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5、第三章-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依据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依据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目标:本章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教学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及其内容;◆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内容及其重要地位。教学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思考•近代中国的国情是什么?(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1.近代中国的国情A.1840年以前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1900年,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挑起大规模侵华战争从1840年起,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迫使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3个条约对中国伤害最深。(1)半殖民地化——帝国主义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使独立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中国中国由一个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变成一个形式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直接后果半殖民地的内涵及形成原因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即丧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主权。就社会发展形态而言,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独立主权国,主权完全独立,内政外交自主;殖民地,领土被侵占,受外国直接统治;半殖民地,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外国间接支配。这幅《时局图》是当时一位爱国者画的。图上的虎代表英国,熊代表俄国,肠代表德国,蛙代表法国,太阳代表日本,鹰代表美国。中国人民从此陷入了无穷的黑暗之中······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五大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鸦片战争前:独立的封建国家独立——主权独立完整——领土完整纯粹——生产关系纯粹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独立——主权不独立完整——领土不完整纯粹——经济上不纯粹(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文化不纯粹(封建儒家、资本主义的)三大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总共签订一千多个不平等条约,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这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形势图。清政府的对外主要赔款统计:(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2100万银元。(2)1858年,天津条约,87万两白银。(3)1860年,北京条约,70万两白银。(4)1876年,烟台条约,20万两白银。(5)1881年,伊犁条约,800万卢布。(6)1895年,马关条约,2.3亿两白银。(7)1901年庚子赔款,辛丑条约,4.5亿两白银。(本息合计9.8亿两)(8)1906年,拉萨条约,50万英镑。清政府在1842―1845年如期偿付了这笔赔款。近代中国战争赔款总值约为:折合白银13亿两。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的15倍。(12元人民币/克,折合人民币7800亿)政治上:践踏中国主权经济上: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文化上:实施文化侵略帝国主义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控制、操纵中国经济上:中国被迫向帝国主义国家支付大量战争赔款,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签订《南京条约》帝国主义凭借不平等条约,在中国的土地上为所欲为。“国中之国”。这是英帝国主义巡捕在上海市区无理搜查市民。俄军捕杀中国人政治上: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日本兵杀害中国同胞日本兵掠夺财物政治上:践踏中国主权中国已经没有完整的主权,在政治上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其表现是:资本主义列强强迫占领或“租借”了中国的一部分土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资本主义列强还向中国勒索巨额的“战争赔款”;资本主义列强还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还享有领事裁判权;还控制了中国的海关;还以实力为后盾,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文化上,帝国主义还利用传教、办报、办学等方式,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并培植了一批直接服务于帝国主义的、以买办资产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为主要代表的势力。传教士正在向孩子们传教文化上:实施文化侵略灌输殖民主义的思想结论: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绝不是为了给中华民族带来文明和发展,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阻碍中国的自由发展,防止出现一个摆脱他们控制以至与他们竞争的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表现一方面,中国资本主义有初步的发展(早产),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登上历史舞台(客观上与帝国主义入侵有联系,但并非帝国主义的本意)另一方面,封建主义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仍然占据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支配地位。(也是客观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共同阻挠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半封建。半封建社会的内涵及形成原因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也就是说形式上仍是封建经济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经近代化,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历史的进步。封建社会,地主占有土地,以地租剥削农民;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剥削雇佣工人;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有初步发展,但封建生产关系依然存在。半封建在广大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依然保持着,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没有变。占农村人口不到1%的地主占有60-70%的土地,而占人口70%的贫雇农却没有或只占很少的土地,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地租率占收获的4成、5成,甚至6、7成。而且地主的剥削同买办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清王朝军阀官僚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合专政袁世凯及其批准的“二十一条”文书蒋介石军队屠杀革命党人蒋介石(3)在近代中国虽然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上海恒丰纺织厂近代民族工业家荣德胜和荣宗敬第一,民族资本主义有先天的不足。缺乏一个重工业的基础,在技术、设备方面,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和本国的官僚资本。第二,帝国主义同中国的封建势力、官僚资本相勾结,利用其政治的、经济的特权,以及其他方面的优势,极力阻止和排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为了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曾经进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俄国十月革命中国五四运动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①时代条件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十月革命开辟了革命新时代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起了一个新的变化。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从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而毛泽东思想也正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以五四运动为界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1)旧民主义革命阶段(从鸦片战争期间到五四运动期间)旧民主主义革命:即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阶段。中国人争取民族富强的努力是从向西方学习开始的,经历了从学习西方生产力、到生产关系再到政治制度、思想理论的过程,但都没有成功。2)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之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阶段。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朝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都以失败告终。梁启超视频二、新民族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一1919)1、旧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诞生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为了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曾经进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对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每一次都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地主阶级改革派旧中国的农民阶级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是民族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而是落后的小生产者,这就决定了它们的自私性、狭隘性、分散性和保守性。因此,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单纯的农民战争,是不可能完成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阶级,在具有革命性一面的同时,还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一面,它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它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没有广泛地发动群众,没有建立起一个坚强的先进的革命政党。因此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也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正在形成过程中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单薄,远不是封建势力的对手。孙中山及其手迹(2、)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辛亥革命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自发的农民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不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有曲折也有成功。中国共产党对其革命道路的探索是由实践得出的,而非从书本之中获取的理论。.曲折.成功2、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基础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1926年前后,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2、新民主主义革命实
本文标题:5、第三章-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163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