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望奎县敏三小学曲芝玲写作是人们学会用书面语言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体认生活的过程。写作,表层结构虽是语言链条形成的潜在文本,内层结构却是生命意识的流动。正如明朝学者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所说,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学者要天机清彻,胸次玲珑,触物皆有会心处。而著名导演王家卫也曾说,人的一生是见天地,见终生,见自己的过程。写作能让人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加不一样的自己,学会写作不仅仅是学习技能,同时也是人对宇宙人生的感悟。虽然作为小学生,对于世界观人生观认识的还很有限,但是培养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宇宙万物,山峦沧海,感受美,感受生命的哲学,生活的艺术,人生的真谛,无论是在提高写作水平上,还是以后的身心发展,都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特别的人文关怀。自我们的祖国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以来,我们就面临着各种伟大的教育挑战。而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标准更是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大环境的背景下,只有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全人类。现代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立,也重视学生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更是以写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经得起考验,而在至关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写作能力有着非常必要的现实意义。写作与其说是一种能力,不如说是一种让人宁静栖息的心灵依托。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写作能让人抒发情感,宣泄消极的负面情绪,让人在紧张的现实中有着可以慰藉自身的向往。而对于小学生而言,提高写作能力无异于是一件终身受益的事。可是作文教学的现状并不那么让人满意,作文教学的前景也并不是一片光明。那么,根据有关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来进行作文教学的改革,如何使学生的写作水平能有所提高呢?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写好作文,无非让每一个孩子真正的喜欢写作文,爱好写作文,真正的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那么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了。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一些伟大的文学作品,用故事去吸引学生。当然首先得克服学生的为难情绪,也就是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学生不妨从仿写开始,这样难度低,学生容易完成,就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产生作文其实并不难的想法。当学生写到某些事物,眼前总是晃动着他的影子而不止如何描述时,可以提醒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取他山之石,建自我之屋。当学生拿到作文题目感到无人可写,无事可记时,不妨提醒学生不要去想惊天动地的大事,建功立业的伟人,想想你日记里的小事和普通人,其实他们也同样闪烁着光彩。其次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感受成功喜悦的机会。教师批阅时,针对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两句精彩的话)要大加赞赏、鼓励,讲评时做范文朗读。多举办班级优秀作文展,鼓励学生向广播室、报刊、杂志投稿,积极参加作文竞赛等。再次要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就是要鼓励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教师要有目的的要求学生使用专用作文本、日记本、笔记本,用完后好好保存,作为自己人生轨迹的记录,绝不能丢弃。告诉学生,隔段时间(一月、一年、几年)后不妨回头看看自己以前写的东西,从中可以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及生活的酸甜苦辣,何尝不是一种享受?有了这种体验,学生一定会爱上写作的。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人们常说,细微之处见真章,从芳草吐绿得知春天的脚步,从一片落叶预示秋天来到。无不是各种细节的启发使人看到更广阔的万事万物。所以在写作体力提升的过程中,学会观察绝对是一项必经的课程。教会学生总日常生活中去搜寻素材,从小事中领悟生活中的道理。三、学会思考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我们要指导学生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要在观察事物“是什么样”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探究“为什么会是这样”以求更准确地抓住事物特点,从中概括提炼文章中心。观察是一种智慧。生活是无字的百科全书,处处留心皆学问。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事一物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一顿晚餐,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描述出母亲的辛劳;课间十分钟,如果留意身边的同学,就可以写出一个生动活泼的场面;上学的路上,如果有心,就可以描述一路上的事物、状况、人情百态;一次诗歌朗诵会、故事会也会有许多收获与心得……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生活中的真事写起,一草一木皆可成文,一事一人皆有意。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只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都可以写成作文。教师更要辅以其它形式,如“参观访问、课外活动、兴趣班活动”等拓宽学生观察的途径,在感知中学生会渐渐懂得世间的一切都是有生命,有灵气。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每一天的生活都有写作的素材,从而使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四、基础的积累关于写作能力的提升,首先要积累一个好的词语基础,学生在小学的学习阶段里,积累的都是基础的语言词汇。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这些基础语句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文字透过纸的温度传到我们的心里。并且在日积月累中,使学生养成多读、勤读的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专门的积累本、分项记录整理好词、佳句、写作方法、读后感、自编名言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熟记各种成语、谚语、俗语、名人名言、歇后语,对联、古诗词等等。这些都可以为提升写作能力提供养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改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高的人他应该有着丰富的语言积累,良好的语感,识、读、写、听、说能力发展全面而协调,一个有着良好语文素养的人,他会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无比热爱,他会对语文学习兴趣盎然,一个有着良好语文素养的人也会有着丰富的想象,敏捷的思维,更会有着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伟大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优秀的文化渊源流长。各种文体应运而生,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也就实践证明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五、有效高效的练习如果只说不做,那么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写作作为一种能力还是要不断的练习,就像古代铸剑师在火炉中铸剑一样,反复煅烧,层层淬炼,才能艳惊四座。教师可以让学生就一个题目写很多篇写作,不断的练习,直至无可言说为止。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多种文体的练习。对于小学生的作文要求,特别注意的是字数,标点符号是否使用正确,这些都需要在练习中强化,提升技能。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前提下,鼓励学生在课外写日记,周记,作读书笔记,让学生更好地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完整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六、阅读美文,提升写作层次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句话,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很明显,读书读得越多,对写作能力的提升就越大。所以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安排一些高品质的阅读,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和掌握写作的一些基本脉络,熟悉写作的流程,为自己的写作能力提升打好基础。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只有日渐月染的积累,才能在使用的时候从容不迫。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积累语言材料,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多读,通过诵读古诗文及国学经典等书籍,引领学生不断感悟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叶圣陶先生曾把有感情地读称为“美读”,并指出,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在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样学生会心通其意,必有身临其境之感,将自己融入优美文字之中,就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通过引导学生多读积累起来的语言材料,不仅易于理解它们的意思,还可以熟悉它们的运用方法,积累了词汇、句式,需要时就可以脱口而出、出口成章、落笔成文。七、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在这里不得不说,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写作来说,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技能。然而学生的想象力需要怎样挖掘呢?首先是教师的启发,任何天马行空的想法都源于不断思考的大脑,而教师这是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引导学生去想象山河大川,亘古星辰。举例具体的意向,引导学生去思考,习惯性的思考,从而提高想象力。八、乐观的态度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其实文章也是一样。一个人的文章多多少少都会透出明显的个人色彩。这是每个人的个性,同时也是文章特点有别于人的鲜明特点。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生态度。只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正视写作。有一个乐观的态度,对学生自身而言也是非常有益。总之,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更是一项复杂而艰辛的工程。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写出一篇篇真实优美的作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指导和训练,才有可能获得丰硕的成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实践,定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促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标题: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245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