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说文解字》写作时间:始于公元83年许慎从师贾逵之后的某年,初稿成于东汉和帝十二年(公元100年),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将定稿献于皇上。一、作者许慎许慎(约54年~约149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万岁里人(今河南郾城),我国著名的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词汇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初为郡功曹,后举孝廉,入京为太尉府南阁祭酒,并从贾逵受古文经学。主要著述有:《五经异义》、《孝经古文说》、《淮南子注》、《说文解字》等。只有《说文解字》通行于今。因他博通经典,当时人称为“五经无双许叔重”。二、《说文解字》成书条件一、当时的学术动态:1、整个西汉时代一直以今文学派为主,且居于统治地位。2、与此同时,古文学派逐渐兴起。⑴山川鼎彝上有古代铭刻⑵民间藏书陆续问世由此形成了古文学派。古文学派的兴起,及其所有有关的研究成果,为《说文》的成书提供了条件。尔三、《说文》的写作目的和动机今文经学家为了捏造所谓的“微言大义”,就随心所欲的解释经书。许慎对这种随心所欲地解说文字和解释经典的现象非常愤慨。他认为“人用己私,是非无正,巧说邪辞,使天下学者疑”是造成典籍解释混乱的根本原因。为了纠正这一时弊,有必要对语言文字作深入的探讨。因为“文字者,经义之本,王政之史,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目的: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恉。四、历代对《说文解字》的研究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仿许字书”——魏张揖的《字诂》,晋吕忱的《字林》。梁顾野王的《玉篇》在《说文》基础上又有创新。二、唐:李阳冰三、徐铉、徐锴四、宋:郑樵《六书略》五、元:戴侗《六书故》六、清:顾炎武《日知录》、钱大昕《十驾斋养心录》、说文四大家李阳冰对《说文》的整理:整理的内容有三个方面:1、修正篆文:对篆文中形体易混淆的字进行区别。如大徐本“王”下引李阳冰之说:中画近上,王者则天之意。“玉”下引李阳冰之说:三画正均,如贯玉也。2、改定形声:对形声字的构件进行了改换。3、别出新意:对许慎的释义提出新说。评价:1、对《说文》一书的保存与流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有功绩的。他是第一个敢于对许慎的说解提出怀疑,并明白地表达自己不同见解的学者2、擅改《说文》,存在多处错误。五、《说文》的基本理论——六书一、“六书”的定义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它是周代晚期到汉代,人们分析周代以前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二、“六书”的起源及发展班固《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注《周礼·地官·保氏》:“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说文解字序》《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liu4hang三、“六书”的内容指事《说文》标明“指事”的体例:1、“指事”:“上,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下,底也,指事。”——抽象符号2、“从某,象某某之形”:“亦,人之臂亦(腋)也。从大,象两亦(腋)之形。”“从某”,指明所因之形,依从这些基本字形,加上标志性符号,指明字义之所在;“象某某之形”,启发人们根据那些符号去“察而见意”。——在象形字基础上加注指示符号(除去所从之形外,剩下的是不成字的抽象点画符号,这些符号的作用就是指明字义所在。)3、“从某,某某”:“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末,从木,一在其上。”通过说明标志符号的位置,来揭示指事字字义之所在。——在象形字基础上加注指示符号象形《说文》标明象形字的体例:1、“象形”:“气,云气也。象形。”“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2、“象……之形”:“自,鼻也。象鼻形。”“臣,牵也。事君者,象屈服之形。”3、“象……”:“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4、“从某,象……之形/象形”:“果,木实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眉,目上毛也。从目,象眉之形,上象额理也。”“巢,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从木,象形。”——合体象形/复杂象形字(每部分均实有其物可象,不存在指事符号。)形声《说文》标明形声字的体例:1、“从某某声”:“荆,楚也。从艹,刑声。”“祥,福也。从示,羊声。”——最基本的术语变例:2、“从某,从某,某声”、“从某某,某声”、“从某,某某皆声”:“寳,珍也。从宀,从玉,从贝,缶声。”“柩,棺也。从匚,从木,久声。——多形多声(“多形多声”并非处于同一层次,即造字时并非选取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形符或声符,而是在文字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应按形成的过程采用二分法,不必把他们放入同一平面解剖)3、“从某省,某声”、“从某,某省声”:“考,老也。从老省,丂声。”“恬,安也。从心,甜省声。”——省形省声(这种现象是汉字由繁而简发展的自然结果,正确揭示未省之原形,对省后结构可以获得合理的解释,有一定的必要性。《说文》揭明省形之例少,省声多达三百余个。由于材料所限,不少省声字是靠不住的。今天可以利用古文字材料进行纠正)会意《说文》标明会意字的体例:一、从某从某。如:及(P64下),逮也。从又从人。,取(P64下),捕取也。从又从耳。二、从某某。如:是,直也。从日正。三、从某,……。秉(P64下),禾束也。从又持禾。莫(P27下),日且冥夜。从日在茻中。丈(P50下),十尺也。从又持十。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四、“从某从某,某亦声”:“禮,履也。从示从豊,豊亦声。”“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亦声字亦声字:《说文解字》中有一部分字,许慎分析为“从某从某,某亦声”,先指明会意关系,再附带指明“亦声”,强调某些偏旁在会意字中兼有表意记音的双重功能。学者们称之为“亦声字”。对于“亦声字”,学术界看法不一致。娶:娶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P259)取:本义——获得、取得;引申义——取妻。为避免混淆,在原字形基础上加义符,用原字形作声符,新造一形声字“娶”来表示引申义。愾:大息也。从心从氣,氣亦声。(P222)氣、餼、愾均由“气”所孳乳分化。我们认为,从《说文》中亦声字的字形发展情况来看,这类亦声字多是孳乳分化字,从构形上讲,主要应当是形声字,只不过这类形声字的声符,兼有表意作用而已。假借《说文》用下列方式来指明某字是属于假借的:一、“故为”、“故以为”、“以为”、“故借以为”、“故因以为”、“或以为”。如:凤、鸟、来。二、“古文以为”、“籀文以为”。用这两个术语来说明文字的早期假借现象。如:“旅(141上),军之五百人为旅。……古文以为鲁卫之鲁”、“爰(84下),引也。籀文以为车辕字。”说文解字·叙》:“今叙篆文,合以古籀。”段玉裁注:“篆文,谓小篆也。许重复古,而其体例不先古文、籀文者,欲人由近古以考古也。小篆因古籀而不变者多,故先篆文正所以说古籀也。隶书则去古籀远,难以推寻,故必先小篆也。其有小篆改古籀,古籀异于小篆者,则以古籀附小篆之后,曰“古文作某”、“籀文作某”,此全书之通例也。其变例则先古籀后小篆……皆由部首之故也。”六、《说文》书体一、小篆即秦始皇时代整理的标准字体,许慎以之为正体。一、字头所列,基本上都是小篆。二、有时所收重文注明为小篆、篆文者,则正字不是古文,即是籀文。(此种情况三十余字。占全书总字数的千分之三。)1、上:“二,高也,此古文上……丄,篆文上。”(上部)(注明正字是古文)2、宷:“囗,悉也,知、宷谛也,从宀从采。囗,篆文宷,从番。”(采部)(未注明正字为何种字体的,非古即籀,不好确定,需借助古文字资料对比考证)二、古文、籀文、奇字籀文:即小篆的前身“史籀大篆”,为“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中的文字,因取自《史籀篇》,故称“籀文”。《说文》所列籀文,都是结构与篆文相异,留存以备参照。如P7“旁”、“祺”等字。(《说文》注明籀文的有二百多个。)古文:《说文》所收古文,主要出自孔子壁中书和张苍所献《春秋左氏传》。现在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除秦以外的东方各国的文字。(《说文》所称古文近五百字。)奇字:《说文解字·叙》说,王莽时六书,“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段玉裁注:“分古文为二,‘儿’(P176下,读ren,与‘儿’本为一字)下云:‘古文奇字人也。’‘無’(P267下)下云:‘奇字无,通于元者。’许书二见。盖其所记古文中时有之,不独此二字矣。扬雄传云:刘歆之子棻,尝从雄学奇字。”“奇字”为古文的特异写法,盖出于古文逸经,应属古文一类,也为战国文字。三、或体、俗体或体:即同一字之异形异构。王筠《说文释例》:“《说文》之有或体也,亦谓一字殊形而已。”一般说来正篆之外之异体,都是“或体”,但《说文》于古籀奇字皆有注明。那么“或体”主要指的是篆文异体。《说文》重文绝大多数是或体字,在说解中往往列出或体字。指明“某或从某”,分析结构之不同。俗体:即时俗所用之异体文字,也就是汉代流行的、不合于正篆的异体。一般用“俗某从某”标明。许慎在书中注明的俗体,后代大多变为正体。由此可知,许慎所说的俗体主要是相对于秦篆而言的。重文:所谓重文,即今天所说的异体字,也就是一字的不同形体。此不同形体,包括古文、籀文、奇字、或体、俗体。前三种与小篆属于不同时期形体上的差异,后二种和小篆则是同一时期的不同形体。七、《说文》的说解(释义)《说文》说解的体例:一、凡许慎对于文字的说解,必先字义,而后字形。二、凡说解形体,必先举本部首,而后再举别部之形体。(有少数例外:离308上,杸66上)三、凡言“从某某”者,是连文以为意,以意为主,不必以部首为主。所以说解形体不必先举本部首。如:《说文·艸部》25下四、《说文》“一曰(或曰、又曰)”之例。并录不同的说解,或形、或义、或音,两说并存。(祝P8下:祭主赞词者。从示从人口,一曰从兑省。琱P12上:治玉也。一曰石似玉。)五、《说文》连篆字为句之例。《说文》中的篆字是被注释的对象,但有时候篆字要与正文中的第一个字合起来,作为被注释的词语。这一体例是钱大昕的发明。参P141上:商星也。昧P137下:爽旦明也。離P76下:黄仓庚也。怅P222上:望恨也。《说文》释义的方法:一、形训:通过分析字形说明字义。理论依据:汉字的形义统一。《穴部》:“突:犬从穴中暂出也。从犬在穴中。”《宀部》:“宰,罪人在屋下执事者。从宀从辛。辛,罪也。”(宰,本族的人犯罪后沦为奴隶,在主人家里干活,是奴隶的头子。进入封建社会后,宰变为官员。)形训中一定要区分造意和实意。作为汉字构形依据的本义是“造意”,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是“实义”。造意以实义为依据构形,但是有时造意仅仅是实义的具体化、形象化,而并非实义本身。只有实义才是真正在语言中使用过的意义,才能称作本义。《鹿部》:“塵,鹿行扬土也。从鹿从土。”《黑部》:“火所熏之色也。从炎上出窗。”《皿部》:“盥,澡手也。从臼水临皿。”二、义训:直接陈述字义。相当于今之字典。《说文》中有两种形式的义训:一、同义为训:即选择同近义字相训释。这是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训释方法。1、互训:甲乙两词互相训释。(讽,颂也。颂,讽也。)2、同训:几个词用同一个词训释。(祥,福也。祉、福也。)3、递训:几个词递相训释。(遭,遇也。遇,逢也。)二、标明义界:即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解释字义所概括的对象的本质与特性。吏: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声。(一部)琢:治玉也。从玉囗声(玉部)赳:轻劲有才力也。从走丩声。(走部)三、声训:揭示字的音和义的关系。依据字音相同、相近解释字义。但此字义也不是实意:有的揭示的是语源义,有的揭示的是是词义特点。所以声训的主要目的是推求语源,突破了字形的限制。《说文》中对声训的运用非常多。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只是声训(被释词都是常用词)。户:护也。(户是单扇门,单扇门叫“户”,得名于“护”。)门:闻也。(“门”来源于“闻”,出入、信息、行动的通道。)媒:谋也。谋合二姓也。二、先释义后声训。神:
本文标题:《说文解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036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