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苏共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与启示
苏共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与启示李燕2013-3-1110:59:16来源:《西伯利亚研究》2011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北京100732)摘要:苏联共产党执政初期,列宁的党建思想对于基层党组织在组织体系的完善、党员自身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有重要指导作用。基层党组织在巩固苏维埃政权以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组织、动员作用,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苏共后期,由于领导体制僵化,执政党的领导人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路线,使基层党组织涣散,失去了战斗堡垒作用。吸取苏共历史经验教训,执政党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关键词:苏联共产党;基层党组织;组织行为中图分类号:D351.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11)02-0048-06作者简介:李燕(1966-),女,黑龙江东宁人,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苏共历史研究。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也多次提出,富有活力的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国际形势越是复杂多变,我国社会越是深刻变革,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是艰巨繁重,我们越要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石,对于中国共产党这个有七千多万党员、三百七十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大党,尤其重要。在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上,苏联共产党曾有过宝贵的历史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总结苏共历史经验与教训,对于我们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启示。一、苏共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在苏联共产党93年历史中,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条件与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苏联前期,由于党的领导人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并在革命胜利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领导党员干部从实践中学习,向群众学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尊重基层党员群众的首创精神,这是十月革命胜利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理论前提和基础。(一)建立广泛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并在组织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掌握政权,成为执政党。作为执政党的领袖,列宁的党建思想对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还在十月武装起义前,列宁就呼吁在工人、农民、军队中,在俄罗斯与非俄罗斯人中建立党的组织。布尔什维克党取得政权后,逐渐在各个行业按地域建立起自己的基层组织体系,党给基层组织规定的主要任务是在群众中做鼓动、宣传和组织工作。在早期的党章中规定,按党员的地域分布情况建立党小组或党支部。后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苏共党员分布于社会生活几乎所有部门,其职业包括工人、农民、军人、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以及机关工作人员等。就组织体系来说,基层党组织几乎覆盖了社会各行业、各地区。当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展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党的队伍后,原有的党支部已经难以有效地领导人数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发挥作用。于是,1934年,在联共(布)十七大上对党的组织结构做出重大调整,设立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按地域和生产部门建立,以便于党的领导更加有效地体现在基层工作中,也使基层群众的活动更多地纳入党的组织体系中[1]。基层党组织这个词一直沿用到现在。能够随着形势变化及时从组织结构上做出调整和反应,才使得苏共基层党组织更有效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苏共的历史证明,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使得党在组织结构上环环相扣,在几十年中,它深入苏联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保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民族等各方面有序运转的结构或支柱。基层党组织将各民族、各社会阶层中的党员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组织的整体,一旦国家面临危险或困难,基层党组织就能够动员起各种力量,组织起一个有秩序的体系。(二)党员干部要善于学习自建党之初,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就把学习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取得胜利的主张,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执掌政权后,布尔什维克党继续倡导学习。列宁是一个十分善于学习的人。他十分注重从实际出发,学习新知识,深入探讨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任务与方法,不断完善党的组织形式和斗争手段,不仅发动群众,取得十月武装起义的胜利,还在保卫苏维埃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斗争中,注意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和组织群众中的巨大作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号召党员学习管理经济,要求党的各级组织不要害怕让共产党员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他甚至提出“为了学习要不惜破费,只要能学到东西就行”[2]。看到一些共产党员因不懂管理而在工作中受到挫折,列宁告诫全党要不怕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要公开承认自己的素养不够、本领不大;观察事物要清醒一些,扔掉华而不实的东西,脱去华丽的共产主义外衣,老老实实地学着做些平凡的工作,这样才能战胜资本家。斯大林时期的苏共继续保持在实践中探索和学习的习惯。在苏联开始展开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党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号召党员青年学习科学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包括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可以看出,苏共早期,党的领导人不仅善于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还能够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与技术,通过向资本家学习管理、学习新技术,发展苏维埃国家的经济,这是苏共作为执政党在领导国家开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的科学发展理念。(三)尊重基层党员群众的创新精神国内战争时期,国家满目疮痍,到处都在加紧恢复和建设。1919年4月的一个星期六,由莫斯科—喀山铁路的一个党支部组织发起了党员星期六义务劳动,列宁对基层党员在实践中的创新活动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与尊重。他在1920年五一节这一天亲自参加了义务劳动,还将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称为“伟大的创举”(Великийпочин),以此充分肯定了基层党员的首创精神。1921年,苏共中央颁布条例,把党员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作为一项制度规定下来[3]。由此,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就成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共产党员为主,带动党的同情者和非党群众共同参加的共产主义劳动形式,在保卫和巩固苏维埃国家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巩固苏维埃政权以及国家的早期建设中,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后来,在全国各地由青年组成了青年突击队,在内战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建设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在巩固苏维埃政权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后,“青年突击队”、“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能够在全国广泛展开,并且党员在其中发挥了组织和带头作用。直到如今,“青年突击队”依然是共产党领导下青年发挥先锋作用的代名词。一般而言,在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中,在新经济政策实行过程中,列宁都强调发挥基层党员和党组织的先锋队作用。每当苏维埃国家面临危难时刻,列宁都号召共产党员走在前面,做各项工作的带头者。他在每一个阶段都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这不仅调动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热情,还激励他们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成为真正的先锋队和带头者。正是由于布尔什维克党充分尊重基层党员的主体地位,及时肯定基层党员的首创精神,党组织给了基层党员以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的空间,全体党员活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最好发挥,从而在党的各级组织中形成合力和向心力,党组织才有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布尔什维克党才能动员起超出自身百倍千倍的力量,战胜敌人。(四)大力宣传倡导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主的、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前期(1917—1945年)近三十年中,也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孤立和敌视中,在早期,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者曾企图将这个社会主义的“婴儿”扼杀在摇篮里,后来,德国法西斯对它发动了强大的进攻。但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战胜了重重困难,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一个变为多个,其力量的源泉之一就是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在基层党组织中,就体现为社会主义价值观。在苏联时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涵是指爱国主义——对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热爱;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互相协作与配合;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作为苏联公民的自尊与自信,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未来这一美好愿景充满信心,并愿意为之付出自己的全部努力。这是苏联社会主义事业能够取得胜利的思想保证,也是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把广大党员群众团结在党的各级组织中并发挥作用的纽带。党组织以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如文学作品、电影、人物传记、历史读物和教材等,那些在思想上积极向上的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都起到了震撼人们心灵的教育作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基层党组织大力支持党组织中的团队建设,倡导并推动党员群体发挥带头作用,比如,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的集体协作。同时,党还注意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如计件工资、树立典型、给予优厚待遇等正面激励措施,从组织行为上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种健康向上的组织文化在苏共基层党组织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如此,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基层党组织都发挥了组织、管理和带动作用,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二、苏共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教训苏共基层党组织建设不仅留下了丰富的经验,也有深刻的历史教训。(一)基层党组织建设应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各部门平衡发展,在城乡各领域共同发挥作用十月革命前,俄国农村中布尔什维克党的力量十分薄弱,党在农村的影响很小。十月革命后不久,布尔什维克党就派出党员队伍到农村,发展农村中的党组织。不过,农村中党组织建设始终比较薄弱。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并不强。在集体农庄中,基层党组织的主要工作是监督那些被流放的所谓“富农”,基层党员多半是集体农庄中的领导或者农机站的技术人员,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的关系在这个时期不是很融洽,有时甚至处于对立状态。直到斯大林逝世时,集体农庄中的基层党组织依然比较薄弱。从1953年以后,苏联共产党就比较重视农村中党的工作,强调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加强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中的基层党组织工作。1958年合并集体农庄后,农村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建立起来。60—70年代,在国营农场中基层党员数量有所增加,基层党组织规模扩大,不过,比较于当时城市中工厂企业的基层党组织来说,规模还是小一些。从组织体系上说,直到80年代初戈尔巴乔夫改革以前,苏联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组织机构和组织形式上还是比较完整的,也就是说,这个时期苏联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还是比较完备的。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在农村普遍存在生产率低下、劳动者的劳动热情不高、人们不关心集体生产等情况,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农村集体生产的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不过,城乡基层组织发展不平衡,使得苏联农业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处于“瘸腿”状态,也是其原因之一。从根源上说,这是苏联农村经济体制的弊端,也是苏联农业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教训。(二)执政党必须学会适应发展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不断改进自身,以保持先进性苏联前期,党的领导人以身作则,基层党组织也能够响应党的号召,在保卫与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斗争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只是,这种传统和作风没有坚持下来。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近三十年,是苏联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苏共党员队伍扩大,党员人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基层党组织体系在各行业与各部门中更加健全,基层党组织网络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组织体系更加完备,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干部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这些都给基层党组织工作创造了一些比较好的条件。与此同时,从思想上的变化开
本文标题:苏共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与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244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