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泥塑的基本知识(4学时)教学内容与要求:1、了解泥塑工具、材料及其性能。2、理解人物头颈基本结构关系及联接关系。3、理解塑造对象的步骤方法与应注意的问题。4、掌握从整体上认识、观察头像的方法与正确的塑造方法。5、掌握泥塑造型中表现头发、眉毛及瞳孔的各种方法。6、石膏模的翻制。重点:人物头颈基本结构关系及联接关系。难点:泥塑的头像塑造方法。一泥塑工具、材料及其性能头颈基本结构关系装饰雕塑的语言特征体面的:光感、质感,肌理感;形体的:空间感、节奏感、韵律、扩张力、收缩力。装饰雕塑的形体、动态与节律1、雕塑的形体与体量雕塑以具有生命之感的物质实体状态出现,在形体的组合下产生具有扩张性质的轮廓。轮廓的张力与形体的体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力与感染力。1)雕塑的点、线、面雕塑的点、线、面,具有一般造型要素的特点。雕塑的点,是雕塑体与面之间、形体与形体之间、空间与空间之间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标志。雕塑的线或叫棱,是雕塑形体变化中,点与点的关联、面与面转折、体积组合、连接、变化的标志。雕塑的点、线、面,是雕塑技法中体与面之间、形体与形体之间、空间与空间之间的比较依据和衡量的尺度。2)雕塑的形体在雕塑中,点、线、面的结合,构成“物理”概念下占有空间的体积,在雕塑的语言中被称之为形体。一件雕塑作品,是由不断变化的形体组合构成的。这种变化是多因素的,主要包括形状的大小、方圆、清晰、模糊、角度等方面的变化。形体有整体与局部之分,整体形体关系决定局部形体关系;局部形体是整体形体的分化与深入。雕塑的形体起伏与变化,产生动态的变化。3)雕塑的体量在雕塑作品中,形体是占有实体空间的,体量是伴随着形体而共同存在的。“形体”是形状的变化,“体量”是数量的变化。在视觉当中,形体的大小与轻重,就是体量。形体与体量,是雕塑空间体积的两个属性,也是雕塑的语言形式之一。形体的适宜表现,体量的大小、饱满有度,是视觉张力产生的前提。做为占有实体空间的形体,是雕塑艺术空间形成的前提,是雕塑的“肌肉”,是雕塑语言的主体的。4)雕塑体量与体量感在雕塑作品中,形体与体量的适宜表达,在视觉感知中,会给人以体量感,它是形体“数量”尺度最佳把握所体现的视觉张力。由于雕塑体量的视觉张力,它所表现出来的体积——形体,从视觉感受中,远比实际的体积要强大的多,表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它是雕塑形体的体量感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远超过现实中的自然力量,它是足以改变人生态度的审美力量,是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雕塑的动态:(1)雕塑的动态与重心1)雕塑的动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不同形象造型的自然动态,例如,一束鲜花的飘动、一只小兔的蹦跳、一个舞蹈动作等,都是一种动态形式。第二,雕塑的动态,是形体起伏运动的状态,它是点、线、面、形体造型要素的运动变化。2)雕塑的重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不同形象造型的自然重心,例如,一束鲜花的飘动、一只小兔的蹦跳、一个舞蹈动作等,都具有不同的重心。第二,雕塑的重心,是形体起伏运动的趋向与平衡状态,它是点、线、面、形体造型要素的平衡变化。(2)雕塑动态的特征1)雕塑的动态是整体的运动,通过雕塑形体的形状、体量的重心变化,使雕塑的形体趋向同一个运动目标,产生具有方向性的动势。2)雕塑的动态是形体的运动,通过雕塑形体的变化,使雕塑的形体、形体之间趋向同一个运动方向,产生形体、形体之间具有倾向性的动势。(3)雕塑的秩序1)雕塑的形体或体量变化,具有明确的倾向性与方向性,特别是以构成手段进行雕塑的创作设计,形体的排列与组织,具有很强的秩序。2)雕塑形体的秩序,是雕塑语言的“修辞”手段。在主次之间,为使雕塑的动态与张力更加突出,把雕塑的动态、重心、形体或体量按照主次关系,进行有规律的组织整合,体现一种秩序。3、雕塑的形体节律:(1)雕塑的节奏1)雕塑的形体或体量变化是一种秩序变化,秩序的主次、强弱、大小、轻重、缓急则是节奏的体现。2)雕塑的节奏,其本质是形体或体量的规律性变化。平板的形体、均衡的体量无所谓节奏。3)雕塑的节奏,既具有直观性,又具有历时性。雕塑的节奏变化,使雕塑的形体变化具有视觉上的节奏感。4)雕塑的节奏感,是生命节律与雕塑形体或体量秩序变化的同构,是艺术原则的自觉,是形体节律的物化结晶。(2)雕塑的韵律1)雕塑的韵律雕塑的韵律,是由雕塑形体、体量、秩序、变化与节奏感所激发的感受。是一种超乎感知之外的情感升华,是审美的最高境界。2)韵律的意味韵律是意味的体现,它是雕塑的材质、动态、形体、肌理等语言互动状态下,显示的一种情感境界。这种境界或激扬或幽深,或飘逸或凝重,意味深长。意味是审美情感的发散,感染致深。这种情感境界,成为陶冶性情的通道与归宿。3)韵律的情趣韵律是情趣的表达,它是雕塑语言互动的个性体现。首先,这种情趣是设计师对某种韵律的特殊偏爱,更具个性色彩。其次,这种情趣被接受者挖掘,使接受者情趣昂然,产生共鸣。泥塑的方法与步骤:泥塑的制作方法大致分二种:一种是近代从西欧传入的雕塑的制作方法;另一种采用我国传统泥塑制作方法。从西欧传入雕塑的制作方法是:先要有一个雕塑铁架子,架子根据塑像的姿态、形体的比例大小,而决定内部骨架的形状;在骨架四周扎上若干小十字架,它的作用是将泥巴相联成为一个整体,不至于塌落,便于塑造。架子做好后,根据预先做好的泥巴构图进行放大塑造。圆雕是立体的,要有一个整体观念。先把四面八方的泥堆好,由简而繁,逐步深入。第一步要注意每个角度的整体效果。第二步要分析形体结构是否准确,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否统一和谐。第三步着重形象的细致刻画,直到完成。泥塑因受气候影响易裂变形,难以永久保存,故泥塑完成后一般要翻成石膏像。就成为一件作品。现在我们接触到的雕塑作品,大都是石膏做成的,往往喷上各种颜色,使它产生青铜、木材、石头等等的质感。我国传统的泥塑制作方法则不同。在我国的寺庙里,许多神佛的塑像金碧辉煌,如果打碎一看,原来是一堆木材、泥团、棉花、断麻、沙子、稻草、麦秸、苇秸、谷糠、元钉等等东西。它的制作程序大体是这样的:第一步,根据神佛的题材、大小、动态、先搭好木制骨架,在骨架上捆上稻草或麦秸以增大体积,再用谷壳和稻草泥拌好的粗泥在骨架上用力压紧、糊牢;第二步,等粗泥干到七成的样子再加细泥(细泥用粘土、沙子、棉花等混合而成),把人物的神态充分刻画出来;第三步,等泥塑全干透后产生大小许多裂缝,再加以修补;第四步,等泥巴干透后,把表面打磨光洁,然后用胶水裱上一层棉纸,并加以压磨,使表面一层更平正、细致、坚固,再涂上一层白粉(白粉加胶水);第五步是在白色的形体上,根据人物的需要上各种颜色,待全部颜色上好后,再涂上一层油,以保护彩色的鲜艳,到此就全部完成了。1.备泥加工把直接自地下的泥去掉杂质,用木槌,木棒敲砸进行人工捣炼,有条件的可用捣泥机加工.太湿的泥,要先放在室内通风处,让泥土吹干达到合适的湿度;太干的泥则要泥土砸碎,放在容器内,浇上适量的水浸泡,然后再进行捣炼.最后要使泥土达到软硬适度又不粘手为佳.加工好的泥块要放在缸内或其他盛具内,用湿布或塑料布盖好以保持一定的湿度,备用.2.搭内骨架搭制骨架常用木,木版,铁丝,钢筋,铁钉等.泥塑的骨架像人的骨骼一样,起着支撑和连接的作用,它是泥塑的基础条件,不可忽视.搭骨架要注意:1骨架要牢固,以保证泥塑的稳定,上泥后不倾斜,不倒塌.2堆泥后要使其既不掉泥,又不露架.3要体现雕塑的大体形状.4所搭骨架要简单,便于变动和制模时拆架.3.上大泥堆大形泥与骨架备好以后,就可以动手上泥了.先在骨架上喷一次水,以便泥块与骨架能牢固地结合,不易掉落.上泥时,将泥块一块一块地堆贴在骨架上,用手按紧,拍实,然后层层加泥,用木槌或拍泥板将泥砸实帖牢.上大泥时,要从大处着眼,从整体入手,切忌缩手缩脚,陷入到局部细节的塑造中.雕塑是三维的实体,每添一块泥都要照顾到各个视角之间的关系,要经常转动雕塑台,不断进行观察比较.泥不要一次堆足,只要堆出大形即可.4.深入塑造在大的形体与比例为准确的基础上,便可进入深入塑造的阶段.随着局部和细部的深入,使泥塑的体量逐渐到位.做局部要经常与整体比较,使局部服从于整体.在深入塑造的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和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处理局部与细部的关系,也要反复推敲,始终掌握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只要整体把握得准确,局部才能做的正确,而局部做准确了,也更充实完善了整体.往往在深入刻画局部时精力十分集中,常在一个面上塑造时间太久而忘了转动雕塑台,这样越是做得细致,体积也越容易拉平.所以要注意始终保持整体的观察和塑造.另外,要注意对称关系,可在泥塑上画中心线来检查,比较和修正.5.调整统一在深入阶段,难免会出现某些局部的细节表现得过分突出,形体的大转折被削弱,形体间缺乏连贯或处理僵硬等,在调整统一阶段就要把它调整到整体的大的关系上来.泥塑圆雕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经常对泥塑作品喷水,特别在夏季水分容易挥发,更要定时喷水,使泥始终保持在合适的干湿程度,以便塑造形体.在冬季气温低,泥塑如不注意保暖,经冻结,整个泥塑会松裂,所以要在暖和的室内工作室工作,这样泥塑才不至于松裂.每次工作结束以后,要用塑料布把泥塑包好,使泥塑不易干裂,其水分不易挥发,以便继续塑造.雕塑步骤石膏模型的制作(浮雕)制作材料:石膏粉是洁白的粉状物质,加水后慢慢凝固。石膏粉一般分两种:一种叫模型石膏,质纯色白,浇制石膏模型光滑细洁,不留气孔,也是医院外科做固定剂使用的材料。另一种叫建筑石膏,建筑材料店有售,颜色较白,质量稍差,浇成的模型颜色不太洁白,凝固时间比前者稍长,有时中间有小气孔。制作方法:1.先做泥塑模型,石膏脱模,用泥土做凸模。(1)选择泥土:一般选不含泥沙、石子等杂质的粘性土壤。(2)图案设计:在塑制浮雕凸模前,先设计一个图案。(3)泥土加工:把泥土不断地捣和揉,水不能太多,否则变成烂泥一团。揉泥时把泥中的气孔挤掉,并使粘土改性。这样制成的凸模,晾干后不会开裂。揉泥时掌握土质的干湿度,在不干不湿的情况下,用力雕塑成型。底部可做成圆饼状、菱形、三角形状等,上面塑成浮雕,浮雕要注意做成下大上小,从垂直看,不能有凹陷的地方,否则模就脱不下来。塑好的泥凸模必须放通风处阴干晾透,防止开裂,晾干后的凸模还须修整,修整得越光滑越正确越好。2.浇石膏凹模在泥凸模外圈围上一圈比泥模高出2厘米的马粪纸,纸外用绳子扎住。用毛笔蘸肥皂水刷在泥凸模型表面作润滑剂,便于干后脱模。调和石膏是一道关键工艺,把水放入瓷碗里,量按需要而定。先用勺舀一些石膏粉轻轻地、均匀地撒入水中,看到石膏粉从碗底逐渐堆积到露出水面时,投放的石膏量就达到恰好的比例了(撒放石膏的过程中,禁止搅拌,否则混合比例就不正确)。然后,马上用竹筷搅拌石膏和水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就倒入泥土凸模里。二十分钟后可以拆开绳子,把石膏凹模同泥土凸模分离开来。3.浇石膏平面模型利用石膏凹模就能翻浇出许多同泥土凸模完全一样的石膏模型来。方法同浇石膏凹模基本一样,特别不要忘记刷肥皂水。为了便于提拿,在浇正式的石膏模型时,准备一段细铁丝,形状如Ω,在浇入的石膏未凝固时把铁丝埋入石膏,露出圆圈,石膏凝固后,铁丝作为提纽,便于悬挂。圆雕1、根据雕塑的大小,装上适量的水,将石膏粉放入水里,直到粉末高出水面一点,开始用手搅拌,如果把手提出来时手上的石膏稀稠刚好就可2,留上注浆口,将作品用笔画出分界限,用泥围在作品分界限处,再用木版挡着四周,卡紧,可以用泥再加以巩固,将和好的石膏倒入3,等石膏发热了,可撤了板子,按照上述方法翻另一半,最后就等开模了
本文标题:泥塑造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911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