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南京大学中国通史1名词解释论述题终极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1、层累造成的中国古史这一命题出自顾颉刚《致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是顾颉刚此后所有疑古论作的核心预设。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据顾先生自己说包含着以下三个层面上的内容:第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顾于是形成一个假设: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第三,在勘探古史时,我们即使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2、二重证据法1925年,由王国维提倡,“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意思是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量印证,以考古代历史文化,成了一种公认科学的学术正流。陈寅恪曾经概括二重证据法在二十世纪初的发展:“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以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二重证据法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考古学和考据学的重大革新。3、甲骨四堂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著名学者陈子展教授在评价早期的甲骨学家的时候写下“甲骨四堂,郭董罗王”的名句,这一概括已为学界所广泛接受。唐兰曾评价他们的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4、人道史观用人道主义的人性论,来解释和评价历史的一种哲学观念。认为人是一种理论的抽象,历史是人性的实现。是一种超阶级的普遍主义。人道史观在中国古代史学思想中也有所体现,《汉书·艺文志》中有记载“据行事,仍人道,因兴以立功,就败以成罚,假日月以定历数,借朝聘以正礼乐”,说的就是这种人道史观。5、姜嫄姜嫄,原为炎帝后代有邰氏的女儿,后来成为黄帝曾孙帝喾的元妃。《诗经·大雅·生民》说她“履帝武敏歆”,生下弃。弃后来教人务农,被任命为农官后稷,成为中国的农耕始祖,也是周人的祖先。毛诗序说:“《大雅·生民》,尊祖也。后稷生於姜嫄。文武之功。起於后稷。故推以配天焉。”6、三监周朝周武王灭商后为监管殷遗民而采取的措施。周武王攻克商都后,在政治上无法马上建立起足以取代商朝的统治。他仍保留帝辛之子武庚在商朝故地承袭王号、统率殷商遗民,并将商朝畿内之地一分为三,分命其弟管叔、蔡叔、霍叔三人带领重兵镇守,就地监管,史称“三监”。8、共和行政周厉王时,国人暴动,厉王狼狈从王宫出逃至彘邑,史称“厉王奔彘”。厉王奔彘后,国人便推举共伯和代行天子之政,史称“共和行政”。中国历史自共和行政后有了不间断的明确纪年,共和行政结束于共和十四年(前828年)。9、大宗与小宗大宗和小宗是源自西周宗法制的一对概念。根据宗法制,只有继始祖的一系嫡长子才有资格祭始祖,这种继始祖的一系称为大宗,大宗中的嫡长子称为宗子,其余的不能祭始祖的各系后代,均为小宗。同时在每个小宗中,又有它自身的大宗和小宗。在大宗和小宗的基础上,便产生了嫡长子继承制和分封制度。这样,在宗法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姬姓宗族中一个严密的权力与财富的继承分配制度,构成了西周社会的统治基础。10、异姓为后语出《左传·隐公十一年》“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在处理姬姓诸侯与异姓诸侯的相互关系上,西周一方面将其宗法、嫡长继承与分封制度推行到各异姓诸侯国中,同时又使姬姓诸国在奴隶主贵族统治阶级中占优先地位,实行了这一原则。主要是在姬姓与异姓诸侯之间,通过政治联姻来加强联系。这既是对宗法关系的补充,也是宗法制度的组成部分。11、井田制井田制是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种背景下,西周实行的一种经济制度,归结起来,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土地形式,是田地因划定疆界而由沟渠、道路整治分割整齐的井字方块;一是指经营方式,即在分割成井字的农田中分出公田和私田,庶人首先要共同为各级奴隶主贵族的公田耕耘,然后才能耕种被指定的私田。井田制下,庶人集体工作,即“千耦其耘”。12、工商食官西周管理手工业生产的制度。西周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的生活享用和战争需求,将整个生产完全垄断在奴隶主贵族的官府手中。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室和个诸侯国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种手工业作坊,属司空管辖。当时的手工业生产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工商食官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商业发展的自由,但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于推动手工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3、赤狄狄是东周时期中原人民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根据《山海经》所记,其最初约活动于“北海之内”,即今西伯利亚贝加尔湖附近。赤狄为东周北狄诸部族中人数最多、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一支,又分为皋落氏、潞氏、留吁氏等诸部。春秋中叶以后,散居于今山西长治地区至河北邯郸地区的太行山两侧。齐桓公于周惠王十五年(前662年)、十七年(前660年)两度伐狄,存邢救卫,迁邢于夷仪,安置卫之余众于楚丘,使“邢迁如归,卫国忘亡”,从而威信大增,为中原诸国所拥戴。14、春秋十二公指《春秋》所载鲁国的十二个国君,即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其中昭、定、哀三公为孔丘所见世,文、宣、成、襄四公为孔丘所闻世,隐、桓、庄、闵、僖五公为孔丘所传闻世。15、城濮之战齐国势力稍衰后,楚国向北发展,势力增长很快。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晋、楚会战于卫地城濮。此战为晋文公和成王的争霸战争,以楚军大败告终。楚国北进锋芒再次受挫。战后,晋文公举行“践土之盟”,遂成中原霸主。著名成语“退避三舍”也出自这场战争。16、葵丘之会周襄王元年(前651年),齐桓公欲成霸业,约集鲁、宋、卫、郑、许、曹等国国君,于葵丘举行会盟,史称“葵丘之会”。周天子也派人参加了会盟,共同订立盟约。齐桓公从此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霸业遂成,史称“齐桓公始霸”。17、弭兵之会春秋中叶以后,晋、楚争霸日趋激烈,中原各国深受其苦,郑、宋两国尤甚。“弭兵”运动由宋国发起,前后共有两次(第一次在鲁成公十二年年(前579年),由宋国大夫华元发起;第二次在鲁襄公二十七年(前546年),由宋国大夫向戌主持发起)。弭兵之会主要是针对晋楚两个大国,希望结束大国的争霸战争。晋、楚等国前后两次相会于宋国,订立盟约,史称“弭兵之盟”,即弭兵之会。弭兵之会后,晋、楚两国以及其他国家之间,战事有所减少。弭兵之会对于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安定人民生活,具有不容低估的意义。18、田氏代齐指齐国田氏代取公室姜姓成为齐国统治者的过程。春秋时期,奴隶制日趋衰落,新旧势力不断更替,田氏代齐是这一社会背景下的一个典型。春秋中期,齐国田氏势力逐渐强大,而原齐国公室姜姓,则因为统治黑暗,而不断衰弱。随着齐国奴隶和平民反对公室的斗争日益激烈,田氏适应形势需要,逐渐走上了背离公室的道路,转而夺取公室的权力,公元前391年田和废齐康公,自立为国君,五年之后获得周安王承认,正式完成了田氏伐齐过程。19、三家分晋指,韩、赵、魏三分晋国的过程。周定王十三年(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合伐灭智氏,分别据有晋之中部、北部和南部地区,成为晋国实际统治者。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战国周安王二十五年(前377年),韩、赵、魏伐灭晋侯,三分其地,完成三家分晋的过程。20、初税亩春秋时期,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水利事业的进步,垦殖范围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土地由“田里不鬻”变为“土可贾焉”,私田的发展蒸蒸日上,井田制面临瓦解和崩溃。新的封建式的剥削方式开始出现。鲁国在公元前594年开始实行按亩征税,史称“初税亩”。“初税亩”从律法的角度肯定了土地的私有制,使我国历史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21、《法经》魏文侯在位期间,任用战国法家开山祖李悝实行变法。在法律制度方面,李悝“集诸国刑典”制定《法经》六篇,为《盗》、《贼》、《网》、《捕》、《杂》、《具》六律,制裁对私有权的侵犯,制止对新建立的政治秩序的破坏行为,对于稳定魏国的政局起了积极作用。《法经》的制定,标志着封建社会法律制度的创立,因而成为秦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原本,李悝也被奉为后世法家的始祖。22、徐州相王战国初期,魏国首先变法成为头等强国,魏国的强盛,使韩、赵、齐、秦等国深以为虑。公元前342年,因韩国借故不参加魏国举行的逢泽之会,魏国出兵攻韩,韩求救于齐。公元前341年,齐国军事孙膑采取退兵减灶法,诱敌追击,全歼魏军,是为“马陵之战”。随后齐、秦、赵三面攻魏,魏惠王无力兼顾,于公元前334年与齐威王在徐州相会,魏尊齐为王,齐也承认魏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随后,合纵连横也在此形势下应运而生。23、燕王哙燕王哙是燕国第三十八任国君。燕相子之曾经改革燕国政治,做事果断,受到燕王哙的信任。公元前318年“苦身以忧民”“勤身而忧世”的燕王哙把君位“禅让”给相国子之。子之当国三年,把政治搞得很乱,百姓恐惧,燕太子平和燕将市商议攻杀子之,结果被子之打败,太子平、市被杀。这次燕国内乱达数月之久,死者数万,百姓离志。齐湣王乘机攻燕,占领燕都,以及大半燕国疆土,燕国差不多名存实亡了。24、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是孔子的一种教育思想。西周时期,政府设国学和乡学两类。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庠、序、校、塾等。《礼记·王制》记载,“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此时的教育依然是学在官府,教育为贵族之专利。“有教无类”是孔子对传统教学的一大挑战和突破,也是其对教育事业的伟大贡献,意思是指,不应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进行教育。“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有力促进了春秋时期学术下移,也助推了士阶层的崛起。25、《春秋》三传《春秋》三传是对《春秋》进行解释的书,分称《左传》、《公羊传》和《穀梁传》。《左传》,也称《左氏春秋》相传为左丘明作,系以《春秋》为纲,博采各国史事,编次成书。《公羊传》旧题战国时公羊高所作,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穀梁传》旧题战国时谷梁赤作,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26、轴心文明轴心文明是雅斯贝尔斯提出的重要概念,认为在公元前数百年的时候,人类至今赖以自我意识的世界几大文化模式(中国、印度、西方)大致同时确立起来。德国人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而这段时期的文明也被称为轴心文明。雅斯贝尔斯从人类精神运动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够找到超越不同民族历史、不同语言文化之上人类共同的东西。这就是“人类具有唯一共同起源和共同目标”,也正是“共同起源和共同目标”才建立起了世界历史的共同框架。轴心文明形成原因,一是科技的进步引起的文明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进而引起精神世界的反映。这一时期人类轴心文明地区都先后完成了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的过渡,是生产力的进步,一方面为知识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便利,一方面则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革、动荡,现实的激挑引发的人类精神思想领域的反映,表现为意识的自觉,即所谓“超越秩序与现世秩序间的张力”;二是前轴心时代文明思想文化的积累到一定时候所表现的承继与突破。三是社会变革所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平民、士人精英阶层兴起。四是文化间的交流和交互碰撞和影响。可以说,以上学者的讨论基本上都是轴心文明的兴起原因的不同层面。世界上四大轴心文明:儒家文明,佛家文明,阿拉伯文明,基督文明27、罢兵赐复诏汉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来恢复生产,巩固王朝统治。在经济政策调整方面,汉高祖刘邦在称帝的当年五月颁布《罢兵赐复诏》。其主要内容有:1、全面复员军队;2、招抚秦
本文标题:南京大学中国通史1名词解释论述题终极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807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