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提高本科生学习动力近几年,我国本科生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在教学制度、管理措施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我们认为,要培养杰出领军人才,就要研究如何通过一系列的引导鼓励,建立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使本科生勤奋努力,勇于探索、乐于学习、立志成才。一、深入研究成才规律,制定培养标准,构建培养体系当前,我国大学的教育理念正在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这一战略性转变是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其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教育者站在学生成长的角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成长成才的动力,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不断提高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推动学校调整、更新、优化资源配置。在具体执行操作过程中,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引导学生要注重学习过程,增加学习投入,使学生的潜质得到充分发掘;在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构建综介评价反馈机制,启迪学生发现自身不足,不断进步,促进学校调整教学与管理工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研究人才的最佳成长规律,制定能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标准,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天津大学始终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本科教育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密切跟踪并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理念与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心身素质(即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面对于高层次人才更应突出心理素质)、品德素质、能力和知识的全面发展,将企业界和社会的需求及时反映到培养标准和培养过程中,制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终身具有可持续国际竞争力、创造力、实践力和领导力的杰出领军人才。为了细化培养目标,学校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基础上,修订形成了包括心身素质、品德素质、能力、知识4个维度,27个要素的天津大学“杰出领军人才培养标准”,不仅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更加强调培养学生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自信心、同情心、自制力、包容心与团队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正确自我认知、优良的身体素质和准确体察别人感受等心身素质;以及诚实守信、严谨求真的职业道德,远大的理想和战略思维,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爱国奉献精神和谋求人类福祉的志向,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感恩之心等品德素质。培养标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集中反映了最新的教学理念。根据培养标准的内容,学校构建并进一步完善了包括身心素质提升系统、品德素质提升系统、能力强化系统、知识优化系统和创新支撑平台的“四系统一平台”的“杰出领军人才培养体系”,系统地规划出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模式。目前,学校正在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自主投入到以培养体系为支撑的成长过程中,实现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自信、高效、愉快、圆满地完成大学学习和生活,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二、依托多种教育形式,强化需求意识,提升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动力直接影响学生个人潜能的发掘和成长,目前本科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有研究表明,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没有明确的淘汰制,学生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缺少明确的人生规划和奋斗一目标;在对大学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对专业和专业知识的认知度低,缺乏专业兴趣;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认同度低。针对以上原因,学校设计了成才教育、榜样教育、警示教育、专业教育、诚信教育和危机教育等六个方面的教育,建立起一套从中学阶段开始,衔接中学、大学教育,贯穿本科教育阶段的学习动力持续激励机制,有利于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持续保持充足的学习动力和良好的学习状态。成才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成才信念。学校将高等教育前移,通过招生宣传和开设科学创新课等形式,向中学生渗透大学的教育理念,介绍与学科和专业相关的前沿科技知识和相关领域的科技成果及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树立起要在某一领域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确立人生志向。学校认真分析优秀学生和问题学生的差异,经比较分析发现,高考后三个月是保持学习动力和养成沉迷电脑游戏等坏习惯的关键时期,于是激励学生在高考后的暑假期间勤温课业莫荒废,努力精进勿懈怠,提醒学生时刻不忘人生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一,实现学生的学习状态从高中到大学的有效衔接和平稳过渡。入学后,学校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文化氛围,广泛邀请社会各行各界知名人士向学生介绍国家建设、科技前沿、社会热点、人文历史和个人奋斗一历程等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利用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和影响,不断积累和传递正能量,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个人长期奋斗一目标,将社会的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动力。榜样教育。营造积极进取的学风,使学生明确前进的方向和努力的方法。良好的学风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无形力量,而榜样教育是营造良好学风的重要途径。对一年级学生实施榜样教育尤其重要,如果能在一年级学生中营造良好的学风,学生在高年级时就更容易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会对未来的学风产生积极影响。高年级优秀学生可以担当低年级学生的学生班主任,为低年级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答疑和辅导等帮助,向学生介绍有效的学习方法,纠正学生对大学学习过程和要求的错误认识,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优秀高年级学生或毕业生面对面地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既可以向学生介绍成功经验和生活感悟,又可以避免学生产生排斥和逆反心工里。警示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警示教育的目的在于告诫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误区,增加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高校通过入学教育,学生座谈,专题教育等形式,引导学生加强自制力的培养,防止沉迷游戏或网络,合理安排社团活动的时间和勤工助学的工作量,保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的时间和精力。学校通过总结多年来学生出现成绩不好、退学、考试作弊等问题的共性原因和教训,形成案例集以警示学生以之为鉴。同时,预防学生因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而产生的问题,实施“学业预警机制”,对学习有问题的学生给子学业警示,建立预警学生档案,采取措施帮助学生重新树立信心,与家长共同帮助学生寻找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专业教育。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专业前沿的动向,自主选择发展方向。学校要为一年级学生开设工程总论课和专业导论课,向学生介绍专业知识的结构体系,应用前景和科技前沿,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积极调整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科前沿知识,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研究性、启发性、互动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批判和创新的能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独立钻研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选配专业中认真负责的优秀教师担任学生导师,为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做好规划。对高年级学生实施分流培养,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志向和兴趣选择成长路径。诚信教育。诚信是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要连续地接受诚信教育。学校通过不间断的教育,从诚信的重要性、诚信与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自我剖析、自我展示等形式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从学术诚信、考试诚信、网络诚信、工作诚信等方面规范学生个人行为,加强对学生学术舞弊行为的监督与管理,促使学生格守诚信原则,按照教学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危机教育。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认清目前国家、企业、科研单位,以及个人进入社会后面临的种种危机和激烈的竞争,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学校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向学生介绍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帮助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和兴学强国的理想,立志报效祖国,使学生以民族振兴为己任,形成巨大的学习和研究动力。目前,各企业、科研设计单位充满着不确定性,如产业升级、优胜劣汰等,学生进入社会后,国内外人才竞争日趋残酷,因此,大学生要有充分认识,要有危机感三、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注重过程导向,促进学习投入提升学习动力是为了使学生有兴趣投入学习,而如何引导并保障学生投入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及心身素质和品德素质都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实践与体验而逐步提高的,所以学生投入到各种教育活动中的时间和精力,是影响学生发展和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制定面向学习过程的教学模式。学习投入不是简单地增加授课内容和时间,更要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学生课后的学习任务和自学内容,支持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见解自主学习。在基础课方面,推行大班上课、小班辅导的教学方式,适当加大习题训练环节,增加学生课下学习时间;专业基础课方面,推广CDIO教学模式和PBL教学模式,增加大作业、案例教学、综合型课程设计,重点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课程重点实行基于项目式、案例式、讨论式、研究型教学,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注重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使学生有兴趣自主学习,有兴趣投入到前沿课题的研究中。建立多元化课程考核标准和方式。不能仅以理论考试的分数来评价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进行多角度的衡量。开展考核制度改革,完善学生考评方式,是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和综介能力锻炼的重要途径。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中实施多次考试制度,增加主观试题,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增加小测验、小论文、报告、讲演等环节,逐步从考核“学习成绩”为主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同时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参加科技竞赛的情况应作为评优、保研或考研面试的加分因素。搭建全方位综合素质培养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尊重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为学生搭建多种素质拓展平台,满足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领导能力的需求。依托学校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学科实验中心、专业实验室、企业实习基地,鼓励有创新兴趣的学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支持下从事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鼓励学校教师为本科生提供科研课题,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支持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为注重领导能力锻炼的学生提供相应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锻炼的机会,以实际的科研项目、工程课题、志愿活动或公益服务为载体,支持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共同的目标,使学生领导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得到锻炼。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综合素质拓展训练,教学部门与学工部门应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在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同时,共同将素质教育拓展到学生培养的所有环节,提升学生能力。实施素质拓展环节学分认定机制,参照课程学习的相关要求,制定素质拓展环节要求大纲,凡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工作、文艺演出、体育竞赛、志愿与公益活动等取得一定成绩后,经过认定后均可以取得一定的素质拓展学分,该学分将用于学生评奖、评优的认定工作中。四、建立全面评价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必然需要一套评价学生综介素质和能力,有助于学生不断完善与学校不断调整的评价体系。现行学生评价方法,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跟踪与反馈;重视考核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算,忽视对非智力因素的成长和知识应用能力的评价;重视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忽视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的评价,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和学校培养模式的评价,缺乏形成性评价,没有形成“评价一反馈一修正”的循环。评价体系应当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自我修正。综合评价素质和能力,促进全面发展。构建学生综合评价系统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和不断修正成长过程,以实现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涵盖学习投入以及个人成长与收获。学习投入评价包括课前准备、课后复习、学习投入时
本文标题:提高本科生学习动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024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