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顾美华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38、39页,试一试以及练习九第1、2两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2、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中,感受图形的当打、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认识“放大”和“缩小”。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照片。停留片刻,:能看清吗?学生看不清!:看不清,放大一些!(师把图1分别“放大”成图2、图3、图4):如果按照我们平时的想法,这三副图都放大了。不过,三幅图中,只有一副图符合数学意义上的放大。你认为是哪一副呢?(生:图4):为什么?(长和宽都要放大)(师删去图2、图3,再将图1的长拉长、宽拉长,长、宽放大的倍数不同,如图5)生:通过刚才的辨析,我们认识到图4是把图1放大后得到的。不过仅仅认识了这一点,还不够。我们再看图1与图4是放大了,放大多少呢?我们怎样表述呢?(出示图1和图4的尺寸)师:比较尺寸,它是怎样放大的?能用我们学过的比来说一说?:按1:2放大。:按1:4放大。师:这样表达,对吗?有什么办法知道呢?我们不妨来看看书本,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请阅读、自学教材第38页。读一读、圈一圈,等会儿在交流。:看好后有想法了吗?我把这句话摘录了下来: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就这段话,你觉得需要讲解交流的是什么?(对应边长是什么意思?):学生比划。(师请该生到屏幕前指着图1与图4,具体解释“对应边长”)小结:图4是把图1按2:1放大,对应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之前说的1:2,1:4都不对。提问:通过刚才的自学、交流,我们对“放大”有了新的认识。现在说说关于图形的放大要注意什么?(把长、宽按照相同的倍数放大;所有对应边都要同时按相同的比放大;比的前项表示放大后的份数,比的后项表示原来的份数;比的前项和后项不能混)启发:如果把图形按1:2处理,还会是放大吗?:是()。:原来的图形,按照1:2缩小后,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与原来的长、宽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口答后,教师操作演示:复制图1,并将其长、宽分别设置为1.5厘米、1厘米,然后组织学生观察缩小后的图形)二、揭示课题。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缓慢地)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三、巩固对“放大”和“缩小”的认识(出示练习九第1题方格图出示。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1)、图中()号图形是①号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它是按():()的比放大的。(2)、图中()号图形是①号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它是按():()的比缩小的。师追问:为什么④号不是①号放大后的图形?:②号、③号一定不是①号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是吗?为什么?(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②号、③号比①号长方形小,一定不是①号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所以只需要在④号和⑤号中找。)师:大家分析得到位!长方形放大后还是长方形。也就是说,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变化的是──大小(边长的大小),不变的是──形状。[生回答第(2)题后,师追问]师:(出示问题──例2)刚才,我们在电脑中操作把图形放大或缩小,如果让你在方格纸上放大图形、缩小图形,你会吗?四、操作:把图形“放大”和“缩小”先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后的图形,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后的图形。(生完成题目叙述中内容为“放大”与“缩小”的填空。然后完成画图。师指名学生到讲台前展示所画的图。出示:观察三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对应长的比等于对应宽的比;:每个长方形的长于宽的比都是2:1,长与宽的比值是一定的;:放大后的长方形和原来图形的面积比是9:1,缩小的长方形和原来图形的面积比是1:4;:三个长方形,大小不同,形状相同。师:(出示问题──试一试)按2:1的比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生画图后,师指名学生口述画图过程,并演示放大后三角形,然后在两个三角形的端点标注字母,如上图)五、解释与应用六、课堂总结
本文标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207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