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辩证施治纲要(一)》辩证施治纲要(一)四诊��一、望诊(一)总的观察:望诊是四诊之首,主要四方面,即神、色、形、态。��望神:是指神气、神志而言。从神的盛衰,可以看出病情的轻重。以及预后的好坏失神者死,得神者生。望色:色,是脏腑气血盛衰的表现,也是疾病变化的表现。五色即青、黄、赤、白、黑。色宜明亮含蓄,最忌晦暗。望形:是看病人身体强弱能力的大小,推知病情的进退。望态:即望病人的动态。不同的病,有不同的动态,掌握这种规律,可以预测疾病的转归。��1、望神:安静——病在阴爽朗——病在阳恍惚——神识似明不明,见物不真切,多为津液亡或心血虚之象呆钝——是情志病,神情呆钝,如家有丧亡或不幸之事沉郁——情志不遂烦躁不宁——见于热病或神气将亡之时疲惫——见于过劳后、肾虚、胃不实昏瞀——神识不清,心中烦闷,多为火热,邪入心包之象。��2、望色(色与泽):青——为风、多为肝病赤——为热,多为心病黄——为湿,多为脾病白——为寒,多为肺病黑——为劳,多为肾病鲜明——新病,病在表。久病忌见(因系人体内脏精气将竭之象)晦暗——久病,病在里清癯——久病气虚枯涩——久病血虚��3、望形态:形之胖瘦——胖人多中风,形厚气虚,难以周流,素多抑郁,湿蓄生痰,痰雍气塞故多暴厥,瘦阴虚,血液衰少,相火易亢,故多劳嗽。肌之滑涩——表明津液的盛衰腠(汗孔)之疏密——表明营卫的盛衰肉之坚软——胃气的盛衰筋之粗细——肝血的盛衰骨之大小——肾气的盛衰甲之刚柔——胆液的盛衰指之肥瘦——经气的盛衰掌之厚薄——脏气的盛衰天柱骨倒——第七颈椎塌陷,颈项不立,为重病末期。角弓反张——颈项和背脊,反张象弯弓,为深热作痉,小儿惊风。口眼歪斜——中风,或掉线风(面神经麻痹)肌肤甲错——皮肤枯燥如鱼鳞交错,内生痈脓,或干血瘀积经脉,以致新血不能营养肌肤。毛悴色夭——太阳经病,痉病,落枕。龟背——脊背弯曲形如龟背,多为督脉空点,或风邪客于脊入于骨髓。多见于脊椎结核。鸡胸——前胸凸出,如鸡之胸状,身体衰弱,骨软,胸总畸形发育均可见。瘛纵——手足相引,一伸一缩抽搦不已,多见于惊风,痉症。下瘫——即下肢痿软,为痿证。偏枯——即半身不遂,为中风后遗者。振颤——多见于气血两亏或战汗后。浮肿——心气虚或水湿停聚。瘰疠——胆、肝、三焦风热,血燥,肝肾阴虚,忧思恼怒,气结而成。瘿瘤——多因肝火及脏腑受伤,气血不畅所致。��(二)分部观察��1、望头面部位:面主阳明,额主心,左郏主肝,右颊主肺,鼻主脾,颏主肾。形状:肿大——大头瘟,疔疮走黄,肾水肿,风水浮肿。囟凸——督火上亢,脑髓有病。囟凹——先天不足,气血脾胃俱虚。囟门不合——肾气亏,脑髓虚。摇头——年轻体壮暴发的多为风邪,年老体弱病久的多为正虚。��面色:白——虚寒,脱气夺血,亡津液,面有白点或白斑者多为腹中有虫积。黄——为湿,为热,为虚。色鲜明为热,色滞挟湿,淡黄萎黄为脾胃气虚。黄而肥盛,胃中有痰湿,黄而枯瘦,脾胃有火,久病鼻头,前额,面部色转黄而明润,为病退欲愈。赤——为热,面色缘缘正赤,为气怫郁在表,面色如醉,为胃热,午后颧赤,为阴虚火旺,面赤如妆,嫩红带白,游移不定的,为戴阳(浮阳上越)青——为风、为寒、为痛。小儿惊风,青而黑多为寒痛,青而白主虚风,青而赤为肝火,青赤而晦为郁火,面青唇青是阴极。黑——为寒,为痛,黑而带黄为支饮,酒疸,苍黑为瘦人多火。青黑暗淡为阳气不振。面泽:鲜明——病在阳,病在表,病浅。晦暗——病在阴,病在里,病深。枯——血气衰润——血气荣。��2、望发颜色:黑——正常。白——气血衰黄——气血俱热。形状:发稀——血虚脱发——精血虚,血液燥。发作穗(头发一股股地联结起来)——血衰,小儿疳积,虫积。发枯——血气已竭,预后不良。发润——血气未竭,预后良,汗出发润,喘不休者,为肺绝。多少——发多者,经血气盛,少者,经血气衰。��3、望目神:有光彩——神气旺盛。无光彩——神气衰微。色:目黄——白睛黄为黄疸。目赤——目赤肿为肝肺热。目青——病在肝。外形:睑肿——脾火或脾虚。眦红——心火。多泪——肝热。目合不开——卒中肝绝,属阴。目胞浮肿——气虚,水病之始。睡露睛——脾虚,小儿慢脾风。天吊——眼睛往上窜视,多见于肝风症。睛定——目睛微定,移时转动如常的,多因痰闭引起,不动的,表示病情严重。瞳孔散大——肾水不足,卒中,药物中毒,病危。目瞑——眼睛不想睁开,为阴虚阳脱或将衄之兆。目暗——热病目昏暗,反之寒病目清彻。目斜视——惊风。直视——热病,惊风。见于少阴病则危。羞明——多属于有余之症,红肿者,为实热症。��4、望鼻色泽:鼻头色青——腹中痛,若冷者病重。鼻头色黄——便难。鼻如烟煤——阳毒热深。鼻色红赤——风热,脾肺二经热。鼻色白——气虚或亡血。鼻色黑——为劳,微黑为有水气,色黑而鼻冷为阴寒内甚。鼻色鲜明——有留饮。外形:鼻肿——邪气盛。鼻煽——肺热之盛,久病兼喘而汗多为病危重。酒齄——脾胃湿热壅积,血瘀凝结。塌陷——正气衰,麻风,梅毒。鼻衄——多为热伤阳络(即人体上半部或下行的血管)清涕——外受风寒,或阳虚。浊涕——外感风热,久流浊涕,其气腥臭,则为鼻渊。畸形——多为先天性的。��5、望耳颜色:黄赤——热风。青白——虚寒。黑色——肾水亏。青黑——主痛。耳轮枯润——焦干为肾水亏极,甲错为久病血瘀,枯燥无光或黄白或青或黑者危,红润者生,薄白,薄黑皆为肾败。外形:?耳——劳伤血气,热乘虚入足少阴,经热气聚则生脓。脓耳——耳生疮疡,耳疖,耳漏,多因三焦,足厥阴肝经血虚风热,怒动肝火所致。耳漏——?耳所致,肝胆湿热,也可引起。肿火——邪气实,少阳气胜。瘦削——正气虚。异物——常可影响听觉,应注意察看。��6、望口唇唇色:白——血虚,肺病。黑——肾病,冷极。红——心病,热。红紫——热甚,血瘀。青——肺病,冷极,或痛。唇泽:焦干——脾热,食积。干——血亏,阴伤。润——阴血充盛。形状:口噤——痉厥,中风。口张——目瞪口呆,两手舒展,表现为惊怖之状的,为突然受到惊恐,气血分离所致,呼吸张口短气吐沫,为肺痿,口开前板齿燥,为太阳中喝(即中暑热)卒中口开而气但出不还的为肺绝,痉病目瞪口开,神志昏迷者,为危证。撮口——小儿口撮如囊,不能吃乳,是脐风常见的证状之一,多因受风引起。口靡——口腔靡烂,多为心或膀胱移热于小肠。唇肿——温病,脾热,风湿壅盛。口疮——心脾积热。唇反——口唇卷缩,为脾气绝。茧唇——初起如豆粒,渐长如蚕茧,坚硬疼痛,妨碍饮食多由脾胃积水结聚成毒。口歪——中风,或掉线风。鹅口——满口白斑如雪片,甚至咽间肿起,致难哺乳,多为胎中毒热,蕴于心脾,或虚火上浮。唇润动——唇口蠕动不禁,多为风病或脾虚不能收摄所致。唇揭——唇皮揭举,多为寒病或过食酸物。唇裂——燥病。兔唇——先天畸形,或因外伤所致。��7、望齿及齿龈齿色:黑——胃热。色枯如骨——肾阴涸。龈色:色浅——久病血少,失血过多。色深——热盛。色深——热盛。色红——正常。色紫——热极。色青——齿龈之际有蓝迹一线,铅毒。枯润:焦枯——阴液受伤,齿焦有垢,为肾虚火盛,胃液未竭,无垢,为胃液已竭。无津——前板齿燥为阳明热盛或中暑,上齿龈燥,为胃络热极,下齿龈燥,为肠络热极。润——为津液尚充之象。外形:?齿——齿相击噤,风痰阻络,热化作痉,胃热,虫积,胃虚,阴虚均可见。龈肿——肠胃热。龋齿——初起牙龈肿痛,遇风痛甚,常作歪口吸气之状。牙龈腐孔,时出臭脓,久则龈虎宣露,多为风热客于阳明,或小儿疳虫所致。月牙齿——梅素。牙龈出血——红肿而痛齿坚者为胃火,不红肿而齿摇为肾火。齿结酱瓣——温邪犯血。��8、望咽喉色:殷红或深红属实热,粉淡属虚寒。形状:肿——红肿高突,愈肿愈紧,属实热,肿不太甚,散漫而不紧束,属虚寒。乳蛾——咽部两侧肉肿起,一侧或两侧齐发,为火热内蓄,多见于急性扁桃体炎。白腐——多见于白喉。��9、望舌A部位:舌尖属心,舌边(四畔)属脾,舌根属肾,舌两旁属肝胆,舌心属胃。舌质:a红色舌主病:舌淡红无苔——心脾气血素虚。舌质鲜红——在外感热病热甚,在虚劳骨伤病为虚火旺。舌质色不荣——胃之津气两亏,无以化液上润。舌尖独赤——心火上火。舌边色赤——肝热。舌心干红——胃阴亏。舌光红柔嫩无津(即镜面舌)——汗下太过,津液内耗之象。舌红而出血如衄——热伤心包。舌红而中见紫斑——病将发斑,或热血夹瘀。b绛舌主病:绛舌——邪热传营。绛兼黄白色苔——邪热初传入营,气分之邪未尽。纯绛中心干——心胃火燔,劫烁津液。舌尖独绛——心火上炎。舌绛望之如干扪之有津——此津亏而湿热熏蒸将成浊痰蒙蔽心包之象。舌绛而上有垢腻——乃中挟秽浊之气。舌绛而有碎点黄白苔——病将生疳。舌绛而有大红点——为热毒乘心。舌绛而光亮——胃阴已亡。舌绛不润干枯而萎——肾阴已涸。c紫舌主病:舌紫而肿大——酒毒冲心。紫色晦暗——瘀血蓄积。紫而中心有白滑苔者——酒后伤寒。青紫滑润——邪直中肝肾,属阴症。舌紫而苔黄干燥——脏腑素热,脾胃尤甚。d蓝舌主病:舌蓝生苔——脏腑损伤未甚,尚可医治。舌光蓝无苔——不论何证,皆属气血极亏,病极危险。舌蓝色微而不满舌——在温疫是湿热不解,或为湿痰,痰饮等证。舌上苔满腻中见蓝色——阴邪化热。B形态和运动:瘦瘪——薄而瘦小为瘪,或因心虚或血亏或内热消肉。肿胀——舌浮而肿大为胀,多由水浸,或痰溢或湿热上蕴。胖大——属虚,反之,坚敛则属实。芒刺——热结已深。重舌——舌底红肿胀突,形如小舌,饮食不下,属心脾积热。木舌——舌肿满口不能转动,是心火太盛。卷缩——舌卷囊缩,病入厥阴,多为危症。伸长——伸长而偏者,为中风偏枯,伸缩无力,是气虚,时欲将舌伸出口外,是内热,为惊风抽搐之兆。强硬——中风,脉络失养,无胃气。吐舌弄知——多见于小儿,为心脾热结。抖颤——舌掉动不已,是为肝风,舌战颤难言,是为心脾气亏。干——阴枯,津亏。滑——痰、湿、中寒。C舌苔a白苔主病:白苔——表证。薄白而滑——外感风寒。白滑粘腻——内有痰湿。白苔绛底——湿遇热伏。白苔而边红——风温入肺。尖白根黄——表证未罢。白中带黄——邪将传里。舌苔厚白不滑,无津而燥——实热。舌白嫩滑,刮之明净——虚寒。白如积粉——温疫秽浊甚重。白苔如碱——胃中宿滞,挟秽浊郁等。b黄苔主病:舌苔微黄而不甚燥——邪将传里。苔深黄而见滑腻——湿热交阻于中。苔黄而干——外邪未解,内火已炽。舌苔黄厚——阴明实热,可下之证。黄燥而生黑刺或中有裂纹——热结已深,气阴均耗。色如姜黄或淡松花色,津润而冷——为阳衰土败,难治。c灰苔主病:苔灰黑不干——直中阴经。苔灰黑南干——热炽津伤。面黑舌灰——其人如狂,或瞑目谵语不知不事者,为蓄血。苔灰黑而滑润——寒水伤脾,太阴中寒证。苔淡灰中间有滑苔四五点如墨汁——邪热传里兼有宿食。d黑苔主病:白苔而中心渐黑——伤寒邪热传里。红舌而中心变黑——湿热湿疠传变,坏病之兆。苔黑而滑润——阳虚而阴寒盛。苔根黑而燥——实热结于下焦,为急下之症。舌根无苔尖黑而燥——心火自焚。苔黑滑粘腻——湿痰寒饮伤脾。D舌苔形态:厚——邪重,痰湿停滞。薄——邪轻,多为表有外邪。腻——秽浊之邪未化。滑——寒湿,中寒。松——胃气疏通。实(坚敛)——胃气闭结。润——津液未伤。燥——津液已耗。腐——内痈,白腐多为肺痈,黄腐多为胃痈。粘——湿热,痰浊。裂——正气不足或阴亏。白霉——满口靡烂发白,津化为浊腐,多难治。剥——斑斑驳驳,如豆腐铺舌上,散离而不连续,属逆证。��10、望痰A形状:稠——稠粘而成块的,为寒痰。稀——稀白而成液状的,为寒痰。块——成块胶结难化的,多为热痰,色黄而成块的,为热结,色青成块的,为寒痰。沫——稀薄而有水泡沫的,为风痰。脓血——挟脓为肺痈,带血而为热伤肺络。B、颜色:黄——主热,色黄而稠,主火主燥。白——主寒,色白而稀,主湿主饮。痰中带血——暴热伤肺络,为火有余,久病为虚火内炎之证。C、痰量:痰黄或白而多的——多属实证。痰黄或痰白而少的——多属虚证。��11、望血A形状:血水——色淡而稀为虚弱。纯血——色浓而赤为邪热。血丝——多为肺络之血。血块——多属肝血血中带食——多属胃血。血中带痰——多属肺血,有时也可能是胃出血。B颜色:浅红——虚弱红——鲜红为火热,实证。紫——鲜紫浓厚为气
本文标题:辨证施治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830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