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参评《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1《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赤峰市宁城高级中学赵海江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思想,“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观点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是整个高中阶段生物学的基础。主要是让学生从细胞中的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本节为细胞结构的最后一节,在前面学习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后续的学习作了铺垫,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遗传的基础,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也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认识。另外,其中的几个经典实验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同时也为继续学习必修2《遗传与进化》及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打下很好的基础。依据课程标准要求: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Ⅱ)2、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Ⅰ)进行教学设计。二.教学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本节教材承前面的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以后学习遗传的基础,也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认识。另外,其中的资料分析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2、学生情况分析: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整体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了初步认识,但学生的生物学知识还很薄弱,对于基因是如何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遗传和代谢,以及细胞分裂的知识还不了解。因此在进行“细胞核结构”的教学时不能进行过多的拓展和延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认识障碍。另外,他们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是可行的,以问题引发兴趣,让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为一体,让学生2在步步上升中攀登到知识的高峰。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技术准备、以及前期的教学状况(1)、以问题串的形式启发式教学,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习效果。(2)、借助多媒体课件让资料分析中的试验动态化、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异同点及关系。(3)、教师:多媒体课件,导学单(学案),自制的染色质、染色体教具,自制的细胞结构模型及细胞核结构模型。(4)、细胞是很微小的结构,细胞核则更小,因此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缺乏感性认识,较难理解、记忆。在教学过程中先复习前面所学习的细胞膜和细胞器,同时使用动画、图片等手段加强直观教学。把握住“细胞是一个生命系统”,从细胞生命活动的角度来加强细胞内主要结构之间的联系。三.本课学习目标设计知识目标: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2.描述染色质的组成及与染色体的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提高设计试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2.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理念。3.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各实验的资料分析,使学生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创新意识。2.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教学重点:1、通过资料分析让学生真正认同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细胞核的结构特点及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教学难点:1、通过资料分析,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和分析,不仅理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同时掌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方法。2、通过细胞核结构的教学,让学生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3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展示克隆羊多利诞生的示意图。提问:1、从遗传学角度来看“多利”的真正母亲是谁?为什么?2、根据此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观察、分析、总结结论:说明多利羊的性状遗传主要与细胞核有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定向引导思维,确定学习目标。过渡其他生物的性状遗传是否也主要与细胞核有关呢?细胞核在细胞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功能?如何去探究这个问题呢?让我们了解科学家是怎样做的。引导探究1展示“两种美西螈细胞核移植”实验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是由细胞核控制的。定向探索让学生获得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探究2提供两种伞藻结构图,提问:观察这两种伞藻在形态上有什么不同?观察、分析、归纳:伞藻的结构组成总结:伞藻是单细胞生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展示伞藻的嫁接实验电脑课件显示嫁接动画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长什么样的帽形由什么决定?观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帽形遗传是由细胞核决定。动画演示形象、直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问:帽形遗传是否只由细胞核决定呢?这个实验能否说明?引导提出:有没有这种可能,帽形的遗传实际上是由这些细胞质来决定而不是由细胞核决定?或者是由细胞质和细胞核共同决定的呢?提出假设,尝试设计实验:伞藻核移植预测实验结果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索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展示科学家做的伞藻的核移植实验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总结:帽形遗传是由细胞核来控制的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推出结论,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结合以上这两个探究实验的结论,说明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板书:一、细胞核的功能:1、控制生物体性状的遗传讨论小结:细胞核控制生物体性状的遗传过渡细胞核除了控制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功能?科学家又是如何探究这个问题呢?(引出细胞核的另外一个功能)请大家阅读课文资料2、资料3,试着完成学案上探究三和探究四的内容。阅读教材,回答问题:1、(1)资料2的实4板书设计本节课采用是总结式板书,即边探究,边总结,边板书。这样的板书设计可以反映探究的过程。附板书:引导探究3和41、资料2、资料3中的实验结果分别是什么?2、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结论板书:2、控制细胞的代谢等各种生命活动。验结果:有核一半能分裂分化,无核的则不能。(2)资料3的实验结果:有核部分能生长、分裂、再生、对刺激有反应,无核部分死亡2、(1)资料2的结论:细胞核控制蝾螈的细胞分裂分化的。(2)资料3的结论: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生长、分裂等各种生命活动。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通过科学家所做的实验,我们已经知道细胞核在生物体和在细胞中所起的作用。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它们?板书: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课题)分析、总结: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学生通过探索后,总结本节课的课题过渡细胞核为什么能成为细胞的控制中心呢?(引出细胞核的结构)细胞核的结构展示细胞核的结构图,请大家阅读课文,观察细胞核结构模式图,思考:1、了解它由哪些结构组成?2、这些结构与细胞核的功能有什么关系?板书:二、细胞核的结构:提问:构成细胞核的这些结构中,你们认为与细胞核的功能最密切相关是哪个?阅读教材,思考问题讨论回答,并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课后小结对细胞核功能的较为全面的阐述应该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让学生完成:通过回顾反思,对所学知识进行再认识,这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强化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突出教学的重点巩固练习课后P56的技能训练练习巩固核膜(有核孔)染色质核仁5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细胞核的功能1、控制生物体性状的遗传2、控制细胞的代谢等各种生命活动。二、细胞核的结构三、尝试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一是通过学案上的自我检测题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二是通过让学生做课堂总结归纳来做评价。学案上的自我检测题设计如下:1.(15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对于细胞核功能探究的实验:Ⅰ.1968年,美国生物学家戈登做了如下实验:把一个蟾蜍蝌蚪的肠细胞,用精细方法取出它的核,移到一个没有受精但事先已去掉细胞核的成熟蟾蜍卵细胞中。结果发现经过移核的卵可以分裂、发育,有少数还可以发育成正常的蝌蚪。这说明:(1)肠细胞核移植到未分化的卵细胞中,受到__________的影响,又恢复了分裂、发育的功能。说明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相互影响的。(2)肠细胞核内具备有发育成蝌蚪的______________。Ⅱ.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切成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生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的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也无法生存。如果在去核后三天,再移回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则生活正常。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细胞中的核与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膜(有核孔)染色质核仁6(2)去核后的变形虫仍能存活一段时间,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3)单独的细胞核不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2分)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只有在________细胞中,使用________显微镜可以看到此图所表示的结构。(2)图中对核内物质起屏障作用的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层膜构成的,细胞质合成的组蛋白等蛋白质是通过其上的[]________进入细胞核的。(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________可在某时期转化为________形式,它主要由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合成的物质以及__________一起组成,是细胞核内行使____________功能的物质。(4)结构[②]________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简要指出原核细胞的拟核与图中细胞核在结构上存在的差异。六、教学反思: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一节课是完美的,每位老师在走下讲台的一瞬间,都会对一节课有更深刻的体会,所以教学反思极为重要,为了能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进步,对于此节课反思总结如下:反思本节课的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思想,“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观点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我校开展的高效课堂行动策略也是基于上述理念而进行的。反思本节教学设计。为了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实施生命化课堂教学,本节我设置了①激发情感,引入新课②师生共同探究③学生合作探究④学生独立讲解⑤自学总结⑥课堂检测及课下延伸等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细节,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努力帮助学生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模式。反思本节预设。根据自己说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做了以下工作(1)对课堂进行教学预设,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在课堂上根据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选择。根据“最近发展区”的原理,使学生深刻的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得到全面的7提升和发展。(2)利用课前短暂的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为课堂合作交流高效有序进行奠定了基础。(3)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体现生本课堂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敢想,敢说,敢研究。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并在课后结合学案进行当堂检测,以巩固学习成果。反思教学过程。此次教学共2个内容:(1)通过资料分析归纳总结细胞核的功能。(2)通过自学对细胞核结构深入理解。为了引导学生认识经典实验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请学生阐述实验的过程,并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思想。反思此部分的教学。师生能够共同归纳出各实验的结论,在整个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较为顺利。但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回答问题独立表述思想耗费时间较长,个别同学没有完全形成系统和内在的逻辑联系,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训练。对于学生的评价也由于时间关系进行的不充分。在教学的第二环节中,细胞核的结构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本文标题:参评《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05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