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西北师大《大学语文》试题一、填空题。30分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中;较详细地记载女娲补天神话的典籍是《》。2.伟大的爱国诗人(),运用了楚辞形式创作了《九歌》、《九章》,他的代表作《》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为(“”)。3.《战国策》是由汉代()编辑成书的。“狡兔三窟”的成语出自《战国策》中的《》。4.《诗经》中颂扬周始祖后稷的诗歌是《》。5.《湘君》与《》是《九歌》中祭祀湘水之神的作品。6.《》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分八国记事。记载战国史实,又分国记事的史书是《》。7.《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的诗歌()篇,按音乐分类,共有()、()、()三部分,《诗经》的表现手法通常分为()、()、()。8.与汉代乐府民歌多为叙事诗不同,《》长于抒情,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它是一组由寒门文人创作的(),被后人誉为“五言之冠冕”。9.()的《》开创了纪传体这种新的史书体例,塑造了一大批出身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10.明代短篇小说的主要形式是拟话本,著名的拟话本结集是冯梦龙的《》、《》、《》和凌濛初的《》、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11.清代()《》,继承了六朝志怪小说和唐宋传奇小说的成果,用众多的花妖狐魅故事,曲折地反映现实。二、名词解释30分1.《老子》2.《战国策》3.《诗经》4.《国语》5.《史记》6.《左传》三、简答201.结合孔子与墨子生平对比,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5分2.举例分析《战国策》的艺术特色。5分3.《论语》的语言特色。54.分析郑燮思想的两面性,结合课文举例。5四、论述题20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并说说《论语》对今人有哪些择取和学习的价值。(举例说明)西北师大《文学作品选讲》平时测试试题答案一、填空题。30分1.《山海经》《淮南子》2.屈原《离骚》“风骚”3.刘向《冯谖客孟尝君》4.《大雅.生民》5.《湘夫人》6.《左传》《国语》《战国策》7.春秋305“风”、“雅”“颂”赋比兴8.古诗十九首抒情短诗9.司马迁《史记》10.《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11.蒲松龄《聊斋志异》二、名词解释30分1.《老子》:亦称《道德经》,道家学派的经典。今通行本分上、下二编八十一章。相传为老聃所作,今人认为可能编订与战国中期,但基本保留了老子本人的思想。《老子》语言朴素流畅,多用排比韵语,音调谐婉,便于记诵,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系统的思辨性,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2.《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事语》、《长书》、《短长》等。属国别体杂史著作,约成书于秦代,其文多出自战国中晚期各国史官之手,记载各国有关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史实。经西汉著名学者刘向整理编订,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分十二国策,共三十三篇。记事始于周贞定王十四年,止于秦始皇三十一年,对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行记载尤为具体,是研究战国史的重要文献。《战国策》也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散文集,对我国两汉以来的史传文和政治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3.《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名《诗》或“诗三百”,汉以后始称为《诗经》。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一百六十篇;“雅”有《大雅》、《小雅》,一百零五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有《周颂》、《商颂》、《鲁颂》,共四十篇,是用于宗教祭祀的诗。4.《国语》:又称《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相传为春秋末鲁国左丘明所作。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分八国记事。记事时间自西周中期到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偏重记言,通过言论反映事实,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5.《史记》: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全面而生动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和统治阶级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面目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对社会中下层和被压迫者、反抗者则寄予一定的同情。它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作品,在史学和文学两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作。6.《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又称《春秋左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虽有解经性质,但大体上可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自鲁隐公元年始,至鲁悼公四年止,较详细记载了这二百五十多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期中对诸侯列国之间的矛盾和争斗,所记尤为具体翔实。《左传》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记叙线索清晰明了,取材详略得当,笔法多有变化,语言明快流畅,描写战争往往重视交待其前因后果而揭示胜负的必然性。在叙事过程中,还能注重对人物言行和内心活动进行细致刻画和深入揭示。三、简答20分1.结合孔子与墨子生平对比,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5分答:(1)孔子与墨子的不同之处。第一,时代不同。孔子是春秋的最后一个人,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的人,所以孔子和墨子的区别首先在于时代不同。一个代表着春秋的结束,一个代表着战国的开始。第二,立场不同。孔子的立场是贵族的,孔子甚至是站在统治阶级一边的,想统治阶级之所想,急统治阶级之所急,为统治阶级设计长治久安的政治蓝图。墨子的立场是平民的,甚至是劳动人民的。第三,代表不同。①我认为墨子和孔子代表不同的士。②孔子和墨子代表士的不同群体。孔子就是儒的代表,墨子就是侠的代表。(2)二者思想分析。孔子儒家思想主张“仁”、“恕”。“兼爱”是墨子的重要主张。所谓“兼爱”就是要人们都互相善待、爱人如己。墨子认为,“兼相爱”,可以达到“交相利”的积极效果。墨子把社会的混乱,归咎于人们的“不相爱”,希望以倡导“兼相爱、交相利”的办法来纠正人们相恶相害的恶习,并且认为这是“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墨子是以医生自诩的,而且我们民族的文化有一个传统叫做“上医医国”,最好的医生他是给国家看病的,墨子就认为自己是一个能够给国家看病的医生。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成为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形态。儒家仁爱建立在“亲亲”的血缘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在爱有差等的前提下,才谈得上“爱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家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对儒家学说的回应,它代表的是“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反对儒家仁爱理论中的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仁爱思想。墨家认为,这种有差别的爱,正是造成天下之人不想爱的根本原因所在。(举例略)2.举例分析《战国策》的艺术特色。5分答:(举例略)(1)人物形象极为生动。(2)长于说事,说服力强。(3)巧妙生动的譬喻。3.《论语》的语言特色。5分答:(举例略)(1)语言口语化,自然亲切。书中大量使用的是生活化的语言,大量口语充斥其中,至今读来还颇感亲切自然。(2)极富个性,情感真切。《论语》中,语言的个性特点给人以强烈的现实感和真实感,通过这些人的喜怒哀乐,得意尴尬、粗放儒雅等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思想情绪和语言个性,似乎一个个远古朝代的人物就栩栩如生的站在了我们的面前,给《论语》这本书增加了厚重的真实性和亲切感。(3)简洁明快,表达准确,高度概括。《论语》语言的简洁明快,表达准确是这部书语言的主要特色和重要形式之一,这在古代典集中是绝无仅有的,许多复杂的社会现象、品格修养、礼义规范、伦理道德等问题,在《论语》中往往只言片语就概括的十分完美,十分准确、惜言如金。(4)生动传神,形神兼备。我们能从这些简单的情节和简短的人物对话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就使一个或胆大、或懦弱、或正直、或智慧、或聪明、或木讷、或鲁莾、或儒雅、或厌恶、或喜爱的人物形象走到我们的面前来。这即是这部书的高明之处,也是这部书的感人之处。(5)逻辑严密,富于哲理书中大量语言在说理论事上,无不周密严谨。有的一句话就是一句名言警句,有的一段话就是一个道理规律,结构之严谨、说理之透彻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有的语句和段落不但有极强的语言逻辑,而且还有着浓厚的哲学思辨色彩,充满辩证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论。(6)思想深刻,内涵丰富。4.分析郑燮思想的两面性,结合课文举例。5分郑燮是一个非常正统的儒生,有很强的匡时救世的愿望,儒家的道德观在他的世界观里占据着支配地位,他要在儒家的思想里找到改良现实坏局的疗方,这使他的儒家思想染上了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1)重日常人伦。与其他儒生不同,郑燮以六经为出发点,却落脚于日常家用,他的人伦日用思想,多着眼于农民和农事。郑燮认为,把老百姓的吃、喝、穿、用放在第一位才是六经的真谛,对农事的重视又密切联系着对农民的重视。他多次评唐人的晚唐罗隐《七夕》“织女,衣之源也,牵牛,食之本也,在天星为最贵;天顾重之,而人反不重乎!”(2)反抗与叛逆。他的思想体现在个体觉醒意识的个性反抗精神,而这是一种叛逆的力量,康熙年间,特别是在江浙一带,明代转为清代,易代之际刚刚萌芽的商品文化惨遭蹂躏,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思想解放的思潮,郑燮的反抗思想正是如此。信中反映了作者蔑视权贵,尊重农民,劝勉家人劳动,反对土地兼并的思想,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产生的原因:郑燮生存的社会,文人经受多重束缚,许多以节气自诩的文人也不得不违心地为清廷效力,明知道礼教的违背人性却无法背叛它。他们或许为生计不敢明目张胆地反抗,但胸中的怨恨却日日积蓄着,客观上助长了封建势力内部的叛逆的力量。郑板桥出生贫寒,多历艰难,他的叛逆来自于压抑的反弹。四、论述题20分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并说说《论语》对今人有哪些择取和学习的价值。(举例说明)答: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仁”“恕”为核心,是孔子儒家理论的精髓。(详细说明略)择取和学习的价值:(1)天地人之道。①有信仰。《论语》的终极传递是一种态度,孔子教育学生讲世间道理的时候,从来没有声色俱厉,而是缓和的,这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哲学观。举个例子,子贡问孔子,从政需要什么条件。子曰:“足兵1,足食2,民信之矣。”百姓对国家有信仰是最重要的。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论语》的精华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化于人的内心,天地人就会成为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就会变得无比强大。现代人常常说“天人合一”,其实就是一种和谐。我们现在提出的创建和谐社会,这种和谐不仅指邻里之间,它应该是一种人与生物的和谐的力量,如果我们能提取锻造,我们就能获得孔夫子一样的心境。②平淡、乐观。孔子最喜欢他的学生颜回。“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他无论处在何处,物质条件怎样都不会改变乐观的态度。因为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快乐的秘诀就是找到心灵的安宁。③要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于人。)学会宽容。“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该放下时且放下,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例如老和尚和小和尚背姑娘过河。(2)交友之道。《论语》中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宽容),友多闻(见多识广),易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爱人,知人。(3)学习之道。“温故而知新”(4)理想之道。有一次孔子和学生畅谈理想,子路说给我一个大国,只要三年,我就可以把它治理好;夫子哂(冷笑)之;冉有说给我一个小国,我也只用三年,会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公西华说我的理想是能在礼仪中尽自己的职责。曾点说“莫春者,春服既成(穿上新作的春装),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岿kui4然叹曰:“吾与点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然而孔子认为人的理想真正重要的是人的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是找到自己内心的真正感受。《论语》告诉我们理想无论大小高低,最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感悟。
本文标题: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916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