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成果
研究性成果关于我组进行的研究,已得出以下成果,下面由我来陈述我组的成果。我组成员通过研究初步了解到“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在1991年国家统计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的研究下,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和临测值。这十六个指标把小康的基本标准设定为::(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新世纪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为: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八是大学入学率20%。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为此具体呈现在以下几方面:完善民主,增强文化,提高社会生活水平,以及社会建设上。完善民主则可通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建设,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增强文化通过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使之深入人心;再有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以及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则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育水平,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社会建设方面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使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等进行。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途径可通过以下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倍增。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着。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以上就是我组的研究性成果。
本文标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成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024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