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
每一段名词解释分别对应课本(《临床医学概论》主编陈垦)的每一章。1.症状:是指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或异常感觉。如头痛2.体征:是指医生或他人客观检到的改变。如心脏杂音3.问诊:是通过医生和病人或相关人员进行交谈,详细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经过分析综合而提出临床判断的一种方法。4.主诉:是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5.现病史:是病史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患者现在所患疾病从最初起病到本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全过程。6.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等疾病。7.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呼吸活动费力。8.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9.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h内温度波动范围超过2℃,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疾病。10.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排出者。1.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进行性发展,可伴有气道的高反应性。2.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相互作用,多种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慢性肺,胸疾病,肺血管病变或呼吸调节功能障碍,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4.肺性脑病: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储留而引起精神性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综合征。1.心功能不全: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心脏排出的血液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上以心排出量不足,组织血流量减少和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为特征。2.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的初始心肌损害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不足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3.高血压危象:是在高血压的基础上,周围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收缩,导致血压急剧升高的结果。可发生在缓进型高血压病的各期。4.高血压脑病: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因血压急剧,持续升高导致的急性脑循环障碍综合征。临床上多见于既往血压正常而突然发生高血压者。5.休克:是由于各种严重原因引起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微循环动脉血灌流量急剧减少,从而导致各重要器官机能代谢紊乱和结构损害的复杂的全身性病理过程。1.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2.Mirizzi综合征:指肝总官或胆总管不同程度梗阻,导致胆管炎、梗阻性黄疸为特征的一系列的症候群,它是胆石症的一种并发症。3.cullen征:脐周围皮肤青紫及两侧肋腹皮肤灰蓝色为腹腔内大出血的征象cullen征,见于急性出血性坏死型胰腺炎,也见于其他内赃破裂的腹腔内大出血。急性肾衰:是由各种圆心导致的短期内(数小时或数天)肾功能急剧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重金属和药物急性重度,鼠疫等引起肾循环衰竭或肾小管坏死贫血:指人体外周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临床常以血红蛋白浓度作为指标甲状腺危象:是甲亢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甲亢未治疗或控制不良患者,在感染创伤或突然停药后出现高热,大汗,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社区获得性肺炎:(H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2.医院获得性肺炎:(CAP)亦称医院内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肺炎。3.肺脓肿: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坏死性炎症,其早期为肺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继而坏死、液化,由肉芽组织包裹形成脓肿。临床特点为高热、胸痛、咳嗽、咳大量脓臭痰。4.慢性肺脓肿:急性肺脓肿患者感染迁延3个月以上,临床上出现咳嗽,脓痰,反复咯血,不规则发热等症状时,即形成慢性肺脓肿。5.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导致支气管壁受损使其呈现不可逆的扩张与变形。临床变现为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与感染。6.中叶综合征:右肺中叶支气管细长,周围有多处淋巴结,常因非特异性或结核性淋巴结炎,压迫支气管,引起右中叶不张,称为中叶综合征。7.Kartagener综合征:因软骨发育不全或弹性纤维不足,导致局部管壁薄弱或弹性较差(常伴有鼻窦炎及右位心)被称为Kartagener综合征。8.干性支气管扩张:部分支气管扩张患者以反复咯血为唯一症状,平时无咳嗽、咳脓痰等症状。9.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10.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喘息或咳嗽等症状。1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慢性肺、胸廓或肺血管疾病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一类心脏疾病。12.隐性肺动脉高压:如在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20mmHg,而运动后肺动脉平均压>30mmHg时,为隐性肺动脉高压。13.肺性脑病:是一种因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的潴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综合征。14.干性胸膜炎:干性胸膜炎亦称纤维素性胸膜炎,见于胸膜炎的早期,此时胸膜除一般炎症变化外,其表面有大量纤维素沉积,使之增厚,粗糙。临床上表现为患侧胸痛,呼吸受限,可听到胸膜摩擦音。15.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癌侵犯纵隔,压迫上腔静脉时,上腔静脉回流受阻,产生头面部、颈部和上肢水肿以及胸前部淤血和静脉曲张的症状并可引起头痛和眩晕。16.Horner综合征:常由于肺尖部肿瘤引起。位于肺尖部的肺癌,可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与胸壁无汗或少汗,称为Horner综合征。17.呼吸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储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呼衰的诊断标准:在海平面大气压下,于静息状态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性心排血量降低等因素后,PaO2<60mmHg或伴有PaCO2>50mmHg,即为呼吸衰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科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医学。1十二指肠乳头.十二指肠降部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口处的圆形隆起。2上呼吸道.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3胸膜腔.脏胸膜和壁胸膜相互延续形成的左、右两个完全封闭的潜在腔隙。4动脉血.肺静脉及其属支、左心和主动脉及其分支中的血液。5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出发,经肺动脉及其分支到达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再经肺静脉各级属支及肺静脉回到左心的循环。6神经.神经纤维在周围神经系统中聚集而成的粗细长短不一的临床医学概要学习指导和习题集束状结构称为神经。7神经纤维.神经元较长的轴突与包绕它们的神经胶质细胞一起构成的结构。8灰质.神经元胞体和树突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聚集而成的色泽灰暗的结构。9自主神经.即内脏运动神经,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10体液调节系统.即内分泌系统。该系统中的器官大多分散于身体各处,它们通过向体液中释放激素的方式而相互联系在一起,因此被称为体液调节系统。1易化扩散.是指非脂溶性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和各种带电离子)借助于膜上特殊的蛋白质(如载体蛋白或离子通道)由膜的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移的过程。2呼吸.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由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三个连续环节组成。3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可分为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形式。4能量代谢.是指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5基础代谢率.指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率。6肾小球滤过率,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的滤液量。7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8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9感觉器官.是指机体接受内外环境中各种刺激的结构和装置,是由一些特殊分化了的感觉细胞和它们的附属结构组成。10突触.是指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11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12月经.在卵巢分泌的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剥脱出血的现象称为月经。1疾病.是由病因引起的、具有一定表现形式的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异常。2健康.是一种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均十分完好的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3症状.是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受。4体征.是医师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时的异常发现。5辅助检查结果.是辅助检查人员用特殊仪器、设备或方法检查病人时的发现。6隐匿性疾病.也称亚临床疾病,是指无症状和体征,只有异常辅助检查结果的疾病。7诊断.是医师对通过问诊、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所得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判断,做出有关疾病原因、性质、程度等结论的过程和结论本身。8病历.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有关病人病情和医务人员诊疗过程及结果的记录,包括住院病历和门(急)诊病历。9体格检查.是医师用感觉器官或简单诊断工具对病人进行的检查。10实验室检查.是通过物理学、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在实验室内对人体的体液(血液、组织液、体腔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进行的检查。1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管壁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扩张。主要病因为支气管一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能完全逆转,并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发生呼吸衰竭。3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出现广泛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引起反复哮喘发作。4肺血栓栓塞症.是来自体循环静脉系统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障碍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5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所导致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减少,从而造成的循环淤血、组织灌注不足的临床综合征。6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临床常简称为冠心病。7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8心脏性碎死.是指心脏原因引起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通常发生在急性症状出现后lh内。9急性胃黏膜损害.由药物、急性应激等原因造成的急性胃炎,称为急性胃豁膜病变。10复合性溃疡.同时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11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症,临床上以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为主要表现,又称为肝性昏迷。12增殖型肠结核.属于肠结核的一种类型,患者大多健康状况较好,有一定免疫力,或因结核杆菌的致病力较弱或数量较少,因而增生性病变超过破坏性病变,其特点是在猫膜下层有大量结核性肉芽组织及纤维组织增生,豁膜上也有多发性表浅溃疡存在。13急性肾衰竭.ARF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几小时至几天)内突然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14血尿.离心后尿沉渣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为血尿,IL尿含lml血即呈现肉眼血尿。15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16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发生在许多疾病基础上,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及纤溶系统,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病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临床综合征。17贫血.在单位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标
本文标题: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099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