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印刷品质量检测主讲人:杨传印刷技术教研室LOGO课程介绍印刷品的质量检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课程根据现代印刷工艺,从印刷品质量内容及检测的基本理论入手,系统地讲解了印刷品质量的检测原理与检测技术,详细阐述了各类印刷品的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并围绕印刷品质量对优化管理做了一定的论述。LOGO参考教材及需熟悉书目LOGO课程主要内容课程概述1印刷质量检测原理2印刷品检测与控制主要参数3印刷测控条与测试版4各类印刷品的检测6印刷品质量评价方法57印刷自动控制与检测系统第一章印刷质检概述LOGO§1.1印刷质量概念1、定义:印刷品质量:印前、印刷、印后三个阶段中,印刷环节使印刷品还原原稿的逼真程度。它包括清晰度、色泽、阶调层次(明暗变化)、质地感、景深和瑕疵等,简称印刷质量。LOGO§1.1印刷质量概念2、印刷品质量的内涵:印刷品质量的优劣视以下程度而定:(1)印刷品对原稿的接近程度;(2)印样对付印样(签样)的接近程度;(3)同一批印刷品的合格率以及同一种印刷品不同批次之间或者同一印张多联图案之间的一致程度。绝对质量平均质量LOGO§1.2印刷质量图像质量文字质量LOGO§1.2印刷质量图像质量阶调层次再现颜色还原清晰度龟纹LOGO§1.2印刷质量文字质量字迹不糊无缺笔断画无斑点无滋墨LOGO§1.3印刷品质量评判的标准和演化传统的评判方式到现代的评判方式定性为主到定量为主的评判标准单一的评判方式到“三结合”的评判方式1.标准的演化LOGO2.印刷品质量的评价影响因素审美因素技术因素一致性因素印刷环境因素1、审美因素印刷品的审美因素基本上是由设计人员决定的。是设计人员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现。审美特性受到生产技术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无法定量表示或者预示印刷品质量的美学特性。2、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是在印刷生产的各个工序中对印刷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1.3印刷品质量评判的标准和演化LOGO技术因素主要包括:3、一致性因素允许各个印张之间的变化有多大。这是印刷过程中质量稳定性方面的问题。阶调复制层次和清晰度色彩复制4、印刷环境因素包括印刷车间的温、湿度和净化等。§1.3印刷品质量评判的标准和演化LOGO第一种场合:客户对送审样的评判第二种场合:印刷现场的评判第三种场合:印后加工现场的评判第四种场合:印刷品出厂前的评判第五种场合:消费者对印刷品的评判第六种场合:各种各类印刷品质量的等级评判第七种场合:客户与印刷企业就印刷质量看法想做发生地仲裁评判第八种场合:国际性、地区性书展或印制大奖赛上的印刷质量评判§1.3印刷品质量评判的标准和演化第二章印刷检测原理LOGO§2.1密度检测原理1、什么是印刷密度:ΦτΦi透射稿ΦiΦρ反射稿Φi为入射光通量Φρ为反射光通量Φτ为透射光通量i反射率为:i透射率为:反射率和透射率的大小决定了物体的明暗。物体对光线的吸收能力越强,物体的反射率和透射率就越低。LOGO§2.1密度检测原理为了将物体的明暗程度用一个数值表达出来,引入光学密度的概念,简称密度。1、什么是印刷密度:密度分为反射密度和透射密度。反射密度:反射密度为反射率倒数的对数值。iDlg1lg透射密度:透射密度为透射率倒数的对数值。iDlg1lg密度表示了物体吸收光量大小的性质。物体吸收光量大,其密度就高;物体吸收光量小,其密度就低。反射率大,物体明亮,物体吸收光量少,密度小。透射率大,物体明亮,物体吸收光量少,密度小。衡量印品颜色深浅衡量软片的透光率LOGO§2.1密度检测原理1.什么是印刷密度:反射率和密度的关系LOGO§2.1密度检测原理印刷油墨彩色密度的测量:结论:彩色油墨密度测量时,通过放置滤色片可测知该色油墨对光谱中某色光的吸收程度,从而测得该色油墨的密度值。吸收光量多,密度大吸收光量少,密度小LOGO§2.1密度检测原理二、密度计1、密度计的工作原理:密度计是印刷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是用来间接确定物体表面吸收光的测量仪器。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将物体表面反射的光(或从表面透射的光)的强度与照射在物体表面上的光的强度进行比较,然后通过逻辑关系计算出密度值。密度计主要作用:•可用于透射稿或反射稿的密度测量;•可用于检测照排输出胶片和晒版后的PS版的网点密度;•可用于测量打样中各颜色的网点面积和实地密度;•可用于在印刷中随时掌控网点及实地的密度值。LOGO§2.1密度检测原理2、密度计的组成:密度计一般由光源、透镜组、偏振滤光片、彩色滤光片、传感器、电子线路和显示器等部分组成。密度计测量简图45°1.23滤色片τ(λ)[红、绿、蓝]光电管s(λ)密度显示透镜光源S(λ)纸张油墨ρ(λ)0.500.14LOGO§2.1密度检测原理3.密度计由三个部分组成:由光源、照明光路和供光源发光的电源组成。光源发出的光通过转换使之符合ANSI/ISO标准,提供具有一定颜色质量的光,称为光源A。照明系统:采集光和测量的系统:这个系统由光接受器、采集光的光路和只将可见光谱的那部分光线传送到光接收器而把其他部分光线阻断的分光滤色片所组成。信号处理系统将接收到的入射光和接收到的光能量的电子信号,进行计算和显示。信号处理系统:LOGO§2.1密度检测原理三、密度测量在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胶片的透射密度测量印刷实地密度的测量网点面积百分比/网点增大的测量油墨叠印率的测量印刷反差的测算油墨呈色效果的评价LOGO§2.2色度检测原理色彩的度量描述色彩的表示方法和系统有两类:1、颜色的显色系统表示法:这种表示方法是在大量汇集各种色样的基础上,根据色彩的外貌,直接按照颜色视觉的心理感受,将颜色有系统、有规律的进行归纳和排列,并给各种色样以相应的文字、数字标记以及固定空间位置,做到“对号入座”,这种方法被称为“色彩的显色系统表示法”。对于印刷工业来说,采用较多的是“色谱”。这种表色方法是根据印刷工业的特点和要求而汇集大量实际色样,分别排列。按照网点面积百分比或三原色油墨比例成分排列,在印刷工业中更有针对性。颜色的显色系统表示法颜色的混合系统表示法LOGO§2.2色度检测原理色彩的度量孟塞尔表色系统:把各种表面色的色相、明度、彩度三属性作为三维空间坐标,按目视色彩感觉等间隔的方式排列,把各种颜色的特征表示出来。(彩度)(色相)(明度)颜色的显色系统表示法:瑞典的自然颜色系统孟塞尔表色系统LOGO§2.2色度检测原理•色相•明度以五种主色调红、黄、绿、蓝、紫为基础作为色相环,再加上它们的五种中间色红黄,黄绿,绿蓝,蓝紫、紫红,成为10个主要色相。再进一步把10个色相各自从1~10细细划分,得到100个刻度的色相环。100等份明度是为区分亮色与暗色的特性的。按感觉上的差距从0(黑)~10(白)之间加入等明度的9个灰度等级。由黑到白的11个等级黑0白10(彩度)(色相)(明度)LOGO§2.2色度检测原理•彩度彩度是从灰度中辨别色相纯度的特性。彩度轴从明度轴向右延伸,彩度值记于明度值之后。用视觉上色彩感觉相等的间隔来划分为20等级。(彩度)(色相)(明度)100等份由黑到白的11个等级黑0白1020等级如有下列颜色:表示红黄色调并偏黄,明度7,彩度12。7.5YR/7/12表示饱和的橙色,明度是5,彩度是10。5YR/5/10LOGO§2.2色度检测原理CIE1931RGB三原色表色系统图LOGO§2.2色度检测原理CIE1976L*a*b*系统CIEL*a*b*是基于人类色感的三度色彩空间,其三度空间的L*代表亮度,a*代表红-绿色轴,b*代表蓝一黄色轴。LOGO§2.2色度检测原理CIEL*a*b*颜色系统测试实例:色差的计算过程:(ΔEab*为总色差)LOGO§2.2色度检测原理LOGO§2.2色度检测原理中国颜色体系(ChineseColorSystem)该体系中不同颜色在空间的排列是依据颜色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属性来标定的。规定观察条件用标准光源D65和10°视场及0°/45°的观察条件,与国际照明委员会色度系统相匹配。LOGO§2.2色度检测原理颜色测量的作用: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尤其是油墨和纸张的质量控制。如分光光度的数据对纸张白度的测量是很有价值的;制定油墨、纸张标准;灰平衡的分析测量、最佳阶调复制以及针对不同油墨、纸张和印刷条件的校色;分析打样样张的色彩和印刷用纸的匹配情况,分析预打样工艺中所用颜色的色度特性;分析一套油墨再现的色域;LOGO§2.2色度检测原理颜色测量的作用:分析原稿和复制图像之间的关系;采用色度测量规范,提高标准化生产的程度,以达到节省材料、减少差错、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印刷色彩的质量控制;分析匹配专色的颜料的组成;在分色设备上进行精确校色,在印刷机上控制色彩复制。LOGO§2.2色度检测原理3.色度测量标准化的三要素:色彩测量标准化的三要素:照明、观测的几何条件和标准白。照明:•C光源和D65光源对印刷工业是最合适的;•观察透射原稿样本时,推荐采用D50光源;观察印刷品等反射样本时,推荐采用D65光源,两种光源的色温不同。LOGO§2.2色度检测原理观测的几何条件8方向的反射光45环状光源,排除样本光泽45/0几何条件测量在仪器测量中,仪器中光源、样品、探测器之间的关系,成为照明和接收几何条件,称为几何条件。LOGO§2.2色度检测原理4.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的测量图如下:LOGO§2.2色度检测原理4.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的测量和眼睛是不同的。眼睛是同时感受全部波长的光,而分光密度计需逐个波长地进行测量。dxSKX)()()(dySKY)()()(dzSKZ)()()(其中,s(λ)光源光谱功率分布β(λ)物体光谱辐射亮度因素x(λ)、y(λ)、z(λ)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测量物体的光谱辐射亮度因数或光谱透射比,选用CIE标准照明体和标准观察者,利用三刺激值公式,计算测量样品颜色的三刺激值。第三章印刷品检测与控制参数LOGO§3.1实地密度2.什么是实地密度:印刷实地部位的密度值是影响图像再现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实地部位的密度越高,在单色印刷中再现的阶调范围越宽,在彩色印刷中色彩再现的范围越宽。实地是指印张上网点面积覆盖率为100%,即印张上被墨层完全覆盖的部分。实地密度是该部分的密度值。LOGO§3.1实地密度2、实地密度:决定油墨实地密度的的三个基本因素:1.实地覆盖率2.油墨层平均厚度3.油墨层的表面状态油墨的覆盖率越大,实地密度越大。纸张上实地部位的油墨在纸上附着是不均匀的,因此,用平均墨层厚度来代表墨层厚度。平均墨层厚度越大,实地密度越大。粗糙的墨层表面使密度降低,平滑的墨层表面使密度变高;墨层平滑度受纸张表面平滑度的影响。LOGO§3.1实地密度同一张纸上C、M、Y、K最大实地密度值不同据CY/T5-91,胶印产品的要求:色别精细印品实地密度一般印品实地密度C0.85–1.150.80–1.10M1.25–1.551.15–1.45Y1.30–1.601.25–1.55K1.40–1.801.20–1.60叠印色1.50以上1.30以上印迹新旧程度不同,有不同实地密度。干退密度现象:密度值油墨的干燥而下降的现象。印品质量检测使用干燥后的实地密度值。LOGO§3.1实地密度供墨量与实地密度之间的关系:实地油墨密度大小受供墨量大小的影响,供墨量是与印刷图像表面墨层厚度有关的。随着墨层厚度增加,实地密度也在增加,但是到达某点后,实地密度将不再随墨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实地密度Dmax(称为饱和密度)受纸张和印刷方式的制约。LOGO§3.1实地密度目前,印刷机墨量自动调节包括两个部分:墨斗辊整体出墨量调节,墨辊各局部区域墨量的调节。在印刷过程中,必须对供墨量(墨层厚度)加以控制。可总结出供墨量、墨层厚度和实地密度之间的关系:低油墨量墨层薄反射率高密度值低颜色淡吸收光量少高油墨量墨层厚反射率低密度值高吸收光量多颜色深LO
本文标题:印刷品质量检测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0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