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城市可持续发展讲稿(孙久文老师)——第3讲-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第3讲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可持续发展3.1城市化及其规律我们所说的城市化,是指在国土空间上由农村聚落景观转变为城市景观的一个过程.3.1.1城市化的概念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人口由农村进入城市,从农村的居住方式转变为城市的居住方式;第二,进入城市的人口主要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第三,农村社会接受城市文明,行为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3.1.2城市化发展规律第一,城市的近域推进规律指在地域上的推进,空间上的连续性.第二,城市的广域拓展指在地域上跳跃式发展.如开发区.第三,城市文明加速普及指空间上的城市文明的普及.城市化的诺瑟姆曲线城市化率0城市化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30%80%3.1.3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我国的城市发端,可以远溯到夏商时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现代的城市,是随着我国近代工业的发轫逐步兴起和壮大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是在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千疮百孔的国土上开始的经济建设,城市化也随之起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摆脱了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步入了一个较快发展的时期。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245万人增长到2005年的56212万人,年均增加2292万人,城市化率从17.9%提高到43.0%,年均提高0.93个百分点。到2006年,全国城镇人口已达57706万,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上升到43.9%。应该说,这样的城市化率提升速度,在世界的城市化历史上,也是很少有的。2010年城镇人口已经达到63600多万,城市化率达到47.5%。1978~1984年的恢复发展阶段1978年开始的农村体制改革,对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为本阶段的主要推动机制,主要表现形式是先返城后城建,恢复性特征明显。第一,农村承包制的实施使约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青、干部和技术人员因失去农活而返城就业,这部分人口在原有城市实现了恢复性的城市化。第二,城乡集贸市场的开禁,加强了城乡之间的物资和人员的交流,使大量有经营头脑的农村商业人员成为城市暂住人口。第三,乡镇企业发展带动了部分建制镇的发展。在农业大发展、乡镇企业兴起以及城市建设的恢复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这一时期我国的城市化有了十分迅速的提高。1985~1991年稳步发展阶段第二个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是城市体制改革对城市化发展拉动为主要动力机制的阶段,主要发展形式是发展新建城市和小城镇,呈现外延式扩张的特征。一方面,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极大地强化了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小城镇的数量迅速增加,经济实力稳步增长,建制镇持续增长,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来自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及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11992~1998年全面推进阶段这一时期城市化的主要形式是原有城市的建设和功能的完善,具体表现在,开发区的建设、旧城区的改造和建立国际大都市的热潮。刚开启的城市化和经济过快增长对城镇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误导,一些地方盲目扩大城镇规模,擅自设立开发区、招商城,导致了“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等经济泡沫,不仅破坏了原有城镇的规划布局和环境,而且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形成巨额不良资产,国家不得不对国民经济开始调控,进行软着陆,加上城镇改革、国有企业改制造成大量工人下岗,城镇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降。1998年以来的加速发展阶段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的指导思想,国家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大规模投资于基础设施启动内需,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住房消费信贷的启动,将消费者与城市化进程对接,房地产业成为支撑经济的重要因素,城市化第一次在市、镇数量不增加的情况下高速发展,并呈加速之势,同时每一个城市的平均规模也日益扩大。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已经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成就十分突出。2006年城市化水平比2002年提高3.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得到了合理调控。2006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4582亿元、67088亿元和60601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46.5%、110%、110%。根据“十二五”规划草案,到2015年,我国的城市化将达到51.5%,中国需要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在东部地区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城市化的作用解决了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的问题为经济和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大大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3.2中国城市化的问题3.2.1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中心城市快速扩张,强化了现代化城镇与传统乡村的二元格局,城乡发展不协调日趋严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城乡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没有得到明显的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1997年为2.47∶1,1998年、1999年分别进一步扩大到2.51∶1和2.65∶1,到2003年已经扩大到3.23∶1,2004年稍有回落3.21:1。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22:1,2006年扩大到3.28:1,而绝对额的收入差距达到8172.5元的历史新高。目前为3.33:1按照世界银行通常的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就进入警戒状态,达到0.6则处于随时可能发生社会动乱的危险状态。2002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54,已经超过其警戒值;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来看,1997~2003年6年间,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1617.2元增加到1943.3元,人均增加326.1元;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却由4183.6元增加到6510.9元,人均增加2323.3元。这6年间,农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增加量只及城镇1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市的比重从2000年的62.79%增加到2006年的67.46%,而同期农村的比重从37.21%下降到32.54%。3.2.2城市化中的土地问题第一,土地的城市化快于人口的城市化2000~2004年,城镇用地增长率33.5%,而城镇人口增长率仅为18.6%,城镇用地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比为1.9:1。2006年达到33659.8平方公里,城市面积扩张的速度平均每年增长8.3%;2000年我国城镇总人口为45906万人,2006年增加到57706万,城镇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仅为3.3%,建成区面积增速与城镇人口增速之比为1.93:1,因此,这种快速城市规模扩张致使大约4000至5000万农民失去土地,从而出现了就业、保障、征地补偿等社会问题。第二,失地农民问题严重大批农民变成了失地农民。据有关资料,目前中国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可能高达4000万~5000万人。现代农业经济理论认为:每征用一亩地,就伴随着1.5个农民失业。大量农转非人员被一次性买断农村“工龄”,由于缺少技术和文化,再加上村集体企业近几年来纷纷关门,再就业困难重重,他们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享受的公共权利、公共服务与市民相比差别很大。若按此模式继续推进城市化,失地农民的数量还会大量增加,农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资源的数量将进一步减少。第三,大规模人口跨区域流动带来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进入21世纪以后,人口流动的数量持续增加,2000年12100万人,2001年12600万人,2002年13200万人,2003年13600万人,2004年14200万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为14735万人,约占全国总人数的10%,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3.2.3资源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问题第一,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的约束在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统计数据表明: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这400多个缺水城市,大部分都有超采地下水和挤占农业用水的过程。第二,能源对城市化发展的约束2000~2003年间,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由118.1千克标准煤增加到149.5千克标准煤,其中,电力、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的人均消费呈增加趋势.目前原油的价格已经超过140美元一桶。(7.1桶=1吨)(1桶=284升)第三,环境问题对城市化发展的约束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严重。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各城市主要燃煤量在整个能源结构中一般占60%以上。煤含硫和灰分较高,许多都没有经过脱硫处理,直接燃烧,加之城市居民家庭小炉灶直接低空排放,产生了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导致严重的煤烟型大气污染。迅速的城市化伴随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2006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4985万辆,而2000年只有1609万辆,在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严重的机动车尾气污染,形势严峻。3.2.4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一,城市定位不准确,对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的认识出现偏差城市功能定位求高求大,普遍追求“国际化”。片面强调城市首位度,地方政府追求做大区域的增长极城市的发展与区域发展相脱节,缺少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维。第二,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和城乡发展的巨大差异,造成城乡人口的大量流动,使农村的资源几乎没有成本的流向城市。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导致城乡经济差距拉大、城乡失调最直接的原因,是城乡关系失调的制度基础。鉴于在城市中取得的较高工资报酬和较好的生活条件的预期,许多农村居民开始移居到城市。农村社会分裂的推力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引力,是城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但由于传统户籍制度存在着等级性、价值性、固定性、继承性,且与社会待遇挂钩,使得转移出来的农村人口无法获得合法的身份,不能与原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待遇。第三,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征地与供地之间具有巨大的利润空间由于利益驱动的结果,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把土地看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地生财,热衷于经营土地、经营城市。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有的县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已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土地财政”。3.3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加快都市圈的发展都市圈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概念。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若干著名的都市圈,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张家口是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都市圈、了解都市圈,对于我们确立自己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地位,十分重要。中国十大城市群3.3.1都市圈的概念大都市的概念很清楚,就是指规模比较大、产业结构比较完整、区域带动力比较强的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大连等;但都市圈的概念比较复杂,也有多种的表述方式。城市化地区.城市化地区是美国1950年最早使用的一个概念,它是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界限,较好地区分较大城市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从而划分城乡界限而设定的指标。这一指标相当于中国的城市建成区。一个城市化地区由中心城市和它周围的密集居住区两个部分构成,合计人口在5万人以上。1980年美国共有365个城市化地区,居住着139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1.4%。纽约是人口最多的城市化地区,达1559万人;人口最少的城市化地区只有50338人。当前,城市化地区的概念在全世界很多国家都运用,具体统计指标有所差异,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大都市统计区大都市统计区是指一个人口核心区及与该核心区具有高度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连接社区的组合。(简称MSA)。每一个MSA必须至少包括一个5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或者至少5万人的城市化地区,总人口至少10万人。需要满足如下通勤条件:居住在周边地区的人口中至少有15%在中心城市或城市化地区工作,或者在周边地区工作的非农产业就业人员中至少有25%居住在中心城市或城市化地区。都市圈与城市群都市圈是日本的概念,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在一定的通勤距离内形
本文标题:城市可持续发展讲稿(孙久文老师)——第3讲-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014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