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9年广东中考生物考试大纲(文字版)
重磅|最新2019年广东省中考生物考试大纲2019广东中考生物新考纲2019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科目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估初中学生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生物学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的结果既是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科目学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二、指导思想本考试大纲力求体现《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目标和内容,反映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注重考查对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尤其是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初步的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严格控制考试水平要求,全面准确评价初中生的生物科目学业水平,为广东省初中生物学课程改革与教学提供正确的导向。三、考试依据考试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科目教学指导意见(2012年版)的通知(粤教教研函〔2012〕9号),结合广东省初中生物学课程改革及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四、考试内容与要求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课程内容,确定初中生生物科目学业考试的考试内容。体现生物学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重视考查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初步测量学生的生物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科学探究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突出“人与生物圈”。(一)考试要求1.初步的理解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重要概念,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2.初步的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考试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科学探究的能力。(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3.初步的获取信息能力。(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4.初步的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初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二)考试内容每个主题的考试内容范围与水平程度:考试内容表格中的“水平要求”分为Ⅰ、Ⅱ、Ⅲ三个层次,其三个层次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知识性目标动词、技能性目标动词、情感性目标动词的各水平要求相匹配:水平要求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情感性目标Ⅰ了解模仿经历(感受)Ⅱ理解独立操作反应(认同)Ⅲ应用领悟(内化)考试内容包含《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内容的10个一级主题。“一、科学探究”主题内容渗透到各大主题内容之中,各大主题的考试内容见下表。考试内容表知识内容水平要求一、科学探究理论知识内容渗透到“二~十”各大主题内容之中(略)Ⅱ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2.单细胞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3.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4.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5.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6.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ⅡⅡⅡIIⅡ7.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8.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9.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10.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IIII三、生物与环境1.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2.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3.生态系统的组成4.生态系统的类型5.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6.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7.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8.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IⅡⅡIIIⅡⅡ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2.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3.开花和结果的过程4.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5.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6.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7.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8.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9.绿色植物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10.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IIⅡⅡIⅡIIⅡⅡI五、生物圈中的人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2.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3.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4.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IIⅡⅢ5.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6.血液循环7.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8.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9.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10.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11.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12.其他排泄途径13.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14.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5.人体通过眼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16.人体通过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17.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18.人类的起源19.人类的进化20.人对生物圈的影响IⅡIⅡⅡIⅡIIⅡⅡIⅡIⅡⅡ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1.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2.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4.动物的社会行为IⅡⅡI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1.人体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3.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4.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5.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6.植物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7.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8.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9.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10.人的性别决定ⅡIIIIIⅡIIⅡ11.生物的变异12.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II八、生物的多样性1.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2.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4.无脊椎动物类群(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脊椎动物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7.生命起源的过程8.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IIⅡⅡⅡⅡIⅡ九、生物技术1.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2.食品的腐败原因3.保存食品的适当方法4.克隆技术的应用5.转基因技术的应用6.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IⅡⅡIII十、健康地生活1.青春期的发育特点2.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3.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4.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5.人体的免疫功能6.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7.计划免疫的意义8.网瘾、酗酒、吸烟、吸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IⅡIⅡIⅡⅡⅡ9.安全用药的常识和一些急救的方法Ⅱ实验水平要求一、科学探究实验探究内容渗透到“二~十”各大主题内容之中(略)Ⅱ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2.制作动、植物或微生物材料的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3.观察某种原生动物(例如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4.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切片(注意细胞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的变化)IⅡⅡI三、生物与环境1.通过室外观察和室内实验,探究影响鼠妇(或蚯蚓等)分布的环境因素2.调查、收集生物圈的相关资料,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IⅡ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2.收集或实测不同植被环境中的大气湿度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3.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IIⅡ五、生物圈中的人1.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2.观察血涂片3.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4.探究几种食物热价的差异5.观察人或动物的某些反射活动6.调查班级学生的近视率,分析其原因7.调查人类活动破坏或改善生态环境的实例ⅡIⅡⅡⅡⅡⅡ8.探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及对策Ⅱ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1.观察某种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关节的基本结构2.探究蚂蚁或其他动物的行为ⅡI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1.饲养家蚕或其他昆虫2.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3.收集和交流我国遗传育种方面成果的资料III八、生物的多样性1.观察酵母菌、霉菌2.调查当地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生物资源,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IⅡ九、生物技术1.练习制作面酱或酸奶等发酵食品2.探究食品保存方法IⅡ十、健康地生活1.收集(从书籍、报刊、网络)有关艾滋病的资料并分析2.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3.收集和分析家庭常备药品的说明书ⅡⅡI五、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初中生生物科目学业考试一般采用纸笔考试加生物实验操作考查的方式。(一)考试方式1.纸笔测试一般采用闭卷笔答。2.生物实验操作考查一般采用开放操作。(二)试卷结构1.试卷内容比例纸笔考试各大主题大约占分比例:(1)“实验和科学探究”理论知识的试卷内容渗透到各主题的考试内容占总分的20%;(2)生物体结构层次部分占8%;(3)生物与环境部分占8%;(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部分占14%;(5)生物圈中的人部分占18%;(6)动物的运动和行为部分占5%;(7)生物的生殖、遗传和发育部分占15%;(8)生物多样性部分占15%;(9)生物技术部分占5%;(10)健康地生活部分占12%。2.纸笔考试试卷包括选择题(60%)和非选择题(40%)两大类题型,考试用时为60分钟,试卷卷面满分100分。试题的题型、题量和分值详见下表:题型题量分值总分选择题(单项选择)30题60分100分非选择题(实验探究、读图理解、资料分析、综合应用)4题40分试卷分为试题和答题卡,分开印刷,试题不留答题位置,答案必须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方式由各地级市统一确定并公布。试题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及生物科目的核心素养,体现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六、试题示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实验探究、读图理解、资料分析、综合应用共4小题,共40分)31.实验探究(10分)32.读图理解(10分)33.资料分析(10分)中山市的岐江河曾因污染而失去应有的生态功能。近年来,由于中山市政府加强了对岐江河的综合治理,使该河的生态系统又得到了重新恢复和改善。然而,河水的质量到底如何?河里的鱼虾是否可以安全食用?对于这些问题,某中学的几位同学开展了一项调查研究。他们首先选取该河中5种不同的生物,对它们消化道内的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然后又请有关专家指导,对这5种生的体内某种有毒物质(在生体内不易分解)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最后将研究数据整理绘制成下表。34.综合应用(10分)世界上每年有大面积的农田、草原和森林遭受病虫害、鸟害、鼠害。在农业生产上,防治害虫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种化学农药在刚使用时杀虫效果很好,但该化学农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却渐渐失效。(1)理论联系实际,初步运用所学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理论观点对这种生产实际问题进行原因分析。(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防治害虫这个问题的初步方法(至少写出3种方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BCCDDC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CAADBCD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DBBCBBDAC二、非选择题31.(1)②④⑤①③⑥(2)蓝淀粉光(3)①光照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光照不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②光照④光照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光合作用与叶绿素有关)32.(1)[②]细胞质(2)[④]细胞核[③]叶绿体细胞液(3)前者无细胞壁(
本文标题:2019年广东中考生物考试大纲(文字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826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