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浙江省高中历史会考-必修二复习选择题含答案
1、古代中国的农业发达地区开始采用牛耕技术是在A.春秋战国B.秦末汉初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2、宋代,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里“新”的含义是指A.“市”突破了时空限制B.“草市”有饮食设备C.南方城市兴起D.城市的职能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变3、古代中国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是A.集体耕作B.简单协作C.小农户个体经营D.庄园经济4、下列关于冶铁业的供风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自然通风②以水力作动力鼓风③蓄力马排鼓风④人力皮囊鼓风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5、在陶瓷业上,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的是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6、草市形成于A.六朝B.唐代C.宋代D.明代7、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A.重农抑商B.区域经济管理C.严密控制经济D.禁奢侈8、明清政府实行的海禁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一概排斥西方事物C.禁止国人出海、限制外人来华贸易D.封闭边界固守疆土9、明清时期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不包括A.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实行海禁政策C.对商品征收重税D.商品经济活跃10、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B.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C.西方侵略者控制中国海关D.农产品的商品化1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途径是①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投资近代工矿业②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业③外商在通商口岸投资建立工厂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12、下列关于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B.民族资本大量投资铁路C.清政府调整经济政策D.有识之士的推动13、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原因包括①辛亥革命推翻帝制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③中华民国的建立④有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④D.②③④14、1914-1918“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是A.船舶修造业B.面粉业C.纺织工业D.钢铁采冶业1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建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16、从1958—1960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得出的在经济方面主要教训是A.要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B.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C.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D.要反对“左”的错误思想17、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取得初步成果是A.召开“八大”并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针B.发动“大跃进”运动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D.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18、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安徽凤阳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这从根本上表明A.这种责任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惟一途径B.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要求C.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D.调动农民积极性就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和设想19、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初步形成“点线面”对外开放格局的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20、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为:①拘谨、保守②美观、适体③呆板、等级森严④方便、平民化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1、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近现代民族服饰是:①长袍马褂②中山装③列宁装④旗袍⑤西装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③④22、影响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有: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②新文化运动③新中国的成立④改革开放⑤外来文化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23、在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大量的棉纺厂在城市中得以兴建,其关键因素是A.大型发电厂的兴建B.交通工具有了重大突破C.城市居民购买力强D.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24、17世纪,凭借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世界航运业,成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A.葡萄牙B.西班牙C.荷兰D.英国25、“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地理大发现”指的是A.工业革命的扩展B.丝绸之路的开辟C.新航路开辟D.经济全球化趋势26、16世纪末,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国家是A.英国B.葡萄牙C.法国D.荷兰27、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它开始于A.棉纺织业B.采矿业C.化学工业D.交通运输业28、垄断组织大量出现的“大企业时代”开始于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信息技术革命D.第二次世界大战29、图8是1976年民主德国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纪念一项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成果诞生100周年,这项成果的发明者是A.马可尼B.西门子C.卡尔·本茨D.贝尔30、世界博览会已历经150多个春秋,各届博览会都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图7所示的体现当时工业成就的展品最有可能出现于A.1851年伦敦世博会B.1910年布鲁塞尔世博会C.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D.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31、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生产方式不同B.通讯工具不同C.交通工具不同D.主要动力不同32、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A.首先发生在英国B.发明了新的交通工具C.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动力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33.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B.“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较高C.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D.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34.马克思在《不列颠的印度的统治》中指出:“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待他们的奴隶。”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A.殖民扩张的残暴B.种植场主的虚伪C.英荷之间的矛盾D.垄断组织的扩张35.“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A.国家干预经济B.采用“自由放任”的政策C.建立“福利国家”D.遏制法西斯势力36.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B.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C.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D.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的资本主义社会性质37.罗斯福所推行的新政措施中,《全国工业复兴法》主要调整了A.金融市场秩序B.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C.农场主与国家的关系D.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38.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A.实行余粮征集制B.确立土地私有制C.推行全盘集体化D.征收粮食税39.列宁在谈到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他所说的“这种政策”是指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40.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危机主要是由于市场中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为此提出,可以通过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必要的干预,来消除生产过剩和失业。以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斯大林经济政策C.自由放任政策D.罗斯福新政41.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规,该法规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规则,遵守该法规的企业或公司可以获得美国政府颁发的微章(见图9),这一法规是A.《紧急银行法》B.《全国工业复兴法》C.《联邦紧急救济法》D.《社会保险法》42.美国《政治周刊》评论,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C.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D.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4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A.工业领域B.贸易领域C.农业领域D.金融领域44.1933年,美国完全失业人口达1700万,半失业者不计其数。针对这一问题,罗斯福采取的社会保障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B.输出劳动力C.以工代赈D.调整工业生产4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是①时间长②范围广③破坏性大④首先爆发于英国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6.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心生。”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心生”的举措是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推行社会福利政策D.积极发展“新经济”47.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①联合国②世界银行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④关贸总协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8.二战后,欧洲区域集团化趋势逐渐加强。欧洲共同体诞生于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1世纪初49.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标志是50.美国总统里根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组建北美自由贸易区构想时,墨西哥采取抵制政策。1988年,新总统就任后,墨西哥的态度发生转变,积极促成该组织成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原因是A.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B.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建立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本文标题:浙江省高中历史会考-必修二复习选择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107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