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目录第1页共80页普通高校军事理论基本教案绪论学习提示:绪论主要介绍军事理论课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阐述军事教育的意义与作用,提出了学习军事理论的方法与要求,重点掌握开展军事教育的意义与作用,积极参加军事理论学习和军事技能训练,自觉履行法律所赋予每个公民应尽的兵役义务。主要内容:一、军事理论课的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内容二、学习军事理论的意义与作用三、学习军事理论的方法及要求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而开设的。其目的是:通过军事理论的学习和参加军事技能训练,以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扩大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之目的。一、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的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内容军事科学是研究战争与战争指导规律的科学,它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极其复杂的战争现象的研究,探索与把握战争的本质与规律。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主要研究战争、军队和国防建设等军事运动的一般规律以及与其军事运动相关的其他社会现象的一般规律。主要内容有无产阶级战争观、指导战争的方法论、人民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国家安全环境、军事高技术与信息化战争等。战争是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用来解决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政治集团之间以及不同阶级和宗教派别之间矛盾的最高斗争形式。人类对战争及其产生根源有各种不同观点。无产阶级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阶级的形成,原始社会逐步为奴隶社会所代替,原始社会的暴力冲突也随之发展为以掠夺为目的的战争。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必将把战争消灭。军队是战争的产物和宠儿,是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准备和实施战争而建立的正规武装组织,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对外抵抗或实施侵略、对内巩固政权的主要暴力工具。国家或政治集团的阶级性质,决定军队的性质和使命。现代军队已经由原始的单一的兵种发展为若干军种。军队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发展而发展,必将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国防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伴随着国家的消亡而灭亡。国防的性质是依照国家的性质而确定,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制度、奉行不同政策的国家,其国防具有不同的特性。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是世界各国的宏伟目标和目的。二、学习军事理论的意义与作用目录第2页共80页战争、军队、国防三者是互相联系,互为一体的。人类社会的这种武装对抗,已经延续了5000多年的历史。据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在这5164年的时间内,全世界共发生了14513场战争,没有战争的年代断断续续加起来也只有329年。这些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得36亿4千万人丧生,损失的物资财富达2150万亿瑞士法郎。若折成黄金,可以围绕地球筑一座长40000千米、宽150千米、高10米的黄金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5年到2005年的60年中,世界上又爆发了500多起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大约有200多万人死于战火,无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一)军事教育是维系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在其发展的历史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但是归纳起来,它所面临的问题无非是两个:一个是安全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保障。中国早有“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及“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古训。1、历史教训:唐朝开国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发展生产,奖励耕战,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景。然而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玄宗在盛世中逐渐丧失了御敌卫国之念,“听惯梨园歌管声,不知旌旗弓与箭”,以至于发展到对规模不大的安史之乱也难于应付的地步,强盛一时的大唐王朝由此一蹶不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面对占明显优势的德国的进攻,实行了全国总动员,军民高呼“德国人不得通过”的口号,在凡尔登防线同仇敌忾,奋力抗击,虽然牺牲了50多万人,但终于顶住了德国的进攻,保卫了国家安全。然而,一战胜利后,法国国内和平主义盛行,忽视了对人民进行强有力的国防教育,结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仅仅40天的时间就演出了一幕军败国亡的悲剧。当前,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保持总体稳定,但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有所增加。2、无数历史经验证明,在和平时期,人们的和平麻痹思想容易滋长,国防观念容易淡化。3、国际不安定因素新趋向:一是两极格局解体打破了旧的国际力量平衡,使许多原来被抑制的矛盾暴露出来,国际关系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二是新老霸权主义的最终野心并没有放弃。三是一些国家与地区的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和宗教纷争越演越烈,导致武装冲突,使局部地区战乱连绵、动荡不安,乃至影响整个世界的安宁。四是以经济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国防斗争的焦点。4、中国安全环境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外敌对势力利用并制造中国的民族矛盾,借以大搞分裂中国的活动。第二、一些周边国家妄图霸占我领土和领海,掠夺我资源,企图使某些领土、领海的划分国际化。第三、霸权主义和反动势力勾结在一起,支持纵容“台独”,妄图把中国台湾省从中华民族中分裂出去。第四、中国周边仍然存在着直接或潜在的威胁。第五、经济资源的被人蚕食,将导致我自然资源更加短缺。(二)开展军事理论教育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1、“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资源以及物质和精神力量,标志着国家的经济、政治、科技、军事、文化等方面发展的总体水平(《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一卷P133)。国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的综合国力理论,把国家的国防力量和目录第3页共80页经济力量统一起来。通常认为:综合国力既包括军事力量,也包括非军事力量;既包括现实力量,也包括潜在力量;既包括物质力量,也包括精神力量。2、有关专家提出了一个计算综合国力的数学公式:综合国力=(基本体积+经济能力+军事能力)×(国家意志+战略目标)式中,基本体积由人口和国土面积构成。人口在2亿以上可得满分为50分;国土面积在800万平方千米以上也可得满分50分。经济能力由国民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组成。国民生产总值以美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个基数,即100分,其他参照差距评分;产业结构决定战时自给能力,它划分为能源、矿产、工业、农业、外贸等五个部门,每个部门最高为20分,合计为100分。军事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拥有战略核力量与常规力量的情况,它从武器效能、指挥员素质、后勤支援、组织品质四方面综合评价,满分为200分。从综合国力数学表达式中,我们不难看出,前三项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能否发挥最大的效益,受到了后二项因素的制约,它可以使综合国力成倍地增大,也可以使之成倍地减小。3、国家的安全需要以一定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后盾。但是,它还要有国民精神为基础。国防教育正具有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家安危意识的重要使命。美国政府把国防和教育作为它最庞大的两项工程,1958年就通过了《国防教育法》,同时利用各种场合和条件强化人民的国防观念,甚至诸如球赛一类的场合都要由军队奏国歌,赛前赛后要齐唱《星条旗永不落》,以此来振奋国民的国防精神。二战后,曾是战败国的日本在战争废墟上建成当代第二经济强国,除了经济政治的种种因素以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日本政府和国民深刻反省战败的教训,认识到日本处于一种“岛国”的位置,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国家安危意识和民族自保意识,大大激发了民族自尊自强的精神。瑞士是一个中立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打仗了,然而它的国防教育、军事活动是全世界各国之榜样。正是这个国家的军事学家若米尼得出了一个盖世哲理:“一个政府无论用什么借口,而不重视国家军事建设,则从后世的眼光中看来,他们绝对算是民族的罪人。”对大学生开展和加强军事理论教育,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是民族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三)接受军事理论教育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和职责1、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公民必须依法履行对国家的义务。美国政府把广泛动员民族利益视为“社会第一勤务”,采取各种手段向公民灌输“国家至上”的思想。瑞士是一个180多年没有卷入战争的永久性的中立国,但瑞士公民的国防意识是世界一流的。瑞士政府的法律规定:全体公民从20岁到50岁期间,要分别参加近卫军、卫国军和国民军三种军事组织的军事训练,持续不断,这已经成了瑞士人的第二职业。挪威的每个青年都要参加为期一年的军事训练,然后与军队保持24年的联系,随时可能应征入伍,到前线打击任何来犯之敌。2、在中国,国防教育早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青年学生,始终是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早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指出要加强国防教育,并提出了“国防教育,根本改变过去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全国解放后,中国又掀起了一个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中心内容的国防教育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1955年中国通过了第一部《兵役法》,1984年第二部《兵役法》开始实施。目录第4页共80页1997年人大再次对第二部《兵役法》作了修改。《兵役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对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学生,再进行短期集中训练,考核合格的,经军事机关批准,服军官预备役。”为了贯彻执行《兵役法》的规定,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又相继制定了结合本地区特点的国防教育法规。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用整整一章共五条的条款对学校开展国防教育作了明确的规定。中国国防是全民的国防,离开了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和参加,我们的国防就不可能巩固。公民的国防义务,内涵也是十分丰富的。具体说,公民的国防义务,包括接受军事教育、履行兵役的义务,支持和参加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义务,拥军优属的义务,保守军事机密和保护军事设施的义务,增强国防经济实力的义务等。在大学开设军事课,接受军事理论教育和军事技能训练就是让符合法定年龄而又无条件服兵役的公民接受军事教育和依法服兵役的一种形式,是法律赋予每个大学生的光荣义务和历史使命。(四)开展军事理论教育是加速国防现代化和落实战时兵员动员的重要措施1、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个有机的总体。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工业现代化是主导,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国防现代化是保证。2、国防建设涉及的范围很广。凡是国家为了增强国防力量,保卫自己的领土主权,在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与防务有关的重大措施,如武装力量建设、战场准备、国防工业建设、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和进行军事教育等,都属于国防建设的范畴。3、国防现代化是指国防建设具有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其核心是要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其标志是武器装备现代化。4、但是,要生产制造出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并使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转化为战斗力,必须与熟练掌握了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武器装备的人相结合,与先进的思想相结合。5、在现代战争中,人的因素仍然是第一位的,但是我们对人的因素要作全面的理解。它不仅包括人的勇敢、觉悟和牺牲精神,还包括人的智慧和才能,包括人对科学文化技术的掌握和应用。6、大学生具有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知识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对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开设军事理论课和实施军事技能训练,挑选一部分专业对口,适合担任军官职务条件的大学生,再集中一定时间进行专业训练,就可服军官预备役,或充实到部队去弥补我军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不足。(五)开展军事理论教育是全面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1、高等学校设置军事课,正是为了适应这个总体战略、出于对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培养“四有”新人的考虑。2、当代大学生生机勃勃,奋发向上,充满青春活力,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肯于思考,有创新精神,积极进取。但是,他们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缺乏艰苦锻炼和社会实践,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尚不完善,鉴别是非能力有
本文标题:军事理论授课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232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