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3—附件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Technicalguidelinesforidentificationandassessmentofeco-environmentaldamageSoilandgroundwater生态环境部—4—二〇一八年十二月—5—目次前言.............................................................................................................61适用范围.........................................................................................................72规范性引用文件.............................................................................................73术语和定义.....................................................................................................94工作程序.......................................................................................................115鉴定评估准备...............................................................................................146土壤与地下水损害调查确认.......................................................................167土壤与地下水损害因果关系分析...............................................................248土壤与地下水损害实物量化.......................................................................279土壤与地下水损害恢复...............................................................................2910土壤与地下水恢复效果评估.....................................................................3811报告编制.....................................................................................................40附录A................................................................................................................41附录B................................................................................................................51附录C................................................................................................................57—6—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及其生态服务功能,保障公众健康,规范涉及土壤与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为环境管理与环境司法提供依据,制定本指南。本指南规定了涉及土壤与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本指南为指导性文件。本指南为首次发布。本指南由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定。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环境规划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本指南由生态环境部解释。—7—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因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导致的涉及土壤与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规定了涉及土壤与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报告编写要求等内容。核与辐射事故导致的涉及土壤与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不适用本指南。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指南引用了下列标准规范、政策文件中的部分条款或内容。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指南。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南。GB5084农业灌溉水质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2941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8—GB366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18508城镇土地估价规程HJ25.1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2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4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T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NY/T1121土壤检测HJ493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DZ/T0290地下水水质标准CJ/T206城市供水水质标准DZ/T0282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HJ710.10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大中型土壤动物HJ710.11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大型真菌《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总纲》(环办政法〔2016〕67号)《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损害调查》(环办政法〔2016〕67号)《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第Ⅱ版)》(环办〔2014〕90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环境损害评估推荐方法》(环发〔2014〕118号)—9—《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工作指南(试行)》(环办〔2014〕99号)《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工作指南(试行)》(环办〔2014〕99号)《地下水污染修复(防控)工作指南(试行)》(环办〔2014〕99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土壤Soil指位于陆地表层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多孔物质层及其相关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体。3.2地下水Groundwater指地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重力水。3.3环境敏感区Environmentalsensitivearea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以及对某类污染物或者生态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内或者其外的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重要湿地、天然林、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重要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自然岸线,以及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10—3.4调查区Investigationarea指根据涉及土壤与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损害类型和空间范围确定的需要开展现场调查、地质勘探、采样监测和生物观测的区域,包括对照区。3.5评估区Assessmentarea指经过生态环境损害调查确定的发生损害、需要进入后续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区域。3.6判断布点法Samplingbasedonprofessionaljudgment指由专业调查人员基于对评估区域条件的了解,在判断有可能受到损害的点位进行布点的方法。3.7健康风险评估Healthriskassessment指在土壤与地下水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中的污染物对人群的主要暴露途径,评估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致癌风险或危害水平。3.8概念模型Conceptualmodel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综合描述污染源、污染物迁移途径、人体或生态受体接触污染介质的过程和接触方式等。3.9迁移路径Migrationpathway指污染物从污染源经由各种途径到达暴露受体的路线。3.10受体Receptor指评估区域及其周边环境中可能受到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影响的土壤与地下水等环境要素以及人群、生物类群和生态系统。3.11土壤与地下水生态服务功能Ecosystemservices—11—土壤与地下水生态服务功能指土壤与地下水所具有的内在用途以及为保障人类生存及生活质量提供的惠益,如工业或商业用地、物种栖息地、农产品供给、水源供给等。3.12基线水平Baselinelevel指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未发生时,评估区域内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的水平。3.13环境修复Environmentalremediation指生态环境损害发生后,为防止污染物扩散迁移、降低环境中污染物浓度,将环境污染导致的人体健康风险或生态风险降至可接受风险水平而开展的必要的、合理的行动或措施。3.14生态恢复Ecologicalrestoration指生态环境损害发生后,为将生态环境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及其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恢复至基线状态,同时补偿期间损害而采取的各项必要的、合理的措施。3.15理论治理成本Theoreticaltreatmentcost指通过治理成本函数计算得到的治理成本。治理成本函数是以治理费用为因变量,以处理技术、处理规模、污染物去除效率等因素为自变量构建的函数模型。在污染物浓度以及治理目标确定的情况下,将以上变量带入治理成本函数,可得到相应的理论治理成本。4工作程序涉及土壤与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程序包括:—12—4.1鉴定评估准备掌握涉及土壤与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损害的基本情况;了解评估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状况;初步判断土壤与地下水的受损范围,明确涉及土壤与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内容,确定鉴定评估方法,编制鉴定评估工作方案。4.2损害调查确认通过开展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明确污染物的迁移扩散条件;开展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以及土壤与地下水生态服务功能调查;确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质量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线水平;判断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是否受到损害。4.3因果关系分析对于污染环境行为导致的损害,结合鉴定评估准备以及损害调查确认阶段获取的信息,进行污染源解析;提出从污染源到受体的迁移路径假设,并对其进行验证;基于污染源解析和迁移路径验证结果,分析污染环境行为与土壤与地下水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于破坏生态行为导致的损害,分析破坏生态行为导致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损害的机理,判定破坏生态行为与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4.4土壤与地下水损害实物量化筛选确定土壤与地下水损害评估指标参数,对比受损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相关指标参数的现状与基线水平,确定—13—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损害的范围和程度,计算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4.5土壤与地下水损害恢复或价值量化基于替代等值原则评估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的损失。如果受损的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及其生态服务功能能够通过实施恢复措施进行恢复,或能够通过补偿性恢复补偿期间损害,采用基于恢复的方法进行损失计算,研究恢复目标,筛选恢复技术,比选恢复方案,包括基本恢复、补偿性恢复和补充性恢复方案,必要时计算恢复费用。如果受损的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及其生态服务功能不能通过实施恢复措施进行恢复,或不能通过补偿性恢复补偿期间损害,采用环境价值评估方法进行损失计算。4.6土壤与地下水损害鉴定评估
本文标题: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090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