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魏晋风度(下)陶渊明
魏晋风度(下)陶渊明陶渊明一、生平•1、29岁以前读书•2、29—41岁时官时隐•3、41—63岁隐居•《宋书·陶潜传》: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二、田园诗(《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後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解读•俗韵、性本•尘网、丘山•羁鸟、池鱼•旧林、故渊•守拙•尘杂、余闲•藩篱、自然•归田之由•归田之乐•归田之感•(真隐士田园生活的写照)《饮酒其五》田园诗的特色•1、思想内容•(1)对田园优美的自然风光的描写。•(2)对自己的劳动生产的体验•(3)闲居交游、读书饮酒•2、艺术特色•平淡自然•(1)思想内容贴近生活,富有真情实感,语言平易,意境鲜明,耐人寻味。•(2)诗歌带有理趣,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与景物、情感结合在一起,引向深沉的意境。•(3)善于捕捉能表现自我、表现个性的景物来增加诗歌的内涵。•(4)诗歌以五言、四言为主。1、什么是魏晋风度•“魏晋风度”一词出自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魏晋风度是对魏晋名士的行为风尚、人格美的总括。其外在特点可以概括为:颖悟、旷达、真率。魏晋名士追求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艺术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此鄙弃世俗功名,否定汉代儒学的为人准则。•魏晋风度体现了名士对个人本性的自觉追求,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陶渊明的影响•1、中国隐逸文化的代表•隐逸情怀晋陶渊明独爱菊历史上士大夫隐居的原因•长期沉于下僚,愤而隐居。•乱世中退隐自全,以保持名节。•鄙视名利,不愿作官。•功成名就,晚年隐居。•走“终南捷径”。武则天时,卢藏隐居在终南山中。其声名远播,被请进京都,先后任中书舍人、尚书右丞,享尽荣华富贵。•“终南捷径”王维•陈抟•马致远《陈抟高卧》:“半生不识晓来霜,把五更打在老夫头上。笑他满朝朱紫贵,怎知我一枕黑甜乡,揭起那翠巍巍太华山光,这一幅绣帏帐。”桃花源的社会理想《桃花源记》•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三、陶渊明的影响•2、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鄙视官场•傲视世俗袁宏道(1568——1610)“人生作吏甚苦,而作令为尤苦,若作吴令则其苦万万倍,直牛马不若矣。”《沈广乘》“在官一日,一日活地狱也。”《罗隐南》“畏路如畏虎,猜官如猜谜”。《出燕别大哥、三哥》“乍脱宦网,如游鳞纵壑,倦鸟还山。”《朱司理》三、陶渊明的影响•3、田园诗歌的开创者•对田园优美的自然风光的描写。•对自我劳作与田园生活场景的描绘。•平淡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富有理趣(宇宙、人生的思考)•《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王维诗意•雪溪图四、陶渊明《形影神》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暧昧的回避,如孔子“未知生,焉知死。”•虚幻的宗教化的审视,道家。•殉道意志下进行诗意的观照,如屈原。•以自然的态度面对,如陶渊明。陶渊明的生死观《拟挽歌词》•其一•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後,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其二•昔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其三•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本文标题:魏晋风度(下)陶渊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018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