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1-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一、总则1.1编制目的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提高处置安全生产事故能力,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保障员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2)、上级文件精神和工作安排。1.3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生产事故应急要始终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危害。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公司安全管理科同煤集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一领导下,负责指导、协调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经理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按照管理职责负责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和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3)、科学调控,依法规范。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预案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4)、预防为主,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做好应对各种安全事故-2-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力量,努力实现一专多能,培养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二、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和种类分析2.1、特种设备事故1)、电梯事故:由于地震、火灾、湿水、坠落、困人等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2)、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等起重设备断绳、坠物、制动失灵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3)、锅炉缺水、满水、汽水共腾、爆炸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4)、压力容器(分汽缸、气瓶)泄漏、爆炸事故;5)、压力管道泄漏、爆炸事故。6)、厂内机动车辆失火、燃烧。7)、大吨位吊车起重吊装时的倾倒事故;钢丝绳折断、吊物坠落、吊装物体时脱钩等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8)、触电事故2.2、高处坠落事故:指由于重力势能差引起的伤害事故。如从各种架子、平台、陡壁、梯子等高于地面位置的坠落或由地面踏空坠入坑洞、沟以及漏斗内的伤害事故。但由于其他事故类别为诱发条件而发生的高处坠落,如高处作业时由于人体触电坠落,不属于高处坠落事故;2.3、机械伤害事故:指机械设备与机械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等人身伤害事故。如机械零部件、工件飞出伤人,切屑伤人,人的肌体或身体被旋转机械卷入,脸、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等;2.4、触电(包括雷击)事故: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如人体接触裸露的临时线或接触带电设备的金属外壳,触摸漏电的手持电动-3-工具,以及触电后坠落和雷击等事故;2.5、坍塌事故:指建筑物、堆置物等倒塌和土石塌方引起的伤害事故。如因设计、施工不合理造成的倒塌以及土方、岩石发生的塌陷事故。但不包括由于矿山冒顶、片帮或因爆破引起的坝塌的伤害事故;2.6、火灾事故:指企业发生火灾事故及在扑救火灾过程中造成本企业职工或非本企业的人员伤亡事故;2.7、物体打击事故:指由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倒、砸伤等伤害,但不包括因爆炸引起的物体打击;2.8、火灾事故:指物业小区、在建工程和工厂设备因操作不慎而引起的种种火灾。2.9、洪水灾害:由于突发暴雨对物业小区和在建工程、工厂等地方造成被水淹没、浸泡等自然灾害。三、组织机构与职责3.1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成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办公室,设在公司总经理办。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设置通讯联络组、物资保障组、抢险救援组、交通运输组、专家咨询组、治安保障组、宣传教育组7个应急救援组。3.1.1、指挥部成员及职责组长:###副组长:###组员:###-4-应急组织机构框图指挥部职责1)、分析判断事故、事件或灾情的受影响区域、危害程度,确定相应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2)、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反应组织进行应急救援行动;3)、批准成立现场抢救指挥部,批准现场抢救方案(或现场预案);4)、报告上级机关与应急反应组织或机构进行联系,通报事故、事件或灾害情况;5)、评估事态发展程度,决定升高或降低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6)、根据事态发展,决定请求外部援助;应急指挥部交通运输组宣传教育组通讯组物资保障组专家咨询组治安保卫组抢险救灾组指挥管理系统应急指挥办公室现场应急指挥部救援队伍系统技术支持系统相关保障系统-5-7)、监察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保证现场抢救和现场外其他人员的安全;8)、决定救援人员、员工、家属从事故区域撤离,决定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从事故受影响区域撤离;9)、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讯、后勤等方面的支持10)、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11)、决定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监督各单位事故应急演练。3.1.2、指挥部办公室成员及职责组长:###副组长:###组成单位:###指挥部办公室职责1)、承接单位事故、灾情报告,请示总指挥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负责通知领导组成员和各专业组人员到调度室集合;3)、了解、收集和汇总事故情况、资料,及时向领导组报告;负责向现场传达集团公司和本公司的指示、命令。通知抢险救灾人员赶赴事故现场;4)、在事故抢救过程中,负责各专业组的碰头会,协调各专业组、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5)、控制危害源,并对其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及危害程度;6)、组织、协调对外求援等有关事宜,负责事故的上报;7)、组织事故后趋势会商;组织现场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了解、汇总应急工作情况。8)、落实上级有关指示和批示,对内通报事故抢救进展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6-9)、组织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监督各单位事故应急演练。3.2、组织体系框架描述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体系见下图:3.3应急联动机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视事故大小向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机构、集团公司救护大队、消防大队及各大医院等上级单位请求支援四、预测、预警接警警情判断响应级别信息反馈启动预案信息收集联络、上报扩大应急应急资源到位应急抢救有关人员赶赴现场事态控制应急增援应急恢复应急结束总结评审现场清理解除警戒善后处理事故调查是i否现场抢救医疗救护人员撤离信息传递不可控否指挥人员到位报警是i事故发生应急避险-7-4.1危险源监控1)、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公司要求各厂、站、中心、项目部和职能部室应根据公司职业健康的要求,辨识本单位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重要危险源。2)、对于确定的危险源特别是重要危险源,各二级单位和职能部室必须建立日常监视和测量制度并予以实施。监测的内容应包括监测项目及分析内容、监测的时间、频次、方法、监测的责任人及配合部门等。属于国家法规强制规定的监测项目(如特种设备),应委托法定的外部机构进行监测。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危险化学品储罐、压力容器等危险源,应设置专门的监测系统,必要时进行连续监测。3)、特定情况下特别是在事故发生后,应该对重要危险源进行专项监视和测量。4)、各二级单位和职能部室应对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重点分析监测结果与相应国家、地方法规和标准的符合情况,并对各监测项目的历史数据进行回顾与分析。如果通过分析发现不符合,各单位应组织人员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予以实施,直至不符合关闭为止。4.2、预警行动根据各单位对安全生产事故的预报和预测结果,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对安全生产事故采取以下措施:1)、下达预警指令。2)、及时发布和传递预警信息,提出相关整改要求。3)、根据事态发展的资料,采取防范控制措施,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4.3、信息报告与处置:1、公司各二级单位和职能部室应当加强对重要危险源(特别是国家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对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险情或其它灾害灾难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重要信息应及时上报。-8-2、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并尽可能阻止事故的蔓延扩大。(指挥部24小时值班电话:#######、7039818)3、现场负责人用最快速度通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迅速做出响应,进入相应的应急状态,救援组依据职责分工履行各自所应承担的职责。4、事故发生后,如事态继续发展扩大,指挥部立即将本单位地点、起始时间和部位、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名称和数量、人员伤亡情况、可能影响范围及已采取的措施等上报集团公司应急办公室。4.4、预警级别及发布1、特种设备预警信息分级根据安全生产事故和对人身安全及周围环境的危害程度及事态的发展趋势,将事故预警信息分为特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并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兰色表示。由指挥部决定发布预警级别。2、特种设备事故预警信息的处理和发布1)、一般事故(Ⅳ级、兰色):是指无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且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2)、较大事故(Ⅲ级、黄色);是指造成死亡1-2人,或者受伤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或者无人员伤亡的设备爆炸事故。3)、重大事故(Ⅱ级、橙色):是指造成死亡3-9人,或者受伤20-4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4)、特大事故(Ⅰ级、红色):是指造成死亡30人,或者受伤50-9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五、应急响应-9-5.1接警1)、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害后,现场人员要立即向公司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公司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向集团公司调度室报告事故的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包括:⑴、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⑵、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伤害程度、涉及范围;⑶、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2)、公司指挥部办公室值班人员在接到事故单位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后,要做好事故的详细记录,并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汇报。3)、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较大及以上级别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应当在1个小时内,立即报告当地安全管理部门;特殊情况下,可以直接报告上一级安全管理部门,直至国家有关部门。4)、事故发生后已采取的措施及当前事故的抢险情况等,必要时附事故现场简图。发生火灾事故时,事故现场人员立即向消防队报告,再向本单位指挥部办公室报告。5.2、应急响应级别的确定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接到汇报后,参照集团公司有关事故标准,迅速作出判断,确定警报和响应级别。如果事故很小,不足以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则发出“预警”警报,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变化;如果事故较大,事故单位难以控制,则立即发出“现场应急”警报,下达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5.3应急启动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总指挥命令后,立即通知总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组人员到调度室集中,通知有关抢救抢险队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10-2)、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同时根据总指挥的指示,按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将所发生事故基本情况报告给上级有关部门。3)、总指挥部全体成员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调度室,听取事故简单情况介绍,接受总指挥命令,分头开始行动。4)、应急启动后,要求尽快做到应急救援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派出现场指挥协调人员和专家技术组赶赴事故现场。5.4救援行动1)、公司有关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事故单位行政正职或知情人员要立即向公司有关人员汇报详细的事故情况。2)、迅速成立现场抢救指挥部,现场一切抢救事宜统一由现场抢救指挥部指挥,现场抢救总指挥由事故单位行政一把手担任。3)、抢救组和技术组根据现场情况协同现场抢救指挥部进行事故初始评估,研究制定抢救方案和安全措施。4)、各专业组按照各自的职能和总指挥的命令及抢救方案进行现场抢救。5)、在执行应急救援优先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警戒与交通管制、医疗救护、人群疏散、环境保护、现场监测等工作。5.5扩大应急1)、在事故抢救抢
本文标题: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010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