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使用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中可能出现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及措施
使用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中可能出现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及措施(一)监护仪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1.值班护士应熟知监护仪操作规程及使用性能。2.监护仪本身带有蓄电池,平时应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以保证在突发情况是时能够正常运行。科室配置备用监护仪,并专人定期检查其状况,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做好维修、维护登记。3.如遇监护仪意外停电、设备故障致监护仪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立即停止应用监护仪,立即启用备用监护仪,同时评估病人、通知医生。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对清醒病人做好心理护理。4.故障的监护仪挂上“仪器故障牌”,及时通知仪器维修部门。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应及时登记备案。5.护理人员将突发情况过程及患者生命体征准确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中。(二)心电图机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1.操作人员应熟知心电图机使用性能及操作规范。2.心电图机本身带有蓄电池,平时应定期充电,以保证意外停电时,能够正常运行。科室配置备用心电图机,并定期检查仪器状况,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做好维修、维护登记。3.在急诊或抢救过程中如遇设备故障,应立即更换备用设备,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抢救措施。4.故障的心电图机应悬挂“仪器故障牌”,及时通知仪器维修部门。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应及时登记备案。(三)监护仪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1.值班护士应熟知监护仪操作规程及使用性能。2.监护仪本身带有蓄电池,平时应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以保证在突发情况是时能够正常运行。科室配置备用监护仪,并专人定期检查其状况,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做好维修、维护登记。3.如遇监护仪意外停电、设备故障致监护仪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立即停止应用监护仪,立即启用备用监护仪,同时评估病人、通知医生。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对清醒病人做好心理护理。4.故障的监护仪挂上“仪器故障牌”,及时通知仪器维修部门。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应及时登记备案。5.护理人员将突发情况过程及患者生命体征准确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中。(四)输液泵、注射泵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1.值班护士应熟知使用输液泵、注射泵患者的病情,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2.输液泵、注射泵本身带有蓄电池,应定期充电,使其处于饱和状态。在使用输液泵、注射泵过程中,随时观察输液泵、注射泵的动态变化,确保设备设置参数与实际运行参数相符合。3.如遇输液泵、注射泵出现意外停电、速度失控等故障时,护士应立即停用该设备,同时评估病人、通知医生。应恢复常规输注方法,条件允许时应及时更换备用设备。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清醒病人做好心理护理。4.相关人员应定期检查输液泵、注射泵状况,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做好维修、维护登记。5.故障的输液泵、注射泵挂上“仪器故障牌”,及时通知仪器维护部门维修。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应及时登记备案。(五)除颤仪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1.值班护士应熟知除颤仪的使用性能及使用指征。除颤仪应定点放置(导电糊配套),专人定期检查、维护。2.除颤仪本身带有蓄电池,应每周检查,每半月充电机放电一次,确保设备运转良好,以保证在突发情况时能够正常运行。科室配置备用除颤仪,并专人定期检查其状况,做好使用、维修、维护登记。3.在使用除颤仪过程中,如遇除颤仪出现意外停电、仪器故障等致除颤仪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停止应用故障除颤仪,立即行持续CPR,并启用备用除颤仪,同时评估病人、协助医生进行其他抢救措施。4.故障的除颤仪应悬挂“仪器故障牌”,及时通知仪器维修部门维修。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应及时登记备案。5.在使用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将突发情况过程及患者生命体征准确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中。(六)中心负压吸引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1.在使用中心负压吸引过程中,要定期检视真空压力表是否在正常范围(P-0.04MPa),科室配备电动吸引器,定人定期检查、维护,以保证在突发情况时能够正常使用。2.使用过程中如遇停电、真空压力不足、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时,应立即启用备用电动吸引器:打开电动吸引器,连接引流管道,携电动吸引器至患者床旁,给予吸痰,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3.在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有无缺氧或其他生命体征变化,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抢救措施,并准确记录。4.检查中心负压压力表,确定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确定引起故障的原因。5.对故障的吸引装置应悬挂“仪器故障牌”,及时通知仪器维修部门,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应及时登记备案。
本文标题:使用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中可能出现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及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47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