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翻译的标准——忠实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传统的翻译理论都强调一个‘信’字,即忠实标准。翻译是在理解了别人用某种语言表达的意思之后,把同样的意思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说,译者的任务就是要表达别人的意思,就要力求准确的表达原作者的意思。人们一直认同严复提出“信达雅”的标准,要求忠实的传达原文的意义,这一标准流传至今,自有其意义。但忠实并非机械式的对等,绝对的忠实不可能达到。忠实也允许译者在可解释性限度内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释。A.所谓“忠实”,首先是指译文必须准确如实的传达原文的内容,对原文的意思既不能随意歪曲,也不能任意增减。内容除了指原文中所叙述的事实,说明的道理,描写的景物以外,也包括作者在叙述、说明和描写过程中所反映的思想、观点、立场和感情。B.“忠实”还指对原文风格的如实传达。译者者不能随意改动原作的风格面貌,如原作是口语体,就不能译做书面体;原作是粗俗的文体,就不能译成高雅的格调,也就是说,译者不能用自己的风格去代替原文的风格对“忠实”这一标准的不同表达:2.另外,忠实的含义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忠实于原文。首先译者的工作是“一仆侍二主”,他不仅要忠实于原文(原作者),还要忠实译文的读者,即要让读者看得懂可接受,因为翻译是原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中介,如果翻译出来的东西读者看不懂,也就无法真正了解原作、原作者,也就达不到交流的目的。其次,就忠于原作而言,忠于原作的内容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还包括忠于原文的形式、风格、效果等各个方面3.忠实的另一理解就是说把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包括从内容到形式、从内涵到外延在内的一切因素都尽可能在译作中全面忠实地加以再现,既是译者在文学翻译实践中追求的目标,翻译中“忠实”原则与“准确”原则的区别翻译中的忠实原则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不改变句子本身的意思,不能省去与本句有关或添加过多的内容,如果有修辞的话也要翻出同样的修辞准确原则则是在忠实的原则基本上更高要求的一个原则,准确性应是在用词或更高用法(修辞上)的准确性.忠实原则是一个全局大概的角度来看的,而准确原则则是从一个部分来看的感觉.所以总的看来有点整体与部分或细微的前提的关系正确把握翻译的标准--忠实与通顺的关系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在前面我们已简要地谈了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为了避免因采用“信、达、雅”这个旧形式而对新内容可能引起误解,我们主张把翻译标准概况为“忠实、通顺”四个字。所谓忠实,首先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译者必须把原作的内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不得有任何篡改、歪曲、遗漏、阉割或任意增删的现象。内容通常指作品中所叙述的事实,说明的事理,描写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叙述、说明和描写过程中所反映的思想、观点、立场和所流露的感情等。所谓通顺,即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译文必须是明白晓畅的现代语言,没有逐词死译、硬译的现象,没有语言晦涩、诘屈聱牙的现象,没有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现象。鲁迅所说的,翻译必须“力求其易解”,也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在通常情况下必须遵循的准则。忠实与通顺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裂。忠实而不通顺,读者看不懂,也就谈不到忠实;通顺而不忠实,脱离原作的内容与风格,通顺也失去了作用,使译文成为编纂、杜撰或乱译。如何在翻译中做到忠实与通顺相统一翻译既要忠实又要通顺,绝非易事,译者不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是很难胜任的。那么,翻译对翻译人员究竟有些什么业务素质上的要求呢?首先,译者要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特别是要有很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力。第二,译者要打下扎实的汉语基础,特别是要下功夫提高自己的汉语表达能力。第三,译者要有广阔的知识面。第四,译者要掌握合理的翻译策略。第五,译者要养成认真负责,谦虚谨慎的学风。结束语最后,我们必须清楚,虽然我们强调翻译的忠实性,但是由于不同语言具有各自特点及文化的差异,有时很难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因此,判断译文是否忠实,还须根据外文及译语的习惯,联系上下文,从整体上看它是否正确地表达了原作的内容和风格。我们既要强调译文的流畅性,又要强调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所以,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要有像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两句三年得”和严复“一名之立,旬月踯躅”那样的推敲琢磨、一丝不苟的精神,力求使译文不仅忠实而且传神,以保存原作的“丰姿”和风格,这就是翻译忠实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本文标题:翻译的标准—忠实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4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