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强夯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目录强夯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公路建工程强夯施工。2.作业准备配置可靠的架子队及合理的机械种类、数量。在开工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和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建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施工场地征地应完成,场地应平整。生活、生产房屋应修建完成,生活、办公设施应配齐,并能够满足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3.技术要求(1)清表并换填掺合土(黄土掺砾类土),平整施工场地;(2)测量放点;(3)设备检测;(4)平整场地,并测量垫层标高,同时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5)夯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6)测量夯前锤顶高程;(7)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8)重复步骤(7),按设计规定的夯击击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夯击;(9)重复步骤(6)-(8),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施工;(10)在达到规定时间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11)标出第二遍夯点位置;(12)重复步骤(6)-(8),完成第二遍全部夯点的施工;(13)在满足间隔时间后,用推土机进行平整,进行满夯;(14)在满足间隔时间后,用推土机进行平整,并测量标高;(15)在到规定间隔时间后,现场进行压实度检测等试验;(16)提交竣工资料。附强夯平面布置图:4.施工工艺与工艺流程强夯施工工艺框图见下图施工准备测量清表换填夯点布设夯机就位试夯强夯施工下道工序检验签证检验签证是是否否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1)场地必须坚实平整,能满足大型车辆行走的要求。(2)填料要求:采用掺合土(掺配比为黄土60%,砾类土40%)。路基0--80cm范围内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00mm,80cm以下范围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50mm。同时填料不得含有腐植土、草皮和植物根系。(3)填筑后场地平整要求:按8m×8m方格排列,测量其层面标高,标高偏差应小于±10cm。(4)施工现场排水系统必须完善,降水后应保证无积水。(5)组织现场施工人员熟悉审查图纸,做好技术交底。5.2主要施工方法1)、施工设备根据设计单击夯击能和场地条件,决定采用设备(1)夯锤:采用2.5m直径,重10吨,底面积4.9平方米,锤底静压力30kpa。(2)夯机:采用10吨QH3000B(型号)履带式起重机。起重臂杆接长19米;提升高度10米。施工过程中,夯机不挂架,以自动脱钩装置直接提升夯锤进行强夯施工,为防止臂杆在脱钩时后仰以及锤钩回弹撞击臂杆,必须在臂杆的锤钩敲击处,设置防护装置,以保护臂杆不受损害。2)、施工顺序施工采用主夯(点夯1000KN·m)、副夯(点夯1000KN·m)、满夯(600KN·m)的顺序。场地清表换填平整→测量层面标高→主夯夯点定位放线→机械夯锤就位对点开夯→主夯完毕验收后场地整平→副夯夯点定位放线→机械夯锤就位对点开夯→副夯完毕验收后场地整平→满夯一遍并整平→测量夯后标高→地基检测→强夯施工质量验收。3)、夯击施工路线与锤击方法开夯前应根据现场情况考虑夯机进出场顺序,并根据夯机性能提高施工效率。夯机采取退着夯的行走路线,夯机每就位一次以夯击两点为宜,对于整个场地遵循从低向高的夯击顺序。(1)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权限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当单击夯击能较大时不大于100mm;b、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c、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捶困难。(2)击能点的位置、间距可根据试夯确定的夯击遍数确定。强夯范围应超出路基坡脚外有一列夯点。(3)强夯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夯后有效加固深度内土层的压缩模量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确定。(4)强夯施工前,必须检查强夯对施工场坪周围的建筑物工程是否有影响,如存在不良影响,必须采取隔震、防震措施,确保周围建筑物的安全。(5)当强夯施工附近存在桥涵等构筑物、复合地基加固桩、岩溶注浆工程时,应先进行强夯施工后,方可进行相关构筑物及其他地基加固措施的施工。6.劳动力组织6.1劳动力组织形式:采用架子队作业组织模式。6.2施工人员结合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等进行配置下:暂定作业人数14人,其人力资源组成情况如下表:施工管理人员:4人吊车司机:2人起重指挥人员:2人施工工人:2人后勤人员:4人特殊工种工人均持证上岗,施工工人均从事过此类工程的施工,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7.设备机具配置主要施工机械表序号机械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履带式起重机QH3000B台12夯锤15T台13推土机台14挖掘机台15装载机台16自卸车台47水准仪台18全站仪台19其它8.质量控制及检验8.1强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夯点测量放线准确,放线误差不超过5cm,用白灰或小木桩定出夯点位置,不得遗漏。(2)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及特殊情况。(3)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4)夯锺中心偏移应控制在15厘米以内,施工中如发生偏锤应重新对点。(5)夯击过程中如出现歪锤,应分析原因并及时调整,坑底垫平后才能继续施工。(6)及时排除夯坑及场地的积水。(7)夯点定位放线时,夯点中心线位移不得大于10cm。(8)夯坑整平后,场地标高测量按8m×8m方格排列,测量层面标高,标高偏差应在±10cm。(9)施工中各施工参数必须满足设计要求。(10)施工中应对各施工参数和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11)若发现因坑底倾斜造成锤倾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后重夯。(12)夯击出现异常情况或发现不良地质现象时,应暂停施工,待与设计监理单位协商后处理。8.2强夯过程中几个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由于地基本身的不均匀和施工过程中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特别本地区降水量集中,因而在工程中遇到一些反常的现象也是正常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A:弹簧土的处理产生的原因:(1)由于地基表层土体的含水量高。(2)由于夯击能过大,地基发生塑性剪切变形破坏。(3)点夯后,遍与遍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够,孔隙水压力未消散。采取的措施:(1)排水。(2)在夯间打设竖向排水通道,加快土体的排水固结。(3)翻晒,暂停夯击。(4)采取换填的方式,将局部弹簧土挖除,换填掺合土。B:由于第一遍夯坑过深,引起使第二遍点夯时产生土捣。采取的措施:(1)增加换填厚度。(2)调整施工工艺。(3)调整强夯施工参数。(4)加强排水。C:有些夯点在达到规定的夯击次数后,最后两击仍达不到夯沉值的要求,或在夯击过程中夯坑周围隆起量过大,夯点出现剪切、重塑变形破坏。采取的措施:(1)将达不到要求的夯点,在平面图上标明,过一段时间以后推平,重新补夯,直到达到要求为止。(2)在坑内回掺合土。(3)改用底面积大的锤,调整锤击能量和夯击次数。D:夯锤无法按规定击数夯击,造成拔锤困难。采取的措施:(1)加强场内排水和降水。(2)调整夯锤底面积,采用锤底面积大,接地比压力小的夯锤。(3)调整强夯施工参数。8.3检验与竣工验收1)、地基强夯检测强夯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有监理工程师签字。强夯施工完毕后,应对强夯区沉降量和强夯区压实度及时予以检测。检查强夯的施工记录,夯坑内每个点的累计夯沉量,不得小于试夯时各夯点平均夯沉量的95%。2)、检测方法和频率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基底强夯的压实度不得小于90%,采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强夯施工完7到10天,每2000m2抽检一处的检频率,每处理段落不少于一处。3)、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规定进行施工自检,及时将自检结果报告监理单位验收。不合格者,查出原因后采取补夯或重夯等措施。4)、验收合格签字后,将竣工资料整理成册交甲方备案存档。8.4质量管理措施(1)严格按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及设计要求组织施工。(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质量控制。(3)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奖惩分明。(4)施工前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5)认真收集整理质量保证资料,作到及时准确齐全9.安全及环保9.1安全生产1)、施工文明: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规定进行施工。2)、施工配合:施工期间服务并服从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监督、指挥,确保工程每一分区及步骤必须经业主和监理验收签字认可后进入下一步工序,同时配合好所有进入现场施工的专业队伍,共同将本工程优质高速完成,达到业主满意要求。3)、安全工作要求:(1)工人上岗前,要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工地要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定期开展现场工作活动,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规程及各项操作要求,严禁违章作业,杜绝各类事故发生。(2)现场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设1--2名专职安全员。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的安全生产工作,专职安全员负责指挥施工现场过往车辆安全通行及检查、监督安全作业。4)安全工作细则:(1)坚持执行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认真填写安全日记.(2)机电设备必须由专人操作,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特殊工种必须持上岗证.(3)机械设备要定期检查,加强班前修养,禁止“带病”作业.(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5)在地基施工区域内应设安全警戒线,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起吊过程中应由专人指挥,统一行动,防止乱指挥、瞎指挥,违章作业造成事故.5)、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配备安全帽反光背心安全标记6)、施工中具体安全工作(1)起重机必须按其性能使用,并加强保养和维修,操作室挡风玻璃应有保护网。(2)经常检查夯锤、自动脱钩装置、起重索具等,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或进行更换方可施工。(3)施工现场必须统一指挥,指挥人员指挥信号要明确,并严禁违章指挥,司机应按指挥信号进行操作。(4)夯锤起升到落下过程中,机下人员必须离开夯点10米以外,并严禁在起重机正前方和起重机臂杆下站立。(5)夯锤下沉达50cm以上时,起重机不要一次猛起,应多次试起,确认安全后方可加速提升。若需填料,锤底离地应保持小于50cm,待填料完毕人员离开后,夯锤方可继续提升。(6)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7)、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贯彻执行“国家监察,企业责任,行业管理,群众监督”四位一体的国家劳动保护体制。8)、强夯施工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2)强夯施工前,应先检查强夯机械是否正常,严禁机械带病作业。(3)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钢丝绳索是否有破丝现象,需要更换钢丝绳时应及时进行更换,以免钢丝绳突然断裂出现安全事故。(4)施工人员禁止酒后作业。(5)现场人员禁止位于强夯机械正前或后方,以免机械出现意外伤人。(6)非施工人员禁止在强夯机械周围围观,或至少保持在50m以外,以免施工过程中造成飞石伤人等安全事故。9.2环保措施9.2.1、施工技术措施1)施工便道及时洒水降尘。2)固定施工机械行走路线,不可在施工便道以外随意行驶,保护植被及农田。9.2.2水、大气环境保护措施1)防止地表水污染(1)在生活饮用水源地,不得新建排污口。保护饮用水源不受施工活动造成的污染。(2)有排污地点设置处理措施,禁止直接排放。在涵洞、预制场等有污水产生的生产设施位置设废水处理池。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污水沉淀池,不将有害物质和未经处理的施工废水直接排放。并备有临时的污水汇集沉淀设施过滤施工、生活排水。(3)负责油料的储存、使用、保管,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土质、水体。2)防止地下水污染不得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的废水和其他废弃物,应设置沉淀池集中处理。3)防止大气污染(1)保护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定期清除垃圾,集运至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掩埋或焚烧处理。(2)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定期清扫处理。(3)对柴油机安装防漏油设施,对机壳进行覆盖围护,避免漏油污染。(4)对施工的临时设施,待工程完工后进行彻底清理,恢复原状、原貌。(5)不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6)施工、生活用煤尽量采用低硫份、低灰粉的优质煤炭以减少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7)在设
本文标题:强夯作业指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81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