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什么是教育?教育学?教育?教育就从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只是泛指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深信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2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各构成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指接受教育的人,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关系的总和,他是教也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活动的中介。3.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相互关4.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由于历史和传统的不同,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双轨制、单轨制和分支制学制。5述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现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么是普通教育?什么是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主要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只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7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分为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两个大的时期。(1)古代教育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两个阶段。1原始形态的教育特点:教育再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教育有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育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1现代学校教育分为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两个阶段。○1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面向社会全体成员。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水平日益提高。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特点: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中。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8述世界教育改革?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是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以扩展到社火各个方面的延续性教育。教育全民化。全民化是指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及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追求让所有的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追求教育的自由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应。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指科学技术(包括工程、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变化。试述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一定的要求、并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社会生活一切方面发生变化的最基本的内在因素,因而也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生产力的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进展。○2生产力水平决定人才规整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而教育对生产力也有促进作用,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3教育再生产新的科学知识。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便现在以下方面:○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相关的内容选择。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实现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2教育为政治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3教育对当前的政治变化和发展产生影响○4教育可以加速民主进程。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的内容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方法的使用。教育对文化的跟新和创造作用主要便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为社会文化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并通过他们去促进本民族的科学技术、文艺、艺术及整个社会意思的发展。2教育选择文化并将选择后的文化确定为教育内容,使文化具有生命力。3教育带来的文化交流,是原生文化在与异族文化的交融和优化中,激发出文化创新的生机与动力。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对知识的观念。2-改变着人们对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关于人的身心发展有那些典型观点?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什么?(1)“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其基本观点:人的发展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2)“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美国的华生,其基本观点:人的发展是有后天的环境决定的。(3)“二因素论”代表人物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基本观点:人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什么是遗传素质?如何理解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通过遗传而获得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集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类型的特征等,叫做遗传素质,其作用是: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什么是环境?如何理解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所谓环境,是指问绕在人们周围,并对人的生存和生活发生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其作用是: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2环境决定人的身心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3环境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实现的。如何实施素质教育?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1要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2树立素质教育观。2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构。○1充分发挥政法作用。○2加大教育监督力度。○3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4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3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1改革内部管理体制。○2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质。○3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教师是如何个体的社会化的?1搞好教学工作。2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3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简述教师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期桥梁和纽带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青一代的品格中期关键性作用。3教师是人的潜质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教师的一般角色有哪些?教师在新课程条件下有哪些角色?:(1)传道者(2)授业、解惑者(3)榜样(4)管理者(5)朋友在新课程中,教师除了担任一般角色外,还增添了新的角色: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主要内容?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1依法执教○2爱岗敬业、廉洁从教。2热爱学生○1全面关心学生○2尊重和信任学生○3理解和宽容学生○4解放和放飞学生。3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1善于与同事合作○2善于与家长和社会合作。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1加强修炼○2言行一致。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知识素养1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2精深的专业知识3宽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条件有哪些?1国建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和保障。○1加强教师教育○2制定法律法规○3提供经济保障2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1加强理论学习○2加强教育科学研究○3加强实践试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2)人格上的平的关系。○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和教师是平等的。○2真正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关系。(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什么是课程?简述其内涵?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综合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通常指的是广义的课程,其内涵是:1课程是指学校所进行的德、智、体、美等全部内容教育的总和。2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程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3课程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顺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什么是课程计划?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课外劳动、生产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课程设计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课程计划由培养目的、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周学时安排构成。编制课程计划的主要原则?(1)以教育目的与任务为前提,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2)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依据、体现基础性与多样性。(3)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体现知识的衔接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课程标准包括哪些内容?怎样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附录等部分。(1)认真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2)严格执行课程标准。(3)以课程标准作为自己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4)全面系统的理解课程标准。试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关系?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惊醒学习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74.什么是教科书?起作用有哪些?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其作用是: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惊醒教学的主要教材。2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教科书是统筹教学与各种活动的依据。75.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基础性3注意适用性。4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5表达确切。6强化联系性。76.教科书的编排要求有哪些?1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2教科书的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字符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差图表等,要求清晰、美观。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适度,便于携带。怎样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1进行社会调查。2审查学生活动。3开发实施条件。4究学生情况。5别校外资源。6建资源数据库。什么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受哪些因素影响?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因素:1程计划本身的特性2交流与合作3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4教师的培训。5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什么是教学?教学的含义有哪些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上,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
本文标题:招聘教师考试精简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239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