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科学与技术》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弹力、电磁力和(C)相互作用。A.地磁力B.分子力C强力D.结合力2.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D)的最小功能单位。A.细胞B.蛋白质C.氨基酸D.遗传物质3.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A)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A.细胞核移植B.细胞融合C.细胞培养D.细胞膜嫁接4.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A)。A.星系B.星空C.星云D.星际5.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C),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A.电B.声C.光D.机械6.新技术革命是于(A)发生的。A.20世纪中叶B.18世纪中叶C.19世纪初D.21世纪7.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A)。A.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B.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和稀土材料C.非晶态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和贮氢合金D.半导体陶瓷工程塑料和特种橡胶8.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D)。A.蛋白B.酶C.细胞D.氨基酸9.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的依据有(A)、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元素的丰度、宇宙的年龄等等。A.星系红移B.星系兰移C.星系黄移D.星系绿移10.全球主要环境热点问题是温室效应、酸雨和(A)。A.臭氧层破坏B.火山爆发C.洪涝灾害D.沙尘暴11.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D)。A.元素B.分子C.原子D.物资12.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B)。A.染色体复制B.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C.核酸组成D.遗传因子1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是地壳、地幔和(B)A.地貌B.地心C.海沟D.内核14.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B)技术。A.超导B.微电子C.纳米D.生物15.安全炸药的发明者(D)。A.爱因斯坦B.达默C.牛顿D.诺贝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7.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8.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9.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10.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6.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7.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科学发现)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8.原子能释放的方式有三种:原子核衰变、原子核裂变和(原子核聚变)。9.地球的年龄大约在(46)亿年。10.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集成电路思想的人是(达默)。6.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是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是科学认识本身的逻辑。7.原子核的半径约为(10-14)m。8.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9.当今新材料发展有以下特点:(结构与功能相结合)、智能型材料的开发、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能再生、节约能源、长寿命等等。10.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大约出现在(300)万年前。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核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能量。12.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l0-9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的材料。13.地球外部圈层结构指地球外部离地表平均800千米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14.物质生产力与高科技的关系式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11.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物质。12.细胞的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的潜能。13.计算机病毒是仿造生物病毒建立起的概念,它是指可以制造故障的一段计算机程序或一组计算机指令。14.宇宙是天地万物,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11.核力是原子核中核子之间存在的作用力。13.基因表达就是遗传信息表现为生物性状的过程。14.计算机语言就是一套计算机能识别的指令系统。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5.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8分)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一般地说,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它的发展是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而从19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理论研究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还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现代科学产生了空前的先行作用,科学变成了超越一般技术进步的因素。(2)科学认识发展的内部动因(7分)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继承积累关系。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它的内部动力。它表现为:1)新事实和旧理论的矛盾。2)各种不同观点、假说和理论的矛盾。16.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总是不断地对材料提出新的要求。当今新材料的发展有以下几点:(1)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即新材料应是结构和功能上较为完美的结合。(3分)(2)智能型材料的开发。所谓智能型是要求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模仿生命体系的作用,既具有敏感又有驱动的双重的功能。(3分)(3)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新材料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甚至废弃后,应尽可能少地对环境产生污染。(3分)(4)能再生。为了保护和充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开发可再生材料是首选。(2分)(5)节约能源。对制作过程能耗较少的,或者新材料本身能帮助节能的,或者有利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新材料优先开发。(2分)(6)长寿命。新材料应有较长的寿命,在使用的过程中少维修或尽可能不维修。(2分)15.简述电力革命的意义电力革命是继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首先,电力革命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再次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电能为动力,有效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社会生产力呈直线上升。(5分)其次,电力革命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信的先后发明,使人类快速传递消息成为可能;电灯、留声机、电影等发明,更使人们享受了文明生活。电能已经充分渗透到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5分)再次,电力革命在工业革命中建立起来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电力、电子、化学、汽车、航空等一大批技术密集型产业兴起,使生产更加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从机械化时代进入了电气化时代。(5分)16.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因污染,基因污染是指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因,并且这些外来的基因可随被污染的生物的繁殖而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因此,基因污染是一种非常特殊又危险的环境污染。(5分)(2)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尚无定论,因此,用转基因生物生产的转基因食品和药品要进入市场,必须进行消费安全评估。(5分)(3)基因治疗的不确定性,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基因治疗有较大的不确定性。(3分)此外,还存在异种移植的危险性、生物武器的恐慌等种种安全性问题。(2分)15.简述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及其意义。爱因斯坦在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二篇短文中论述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式中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光的速度为c=3×l08m/s,是一切物质运动速度的最大极限。(8分)从公式可以看出,物体的能量每增加AE,相应的惯性质量必定增加Am=AE/cz;反之每减少Am的质量,就意味着释放出AE=(Am)cz的巨大能量。也就是说:质量与能量是等价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少量的质量能够转换为十分巨大的能量。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理论,它揭开了宇宙的一个巨大奥妙,为核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这一质能关系公式被后人称为“改变世界的方程”。(7分)16.简述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宇宙大爆炸的过程。“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现代宇宙学中最著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学说,它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宇宙起源最科学的一种解释。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然后突然发生大爆炸,使物质密度和整体温度发生极大的变化,宇宙从密到稀、从热到冷、不断膨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最初那次无与伦比的爆发就被称为大爆炸,这一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则被称为宇宙大爆炸理论。(8分)根据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观点,宇宙演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宇宙的极早期;第二个阶段是化学元素形成阶段,大约经历了数千年;第三个阶段是宇宙形成的主体阶段。(7分)五、论述题(共30分)17.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7.(1)19世纪的下半叶,马克思在考察了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革命的历史以后,提出了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强调了在现阶段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当今,高科技及其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因此,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指数规律,即: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显然,这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最直观描述。(15分)(2)科学技术进步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18世纪中叶产生的蒸汽技术革命,导致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电能的开发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电力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展开了新的工业革命的浪潮。20世纪下半叶,以微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拉开帷幕,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过去显得更加强烈。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的另一方面,也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改变着人的知识能力,创造了现代文明。导致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改变。(15分)17.新技术革命的意义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整个社会的影响(10分)信息技术作为新技术革命的先导与核心,对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面貌起了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成果可以概括为“3C”革命和“3A”革命。“3C”革命是指通信、计算机化和自动控制技术革命,它们将人类社会推向了划时代的信息社会。“3A”革命是指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3A革命的深入发展,将整个人类社会全面推向自动化。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遍及全球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调整公路的建立,使电话、电视、计算机连为一体,将世界变成为地球村。其他高新技术也同样改变了世界图景。材料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新材料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将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生物技术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新能源技术将解决困扰人类社会的能源危机;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公民时代”,进入一个陆海空立体新时期。(2)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0分)新技术革命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技术革命通过对社会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新技术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技术革命推动了传统产业部门的改造,使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并且推动了第三产业(通信、运输、商业、金融等服务性行业)迅速发展。总体来说,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使世界经济的运行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3)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0分)新技术革命不仅带来了人类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还引发了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更新。如:现代交通工具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
本文标题:科学与技术期末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022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