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专题企业与企业制度企业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1、马克思经济学对企业的探讨是把企业看成是个别资本,并考察以此为基础的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其目的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2、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重心在于市场价格形成及其运行机制,在一个既定的市场状态中,所有企业都是同质的基本生产单位,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市场供求决定其投入的规模,以取得收益最大化。一、企业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前沿理论经济理论深入到企业内部、将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组织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它与企业本身的发展紧密相关。这一时期正是古典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的时期,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更加复杂,企业的运行效率与企业效益息息相关,从而引发经济学深入企业内部的理论研究。1、企业制度的发展为企业理论研究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从古典企业制度发展到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的不同治理方式、企业到企业集团、跨国公司、企业战略联盟、网络中的虚拟企业等等。2、企业并购愈演愈烈,企业扩张和企业分立同时进行,企业和市场的区别、二者的边界如何确定等理论问题日见突出。二、企业理论具有强烈的现实性3、利用资本市场集资、并依靠职业经理人,现代企业可以在更大规模上经营,同时也使企业形成多元的利益相关者。4、对中国来说,企业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第一节企业与现代企业本节主要内容是从理论上探讨企业是什么,即企业的性质,企业的合理边界在哪里,以及企业的具体形式等问题。一什么是企业?(一)企业的定义(1)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依法设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2)企业的两重性。企业的两重性是指,企业不仅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同时又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就生产力的发展来看,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其生产经营的目的在于创造财富,努力增加利润。就生产关系而言,它体现一定社会制度和特定生产关系。经济组织盈利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市场需求图解企业概念企业的定义•(二)企业的技术、组织特征(1)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活动的经济组织。它集聚一定数量的劳动者,为共同的生产目的组成特殊的生产经营体系。(2)通过交换生产经营的成果与消费者或其他生产单位发生经济联系,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同时获得盈利;(3)企业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它决定了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会主动积极的发展自己。(4)企业是社会经济力量的基础,企业生产力的总和构成社会生产力。•(三)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虽也有一些手工作坊,但他们并未形成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他们的生产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部落、家族、奴隶主、封建皇室享用,不发生经营活动,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企业。(自然经济)•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产生了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四)企业的产生•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企业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劳动分工发展的结果。在奴隶、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社会生产和消费主要是以家庭为经济单位,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作坊,它们都不是企业。•企业是作为取代家庭经济单位和作坊而出现的一种更高生产效率的经济单位。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企业成了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其特征是由资本所有者雇用许多工人,使用一定的生产手段,共同协作,组织生产劳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企业是替代市场交易成本更低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交易成本包括发现价格、获取市场信息的成本,进行交易谈判的成本以及履行合同的成本等。•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初期,无论物物交换,还是以货币媒介的商品交换,由于市场狭小,交易费用几乎不存在。这时的商品生产一般以家庭为单位,由市场配置资源。•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规模扩大,生产者在了解有关价格信息、市场谈判、签订合同等方面的成本显著增大。这时,生产者采用把生产要素集合在一个经济单位中的生产方式,用内部管理来取代部分市场交易,以降低交易费用。这种经济单位即是企业。(•从企业产生的历史过程看,企业萌生于手工作坊,正式形成于手工工场。•早期的企业规模较小,企业的所有者往往就是企业的管理者。这是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小商品经济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产业革命后,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的扩张,资本主义生产开始全面向大机器生产过渡,传统的手工业工场也相应向大机器工厂转化。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张,出现了一批大型工厂,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已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产生了。•工厂制企业的发展为以雇用专职经理为特色的现代企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企业制度过渡到现代企业制度•19世纪开始,以公司为代表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开始被产业部门采用并推广。•早期的现代企业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和通讯等行业。例如在美国企业发展史中,铁路公司是美国第一批现代企业,它们最早大量雇用专职经理人员对企业所属的分散各地的众多营业单位进行协调、管理和评估。这种技术和组织的创新开始于19世纪50年,是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张的必然要求。自19世纪40年代蒸汽机取代马车后,铁路运输技术迅速提高,线路不断延长。然而,要保证客货运输的安全、准时以及机车、铁轨、车站等的调度,则有赖于相当规模的管理组织,以及任命中上层管理人员,建立统一管理的总部协调、控制经理们的工作。这时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五)企业的功能企业具有经济和社会两方面功能。•企业的经济功能:1)企业作为生产力的组织者和承担者,不断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2)企业也为技术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市场竞争促使企业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3)企业通过生产实践和各种形式的培训,能够提高企业职工的技术素质,培养专门化的技术人才,促进生产的发展。•企业的社会功能:1)满足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2)创造就业机会;3)为国家提供财富;4)推动其他社会和公共事业的发展;5)企业还承担着保护消费者权益;我们学校,校医院,是不是企业?欧亚商场是不是企业?为什么?第二节市场主体与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构成市场经济微观基础有两个方面:•市场主体、市场客体。•一方面是进行商品交换的当事者,即市场主体;•、劳务生产和另一方面是作为交易对象•市场主体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从事生产、交换活动的各类企业;•二是居民或个人。•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不同于自然经济、简单商品经济以及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人类经济交换方式。作为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都是有条件的。•企业和居民要成为市场主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必须具有对交换客体的直接占有、使用、支配和处置的权利,既拥有产权。•第二,必须具有从事经济活动的自主权。•市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都是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只有这样,他才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和价格信号的引导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第三,必须既有权利又有责任、既要追求利润又要承担风险。市场主体必然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财产约束硬化,可以保证经济主体具有理性的行为。相反,财产约束软化,则难以保证市场主体行为的理性化,也就难以形成正常运行的市场。•(改革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是不是市场主体??)•改革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是不是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可以从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是有形客体,即是人们在交换中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交换物;•二是无形客体,即在人们的交换中没有物质形式的交换物,如劳务、知识、信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既有宏观的国民经济及层面的运行,也有中观、即产业或行业的运行,还包括着微观的,即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运行。微观经济活动,即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行为。微观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是:企业以商品和劳务供给者或以生产要素需求者的身份进入市场,根据供求信息和价格信号,自主经营决策,并获取收益。居民或个人作为商品或劳务的消费者和生产要素的供给者进入市场,自主进行投资和消费决策。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基本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成为市场主体,以构建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就要明确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是什么。•一是要求产权关系明晰化、社会化和市场化。•二是要求利益主体多元化并自主决策。•三是要求市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四是要求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方式,通过价格的波动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终适应上述基本要求,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有如下基本特第一,企业是独立的法人实体,享有对资产的产权。第二,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具有商业性,即追求利益最大化。第三,作为市场主体,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应面向市场,接受市场机制的调节。第四,企业作为市场主,是立足市场交换关系的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市场竞争主体,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第五,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具有开放性特征。开放性:一是企业的财务状况要置于社会和法律的监督之下,特别是股份公司;二是企业组织的开放性,具有外部产权进入和企业产权自由转让的机制;三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开放性,在企业运营机制上要体现国际惯例,既要打入国际市场,又能与打入国内市场的外国企业展开竞争。第三节•一、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指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关于企业的一系列基本的制度安排。构成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有三个:•一是企业的产权制度,是界定和保护参与企业的个人或经济组织的财产权利的法律和规则;•二是企业的组织制度,即企业组织形式的制度安排,规定着企业内部的分工协调、权责分配的关系;•三是企业的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人才、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安排。•产权制度是决定企业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基础,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企业财产权利的安排,三者共同构成了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随着企业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善•首先,从企业组成的方式来考察,企业制度可以分为工厂制和公司制两种类型。•企业组成方式是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反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经历了“手工工场→机器工厂→现代公司”等发展阶段。•其中工厂制和公司制是作为企业制度而确•所谓工厂制企业,是以机器体系为主要生产手段,不同工种的劳动者进行分工协作,直接从事工业生产的基本经济组织,工厂或者自身即是一个企业,或者属于企业或公司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一个工厂就是一个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拥有法人资格时,就称为工厂制企业,也称单厂制企业。这种企业往往是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加工工业。工厂制企业往往专业性强,机构简单,应变速度快,但技术力量有限,资金筹措困难,实力较弱。•所谓公司制企业,是指由一人以上的出资者集资联合组成经济实体的经济组织。出资者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联合组成的公司是独立统一的经营主体和法人实体,是经济联合的一种高级组织形式。•对工业企业来说,公司组成方式常表现为多个工厂联合成一个企业,即工业公司,也称多厂制企业。抛开行业性质,多厂制企业也可指其他由多个业务单位组成的公司,如商业公司、建筑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其他经营业务的公司。这类企业往往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是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最高组织形式。•其次,从企业财产的组织形式来考察,企业制度可以分为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三种基本类型。这是一种最为重要的企业制度分类方法,反映了企•个人业主制企业又称独资企业、个人企业,是指由个人出资兴办,完全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的企业。•这种企业在法律上是自然人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个人业主制企业是最简单的企业形态,流行于小规模生产时期。但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这种企业在数量上也占多数。如在美国,个人业主制企业就占到企业总数的70%以上。•个人业主制企业的优点•在经营上的制约因素少,企业信息易于保密,税后利润归个人,可按自己的方式经营。
本文标题:专题企业与企业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9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