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五年计划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班级:计混二班姓名:涂隆军学号:12014241768五年计划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一、五年计划简述五年计划(TheFive-YearPlan),后改称五年规划,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纲要,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起,“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除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回顾五年计划/规划的历史,不仅能描绘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大体脉络,也能从中探索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通过对比与检视过去,可以从历史的发展中获得宝贵的经验,从而指导未来的经济发展。截至目前,中国已发布十二个五年计划/规划,2016年将制定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二、制作背景五年计划作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形式最早并非源于中国,也非中国所独有。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领导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按计划进行的”,其后在1929年4月举行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制定并通过了1928-1932年国民经济计划,标志着五年计划在苏联的诞生。苏联从自己的国情出发,通过五年计划取得了辉煌的经济建设成就,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已经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工业总产值迅速跃升至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战后,随着欧亚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五年计划被社会主义阵营中很大一部分国家所借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五年计划不仅深刻影响了苏联的经济发展,还对战后所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三、五年经济计划的作用1.增长还是发展——从“五年计划”看经济发展观的演进通过对建国后实施的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历史分期与回顾,我们不难发现在六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变迁中,作为经济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规划的“五年计划”的确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中经济发展观的转变。这种转变不完全是中国所独有的,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世界所共同经历的人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转变。2.计划还是市场——从“五年”计划看经济体制变革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经济体制是一元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大部分经济生活都被纳入国家的经济计划之中,无论是商品的生产、分配还是消费,还是劳动力资源的配置都是由国家计划进行配置的,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模仿苏联模式带来的。其实,“五年计划”这个字眼本身就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也正是从“一五”计划时期开始,中国的计划体制被逐渐完善并延续了将近三十年。但有趣的是,正是这个充满计划色彩的字眼一步一步见证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退出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回归,更有趣的是,五年计划或者是其后的五年规划并没有随着计划体制的消亡而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五年计划或许规划扮演了一个全新的角色,作为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规划继续伴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成长。3.“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从“五年计划”看中国的制度变迁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观察“五年计划”及中国六十多年的经济变迁,我们可以发现在整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所谓“自下而上”的变迁与“自上而下”的变迁始终在相互作用中推动中国的制度变革。在制度经济学理论中,林毅夫曾经提出过“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概念。“诱致性变迁”是指一群人在响应由制度非均衡所导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而“强制性变迁”是指由政府强力推行的,以政府法令形式引起的变迁。可以看出,所谓的“诱致性变迁”更贴近此处“自下而上”的变迁,而“强制性变迁”更贴近所谓“自上而下”的变迁。但是,如果认真的考察这两种变迁的定义就可以发现,“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并非一对完全对立的范畴,因为“诱致性变迁”的定义是从变迁的动力上给出的,只要是利益个体或者利益集团由于制度非均衡而推动的制度变迁都属于诱致性变迁,而强制性变迁的定义则是从制度变迁的外在表现形式出发的,凡是政府主导,其他经济个体响应的变迁都可以视为强制性变迁。结束语“五年”计划作为国家指导经济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与系统政策,见证了中国经济每一个阶段的成长、停滞、成就与困难。“五年”计划是建国以来经济工作的重要缩影,是观察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探寻中国经济发展规律,总结中国经济发展教训的重要工具。从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从干预微观经济生活的政府计划到引导宏观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中国的经济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交替,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互动,公平与效率的取舍成为观察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视角。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尊重经济规律,持续深化体制改革,借鉴历史上所呈现出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互动改革模式,正确权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都是过去的十一个“五年计划”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未来的经济发展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注定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对现实的思考,中国经济必将踏出新的步伐,踏上新的台阶。社会评价:西班牙的中国问题专家胡利奥·里奥斯:五年规划在中国仍然具有重要地位,所提出的目标对公共部门仍具有重大影响力,因此对经济的管理具有决定性作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国家五年规划就是对全体人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规划,是提高全体人民发展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的规划。
本文标题:五年计划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195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