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江苏省邗江区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第1页共6页2018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2018.05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8年地球一小时(中国)主题为“开启我的60+生活”,提倡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环保的好习惯。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绿色出行B.购买使用节能家电C.将垃圾分类处理D.将废弃的塑料制品焚烧2.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绳锯木断B.滴水成冰C.死灰复燃D.聚沙成塔3.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B.生石灰能与水反应—作食品干燥剂C.铜有导热性—作电线D.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作致冷剂4.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牛奶B.酱油C.蒸馏水D.葡萄酒5.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芝麻油B.蔗糖C.味精D.食盐6.许多场所贴有相应的图标,你认为使用错误的是7.利用化学知识对下列说法进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咀嚼米饭时会出现甜味,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绿色植物合成葡萄糖的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要提高澄清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升高该溶液的温度D.向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是化学变化8.经研究发现长期使用磷肥将增加土壤中的镉含量,以下属于磷肥的是A.氯化钾KClB.碳酸氢铵NH4HCO3C.磷酸二氢钙Ca(H2PO4)2D.磷酸二氢铵NH4H2PO49.下列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10.化学兴趣小组测得常见瓜果汁的pH值,记录在下表中: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葡萄汁B.番茄汁C.梨汁D.西瓜汁11.葡萄糖存在于葡萄糖汁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里,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B.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gC.葡萄糖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D.葡萄糖是多原子分子构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液体葡萄汁番茄汁梨汁西瓜汁pH4.54.84.35.9C.量取水的体积B.称量氯化钠固体NaClD.溶解A.取用氯化钠固体NaClA.林区B.加油站C.盥洗室D.幼儿园第2页共6页12.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在空气中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B.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D.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13.高铁是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修建高速铁路的轻轨需要大量的锰钢。锰钢属于A.合成材料B.高分子材料C.金属材料D.天然材料14.以下是某同学对化学实验现象观察的记录,其中错误的是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看到瓶口有白雾生成B.NH4Cl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C.用玻璃棒将肥皂水滴到pH试纸上,试纸由黄色变为红色D.铁锈加入稀硫酸中微热,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15.以甲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丁的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丁分子由6个原子构成B.转化①中乙和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C.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丁D.乙、丁都是氧化物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16.某同学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A.用湿润的pH试纸测盐酸的pH,导致结果偏小B.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时液滴飞溅,导致产率偏高C.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时仰视,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D.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未完全冷却即打开止水夹,导致结果偏小17.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B.t2℃时,200gMgCl2的溶液中含有100gMgCl2C.t1℃时,等质量的KCl和MgSO4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D.将t1℃时KCl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18.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或待检验物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米粉、奶粉鉴别取样,灼烧,闻气味BNa2CO3(NaOH)溶液检验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CCaO(CaCO3)固体除杂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变DMnO2、KCl固体分离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19.工业烟气脱硫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3页共6页A.流程中有三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B.理论上如果生成13.6gCaSO4,那么实际吸收的SO2质量应该是6.4gC.NaOH溶液喷成雾状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充分吸收SO2D.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20.研究表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气体分子数相同。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有一个理想活塞(滑动自如,且密封性绝对可靠),处在容器体积的41处;其中41的部分充的是空气,另43的部分充的是H2和O2的混合气体;当后者用电火花点燃引爆时,活塞先被冲到左边;而当容器内的气体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活塞渐渐向右边移动,最终停在容器容积的21处,则原来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可能是A.8:1B.7:2C.4:5D.2:7非选择题21.(12分)类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1)尿素[CO(NH2)2]和碳酸氢铵都属于肥,碳酸氢铵中阳离子符号是,两者鉴别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三酸两碱”中的两碱是指、(填化学式),写出能和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利用碘化银[AgI]进行人工降雨,具体地说,就是利用高炮,将碘化银炮弹发射到高空云团的零度层以上,利碘化银在高空中分解生成银单质和碘单质,经过一系列变化实现人工降雨。碘化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写出碘化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另外一种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名称。(4)聚乙烯[―CH2―CH2―]n和聚氯乙烯[―CH2―CHCl―]n都属于塑料。其中可用于包装食品的是。它们有机高分子(填“是”或“不是”)。鉴别方法是。22.(11分)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1)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土资源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①下列气体的排放会导致酸雨形成的是(填字母,下同)。a.CH4b.COc.SO2②下列处理废水的方法属于中和法的是。a.用熟石灰处理废水中的酸b.用铁粉回收废水中的铜③下列做法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是。a.作物秸杆露天焚烧b.废干电池就地填埋c.废旧塑料随意丢弃(2)新鲜牛肉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C、钙、铁等,其中:①属于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是。第4页共6页②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③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和。(3)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复兴号”高铁使用了大量新材料、新技术。①“复兴号”车厢连接处关键部位特高压过桥线电缆的耐磨护板为增强聚四氟乙烯板。聚四氟乙烯属于(填字母,下同)。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有机高分子材料②“复兴号”上网速可达90兆,信息传输使用了光导纤维。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a.石墨b.二氧化硅c.晶体硅③“复兴号”车体不用钢材而用镁铝合金型材,是因为镁铝合金。a.强度大b.密度小c.价格便宜23.(9分)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当今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1)化石燃料蕴藏的能量来源于生物体吸收的;“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1体积“可燃冰”可储藏100~200体积的甲烷。下列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燃冰”不是冰B.“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C.“可燃冰”的可燃成分是甲烷D.“可燃冰”的实质是水变成的固态油(2)用来驱动汽车、飞机和轮船的燃料主要是从石油中根据不同沸点范围分馏出来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石油分馏的过程属变化。石油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还含有硫、氮等元素,燃烧时会产生的污染物有(写一种)。(3)在实验室里,可用稀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xH2O═K2SO4+2MnSO4+2H2SO4。其中x的值为,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填符号)。(4)开发和利用清洁高效而又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2006年1月起,我国部分地区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可利用农作物发酵制得,农作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然后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写出葡萄糖分解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5)科学家用转基因的方法培育出一种“食电”细菌,它“吃进”电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烷等物质,能量转化率高达8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菌“食电”过程能释放出氧气B.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这种方法能缓解白色污染D.“食电”细菌不属于生物24.(9分)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制备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但实验中发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提出问题】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呢?【猜想假设】猜想一:臭氧(化学式为O3)猜想二:HCl猜想三:Cl2同学们认为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判断猜想是错误的,理由为。【查阅资料】(1)C12+H2O===HC1O+HCl。(2)臭氧在MnO2存在的情况下极易分解成氧气。(3)氯气可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第5页共6页【实验探究】查阅资料后大家认为猜想一是错误的,理由为。他们进一步又做了如下实验: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人试管中加热,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口(如图),看到的现象是,再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色,最终证明猜想三正确。【反思拓展】(1)欲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需证明二氧化锰的、在反应前后不变。(2)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氯气和水反应后会产生H+、Clˉ和ClOˉ,而野外常用漂白粉[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a(ClO)2]。你认为在水中起杀菌消毒作用的离子是。25.(7分)以下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的生产流程示意图:已知:①SiO2不溶于酸②Fe2(SO4)3+Fe==3FeSO4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过滤后滤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是。(2)步骤Ⅱ中加入足量的铁粉目的是除去过量的酸,还可能有的作用是。(3)煅烧FeCO3生成产品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已知几种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产品Ⅱ的化学式为,为了获得产品Ⅱ,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后,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蒸发浓缩、、洗涤、干燥。(5)检验产品Ⅱ晶体中是否含有少量的氯化物杂质需用到的试剂是。(6)步骤Ⅲ中可选用(填序号)试剂调节溶液的pH。A.稀硝酸B.双氧水C.氨水26.(12分)铝及化合物有极其重要的用途。(一)铝的广泛应用(1)铝是很活泼的金属,但用铝制作的炊具却耐腐蚀,其原因是。使用铝制炊具会使人体摄入过量的“铝”,导致记忆力减退等许多不良症状。这里的“铝”是指。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2)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还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化学式为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硫酸铝铵晶体制取的探究第6页共6页硫酸铝铵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含铝化合物。以某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含少量SiO2、Fe2O3杂质)为原料制硫酸铝铵晶体【(NH4)aAlb(SO4)c·xH2O】的流程如下:(3)有关上述流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序除杂、提纯”中有先加过量稀盐酸再过滤,
本文标题:江苏省邗江区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240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