线的垂线,也叫中垂线,正中线•10、视线:视点与物体的连线,均称视线•11、视距:视点到视心的垂直距离,也叫视中线(视点到画面的距离)视点与视距:画者眼睛的位置为视点,画者与画面之间的距离为视距。•12、视锥:由视点放射到视域(视圈)的线段所形成的圆锥体。•13、视域:视锥的底面,也叫视圈,是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人与画面距离远,则视域大,反之则小。•14、60o视锥(正常视域):人眼正常观察范围是有限度的。在60o视域范围内,物体透视正常,视觉清晰,出了这个视觉范围物体透视变形,视觉也模糊。•视圈(视域):人眼位置固定时所见外界景物的范围,头部不转动,眼光向前看,视锥与透明“画面”相接的底面圆形,叫视圈或者视域。•图中圆圈内为60°视域以内的方形。•圆圈以外是超出60°视域以外的方形。•15、灭点:又称消失点,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线段逐渐向远方消失的一个点。(变线有五种,灭点也就有五种,即心点、距点、余点、天点、地点)•16、距点:以视点为圆心,视距长为半径作园称作视距圈,此视距圈与视平线相交的两个对称点,(距点到心点的距离等于视点到心点的距离)。•17、余点:凡是与地面平行,与画面成任意角度(除直角和45o角外。直角为心点,45o为距点)的线段的消失点,称为余点,也是成角透视的消失点。•在视平线上,除了心点和外,都是余点的位置。各种与画面之间成角度的变线,都有各自的余点位置.•18、天点:也叫升点,在视平线上方。是近低远高向上倾斜线段的消失点,(各种方向,斜度不同的上斜变线都有各自的天点位置.)•19、地点:也叫降点,在视平线下方。是近低远高向下倾斜线段的消失点(各种方向,斜度不同的下斜变线,都有各自的地点位置)地点(降点)第三节原线和变线•原线: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均称原线。无论怎样延伸也不会和画面相交,同类的线彼此平行不消失于灭点。•变线: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都叫变线。向远处延伸,消失于灭点。•原线与基面位置关系有三种:水平线垂直线斜线•1、水平线——平行于画面——平行于基面——无灭点•2、垂直线——平行于画面——垂直于基面——无灭点•3、斜线——平行于画面——倾斜于基面——无灭点•变线与基面位置关系有两种情况:•一、和基面平行(水平消失),又分两类•1、直角线——垂直于画面——平行于基面——消失到心点•2、成角线——与画面成任意角——平行于基面——消失到余点(与画面成45o角的成角线消失到距点)••二、和基面成角度(倾斜消失),也分两类•1、近低远高线——与画面、基面均成近低远高角度——消失到天点•2、近高远低线——与画面、基面均成近高远低角度——消失到地点原线与变线的规律•原线:•1)、放向上:在画面上原线无论在何种方向状态,都保持原来的方向。相同方向的原线在画面上保持相互平行,没有灭点。•2)、在远近位置上,有近宽、高,远窄、矮的透视变化,并向远处
本文标题:透视学教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32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