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大三上影视鉴赏期末笔记
格里菲斯:大卫·格里菲斯,美国电影大师,他把电影从戏剧的奴仆地位中解脱出来,使之发展为一门与音乐、美术、文学平起平坐的独立的艺术门类。创作特点是:平等剪辑,特写镜头与景别变化。艺术成就有:对基本电影语言、叙事元素的开拓和定型;对电影写实功能和表意功能的进一步探索;对电影剪辑、电影时空和电影节奏所做的创新。代表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库里肖夫效应:造成电影情绪反应的,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是镜头组接和剪辑的作用。是电影中,表演不是主要的,意义是在上下镜头的联系中产生的,不同的画面可以组在一起,并产生隐喻。蒙太奇:(1)作为影视艺术的基本构成手段,根据一定的创作目的对画面声音进行有机组合。(2)作为影视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技法,用于画面剪辑中。(3)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贯穿从影视开始一直到作品完成的全过程。镜头语言:镜头就是用镜头像语言一样去表达我们的意思。我们通常可经由摄影机所拍摄出来的画面看出拍摄者的意图,因为可从它拍摄的主题及画面的变化,去感受拍摄者透过镜头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就是所谓“我的镜头会说话”,也就是一般所讲的“镜头语言”样的在影像的世界里,虽然和平常讲话的表达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所以说镜头语言没有规律可言,只要用镜头表达你的意思,不管用何种镜头方式,都可称为镜头语言。画面语言:画面是影视语言的基本元素,它是影视剧中的原材料。就影视画面而言,一方面,它是是一架能准确、客观地重现它面前的现实的机器自动运转的结果;另一方面,这种活动又是根据编剧和导演的具体意图进行的。因此,它既是对客观世界的复原,同时渗透着艺术家个人的意念,艺术家是通过影视画面来表达自己意念的。视觉滞留:视觉滞留现象,指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0.1-0.5秒左右的图像,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比如:直视太阳数秒后,人眼将残留一个强光源的影像。我们日常使用的日光灯每秒大约熄灭100余次,但我们基本感觉不到日光灯的闪动。这都是因为视觉暂留的作用。所以,要达成最基本的视觉暂留效果至少需要10fps。这个现象是由比利时物理学家尤瑟夫·普拉托1835年在观察太阳的实验中发现的,他根据这个现象发明了证明这种人体生理特征的phenakistiscope,而他自己也因为这次观察而导致双目失明,因为太阳的影子永远的印在了他的眼睛里。地下电影:地下电影(undergroundfilm)五十年代末出现在美国的一个秘密放映个人制作的实验性影片的运动。不久后,这个词就被用来指称美国和西欧的一切实验电影。举例:《武训传》、《早春二月》、《苦恋》、《蓝风筝》独立电影:来源于英文“independentfilm”,又被称为独立制片电影,它是与好莱坞主流电影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从技术角度上讲,“独立电影”是指某部电影在资金投入和制作上不隶属于任何电影集团、公司(或制片厂),主要依靠制片人或导演本身通过各种渠道融取资金,甚至包括个人出资等形式来制作影片。旁白:也称画外音,即画面体现不出的“说话者”形象,画外音能代表作者和局中人叙述或评论事物,它能叙事、抒情和议论,能像小说那样让作者自由而直接地表现自己的观点、思想和感情。如书信式画外音、重复的画外音、媒介的画外音等。对白:是人物语言的主要形式、综合体现人物语言的作用,即介绍人物关系、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矛盾冲突等。电视剧创作的规律与阶段:•从广播剧的宣传效应——到短片剧的艺术对生活的思考——到大众通俗剧对生活的真切感召——艺术剧的艺术形态和样式把握已经比较成熟,电视剧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也比较突出。•当前,对于主旋律电视剧的大众化表现策略和大众化电视剧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把握比较到位。•近几年来中国电视剧的多元化共荣,多样化创作业态呈现。比较多的艺术厚重创作的出现等,都使得艺术创作水平上了一个台阶而为研究界所称道。•此外,2003年抢夺电视剧市场的最大火花是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了“首播剧场”,网罗人们期盼的电视剧第一轮首播,打破了沉寂已久的电视剧播出格局。这就是抢夺市场的大肆行为,明显冲击着今年日渐行程的电视剧收购播放的地域垄断发展阶段分为4个阶段:①、初创阶段:1958年---1966年。中国的起步比世界上开播最早的国家晚了二十多年。1958年5月1号,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CCTV前身)。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电视小戏”《一口菜饼子》是我国第一部直播电视剧,标志着中国电视剧的发端。继该台后,上海、天津、广州等各地电视台也先后播出电视剧。全国电视台在8年间生产了200部左右的直播电视剧。②、停滞阶段:1966年---1976年。1966年北京台开始使用电视录像设备。然而,“文革”的浩劫使得中国在电视剧的创作上几乎是一片空白。在此期间,中国的电视技术也有提高。1967年,我国有了磁带录像设备。1973年4月,北京台正式开始彩色电视的世博。1967年,北京台用录像设备摄制的黑白电视剧《考场上的反修斗争》,成为了中国电视史上唯一的一部录制的黑白电视剧。此外,便只有上海台1975年录播的两部电视剧《公社党委书记的女儿》和《神圣职责》。③、复苏阶段:1978年---1983年。复兴时期录制的第一部彩色电视剧为1978年5月播出的《三家亲》。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改名为CCTV。电视剧类型、风格多样化,如纪实性电视剧、历史人物传记电视剧、短剧小品等。第一步传纪剧、古装剧、小说改编剧相继出现。1981年2月5日春节播出的9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是我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这一时期的特点为:多以中篇电视剧(3—8集)为主,情节设置、结构安排也都不大复杂;这一时期优秀剧目大多改编自小说;设奖项“飞天奖”“金鹰奖”1982年1月中国电视剧艺术委员会正式成立。④、发展成熟阶段:1984年至今。片类齐全、题材广。电视剧的美学特征得到确认。电视剧年产量激增,品种日趋多样,艺术质量也在明显提高。多元化发展格局,有政治化走向社会化在走向市场化。悬念电影分析:悬念:处理情节结构的手法之一。利用观众(读者)关切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期待心情,在剧作中所设置的悬而未决的矛盾现象。在不同风格样式的电影剧作中表现方式不同。惊险片或情节片剧作常以冲突不断带来的“危机”或“突然转折”等情势,作为构成悬念的重要手段。一般的电影剧作中,则多通过人物性格的刻画或人物心理的剖析来增加观众的兴趣,构成剧作悬念。悬念作为重要的结构技巧,其表现形态虽然受具体剧作风格样式的制约,但其作用却大抵相同,即能够集中观众的注意力,引导观众进入剧情发展,从而达到饱和状态的欣赏效果。举例:影片《后窗》,由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执导,詹姆斯·斯图尔特、格蕾丝·凯利主演,该影片成功地制造出恐怖与悬念的气氛,形象地发掘出个人内心深处隐藏着的偷窥心理与欲望。影片最终展现出了人性最深层的恐怖和最异常的思想。风格:通过一个个的画格,杰弗瑞捕捉着邻居们的表演,邻居们也成为演员。每一个住家好像都在上演着一场小电影,不仅有演员,有故事,甚至有镜头的变换,从远景镜头(肉眼观察)到特写镜头(望远镜观察)一应俱全。但是,如果电影观众混淆了电影和现实的界限,试图参与电影的表演,失去了旁观者的身份,麻烦也就来了。细致深刻的心理刻画,讽刺性的幽默,当然,还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但是,希区柯克所贡献给电影艺术的绝对不仅仅是纯电影的技巧,就像他的电影中的人物往往有多重人格一样,希区柯克的电影人格也是多重的。他是悬念大师,也是心理大师,更是电影中的哲学大师。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如此深刻地洞察到人生的荒谬和人性的脆弱。希区柯克的电影是生与死、罪与罚、理性与疯狂、纯真与诱惑、压制与抗争的矛盾统一体,是一首首直指阴暗人心的诗。希区柯克在他的电影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愤世嫉俗的人生观。他想要告诉人们的似乎是,在美国人正常的表面之下,暗藏着最惊人的政治腐败、道德沦丧、心理异常和性变态。在他看来,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最有趣然而也是最可怕的是人们对平庸的心满意足。但是这种平庸的生活实质上是最不正常的,其中的一个标志就是美国人对看电影的热衷,而这实际上体现了美国人的窥视狂倾向。窥视狂成了希区柯克的电影要揭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在影片《后窗》一片中得到了最为彻底的表现。《后窗》粗看似乎只是一部平常的侦探片,而深入其内部我们才发现这实际上正是“看电影”的寓言。当杰弗瑞拉开公寓后窗的窗帘,也就预告着一部电影的上演。坐在轮椅上的杰弗瑞也就是一名电影观众,他对窗外情景的体验也就是一名电影观众的体验:身体被固定着,对窗外(电影上)发生的一切都无能为力,只能观看、评论、推测、同情、兴奋……影片的结尾是让人深思的,杰弗瑞捡了一条命,但另一条腿却也摔断了,要比影片开始时更为虚弱可怜。他决定不再窥视,拉下了后窗的窗帘,而电影也就闭幕、散场了。从来没有一个导演能够拍摄如此激动人心的电影,同时又对电影的激动人心做如此辛辣、深刻的自嘲。希区柯克的电影,其实也是希区柯克心灵的后窗。中国电影导演风格:李安是近年斐声国际影坛,在太平洋、大西洋两岸均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迄今已经两次获得奥斯卡奖,金球奖最佳导演,两个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两个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毫不夸张地说,他架起了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桥梁。其导演风格为:一,他的电影大量的使用了白搭的手法,例如《饮食男女》中的父亲做菜的描写以及他为邻居女儿送饭的场面描写,都是很平淡的生活化的体现,这也是大多数文艺片所管用的手法。所以亿的电影看上去都平淡无奇,却让人发自心底感到一种舒适与温暖。但是从这舒适中又让人从电影的主题中感到一种挣脱似的震撼。二、淡化电影里的矛盾冲突。冲突是电影不可缺少的,大多数电影里的冲突表现为明显的动作和语言甚至是过激的吵骂和呕斗。李安的电影冲突大多是心理上或意识形态上的。表面上波澜不惊,但是通过一些隐晦的镜头语言让人感到一场大战正激烈的进行着。而近来的《色戒》拍出了和小说不一样的结局,张爱玲在小说没解决的问题,李安导演在电影中帮她做了很好的诠释。三、他一直在强调着同一主题的不断轮回。在《卧虎藏龙》的导演阐述中他说到:其实每个人心中都卧虎藏龙,一旦爆发就不能再回头了。而他的《断背山》也表达了类似的道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一旦进去就不能再回头了。所以他的电影总是在强调一种禁锢和挣脱。李安导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大量营养,并有机地与电影结合起来,巧妙的表达所要说的主题,并在电影中解决了一些史学、历史没有解决的问题,他也能很好的抓住观众的心理,知道大众的需求,也许这就是他获得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标题:大三上影视鉴赏期末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830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