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班主任教育案例撰写的一般标准
班主任教育案例撰写的一般标准班主任教育案例应体现班主任在建班育人中,有效处理事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一般指:在班务管理和班集体建设中的常规问题、偶发(突发)问题、指导家庭教育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帮助转变后进生的问题等。通过对教育事件的记述、分析、处理和反思,揭示班主任对教育行为的理性思考,展现班主任应对和处理各类问题的智慧和艺术,形成具有一定推广意义的教育经验和教育规律。教育案例一般需符合下列要求:1、真实性:班主任在建班育人过程中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2、科学性: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撑。3、生动性:叙事完整,描述生动,可读性强。4、创新性:教育方法和形式富有创意,有独到的见解。5、实效性:必须是成功的教育案例,形成的经验具有推广价值。收回我们的“万言书”——班级来了新老师[风波]:2008年12月的一个星期五,我所带的班级(高二四班)传来爆炸性新闻,数学宋老师要被调去教高三,将由一位外校的数学老师来接替我们班的数学课教学。消息传来,从我到学生都无比震惊甚至难以接受。作为班主任,我考虑的是我们班的数学成绩能否继续保持优势。原数学老师经验丰富,管理严格,又很能抓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所以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在年级一直名列前茅。但我是教师,必须服从学校的安排;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很难重新适应或者说不愿意适应一个新老师的教学方法,他们愤愤不平,牢骚满腹。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天下午班长竟然交给我一份全班签名的“万言书”,“指示”我这个语文老师修改一下,然后他们要交给校长……问题闹大了,事态有些严重。我深知,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学校不会做出如此安排,作为教师我必须站在学校的立场,为学校解难。如果这封信递到学校,又会给校领导们带来新的烦恼,这不是我愿意看到的,必须阻止!我将此信暂且压下,没有让它出现在校长的面前。可是怎么跟同学解释呢?我又犯了难。新老师下周一就要上任,如果不能尽快将此风波平息,正常的教学秩序就不能保障,事态将进一步恶化……[平息]:怎么办?必须收回我们的“万言书”!那天是周末,晚上我直接跑到“万言书”执笔者家里。因为我知道她是最不情愿换老师,也是打算改变学校此决定的最积极倡导者。避开她的父母,在她的房间里,我单刀直入:“能不能试着去接受新老师?”她头摇得拨浪鼓一般。我再问:“如果学校决定不能改变呢?”她留下了眼泪,抽抽搭搭地说:“我们就是太喜欢宋老师了,不想让她离开我们。而且她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我们,我们也学得很轻松,如果换了老师我们不适应,不是把我们害了吗?学校也太不负责任了!”这最后一句话让我找到了她的思想症结,她是怕被耽误了,原来如此!我心中一亮,有了足够的勇气说服她:“新老师虽然年轻,但有着五年教学经验,也带过两届高三,成绩不错。而且听说他开朗活泼,平易近人,和你们没有太多的代沟。现在请你考虑一下,能不能尝试着去接受呢?”听了我的话,她不哭了,慢慢地朝我点点头。我很高兴,马上趁热打铁对她提出要求:“你能不能把我的话对全班同学说一遍?”她犹豫了一下又点了点头。星期六,我找来所有班委开了一次短会,把学校的困难述说一遍,并对他们提出要求:在紧要关头,班委要带头维持班级稳定,防止动荡,这样才能给其他同学吃上“定心丸”,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星期一,我利用第一节课结束前的几分钟,正式向全班同学介绍了新老师的情况,并希望同学们相信老师,配合老师,争取再创数学佳绩。我的话说完了,同学们的表情较刚得知消息时平静了许多——我知道前面两批人的工作奏效了。星期一第二节课,新的数学老师上岗了,同学们的感觉差强人意。但从他们的言语中,我还是能够感觉到他们对原数学老师的留恋:“他讲的比宋老师快”,“他的板书太简单”,“他上课很少提问”……我只好一边把同学们的想法委婉地告诉新老师,一边思考:如何让学生们迅速和新老师融合起来呢?机会很快就来了!12月25日,是同学们喜欢的圣诞节。我找来班长和文艺委员,建议他们开一个party,并请各位任课老师出席。果然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操办起来了。下午三、四节课,party正式开始,年轻的数学老师第一个到场,同学们的掌声立刻响起,他们是感谢老师的热情捧场呢!其间,数学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给他们唱流行歌曲,比我们这些老教师更能接近学生,玩得真开心。同学们还设置了一个有创意的游戏环节——答记者问。将“矛头”直指数学老师:“您几岁?”“我是80后的”,同学们笑声一片。“您结婚了吗?”“正在热恋中。”同学们一阵唏嘘。“给我们看看嫂子的照片吧”“那不急,到时候请她来给你们发喜糖”调皮的孩子们真的找到了知音一样,眉飞色舞,胆子越来越大,什么问题都敢问……接下来的日子里,同学们的意见明显少了,我看到更多的是新老师忙碌于教室辅导的身影,同学们时常为请教问题而跑到新老师身边……到了学期末,同学们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大哥哥一样的数学老师。可喜的是,期末考试,我们的数学成绩依然名列前茅![反思]:通过这次换岗风波,我深深体会到班主任的责任,那就是在紧急时刻必须做到客观、冷静、细致,同时要抛开个人杂念,以大局为重。我也感到学生们是那样可爱,本来我自己都想不通的事情,可我还要强迫他们去接受,而他们竟然也能慢慢地接受,这种顾全大局的精神正是我们的教育所要追求的。通过这场风波,这种精神在十七八岁的孩子们身上点亮,燃烧,升腾!新数学老师更加可爱,他顶着很大的压力中途接班,又能游刃有余地快速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这样的素质真的令人叹为观止。另外我也清醒地认识到,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回头想来,如果我不在学生面前表现我的不满情绪,那么学生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过激行为。细究我的思想症结,是在于“育人”还是“育分”的问题上。看起来追求升学率,追逐高分数的思想已经深植于我的头脑中,这是必须要改正的。试想,如果为了保持高分数,我听任学生“闹”下去,岂非既扰乱了学校秩序,又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与新时期的学校德育工作的宗旨是完全背离的。好在有惊无险,我及时地调整了心态,制止了一次“骚乱”。所谓师者,乃传道、授业、解惑者,岂可无端为学生“增惑”?思来想去,愧煞,羞煞!班主任应时刻将“育人”作为第一要务,这才不愧于当代教师的称号。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校园里时时处处是教育,时时处处都有教育的闪光点,我们要抓住教育的契机,促成学生品德的良好飞跃。这次事件我借助了“圣诞节”这个天赐良机,为同学和新老师之间搭起了一座平台,使他们有更好的机会相互了解和沟通,在最短的时间里达成了教与学的共识,这也许是值得我稍作夸耀的小资本。这正是:小小“万言书”,招来大麻烦。灼灼圣诞火,师生真情绽。撕毁“万言书”,化作“联络图”。沟通架金桥,恼人涟漪散。送给妈妈的一束花案例:那是在“三八”妇女节期间,我们班上要开展名为“妈妈,您辛苦了,节日快乐!”主题活动,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一些节目,这次活动邀请了班上所有孩子的母亲共同参加。节日的前一天,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布置好教室。快放学了,我发现女生小青同学总是在我面前磨蹭,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于是我忍不住问她:“怎么啦?有什么事想和老师说吗?”“明天节日我想让自己的妈妈来参加,我已经和她讲好了。可是,这件事我到现在也没敢和爸爸说,他肯定不会同意的,如果他知道了,一定会让我后妈来的。所以,老师,我想……”孩子低着头嘴里呢喃着,时不时抬起头看看我,细心的我发现她眼眶里盈满了泪花。我突然想到小青的父亲曾经告诉过我,小青现在的妈妈是自己再婚的妻子,是她的后妈。看着她一副难过的样子,我顿时明白了她心里纠结的疙瘩,“你是不是想让老师帮你和爸爸联系一下,是吗?”孩子用期盼的眼神眼巴巴望着我,咬着嘴唇使劲地点了点头。“老师知道了!”可是她磨蹭着,还是迟迟不肯回家,我又问她为什么还不走?她支支吾吾地说怕我忙,把事情给忘了。哦,原来是这样。多么执着,多么让人怜惜的孩子呀!为了不让她失望,于是我拉着她,当着她的面给她的爸爸打电话。当那位父亲得知这是女儿向我诉说的请求时,电话那头的声音听得出来,心事满怀。不过他还是通情达理的,在我的一番诉说之后,最终接受了女儿的做法。我面前的小青笑了,开心地围着我说这说那,还说明天她要用积攒的零花钱给她的亲妈妈买一束花,我不由得也被她那股兴奋劲儿感染了,决定陪她去买花。来到花店后,她左挑右选,看中了大束康乃馨,付了钱之后,喜滋滋地走出花店。看到孩子此时笑得像朵绽放的鲜花似的,我多么希望她能永远这样快乐下去,可是,离异的家庭会不会给她带来阴影呢?如果她能改善和后妈的关系,不是更快乐吗?于是,我小心翼翼地说:“妇女节是所有身为妈妈的节日,她们平日里都是为了家庭辛苦地忙碌着,我想你的另一个妈妈也不例外呀!如果她也能收到礼物,也一定会很开心的!”孩子突然停住了欢快的脚步,掉转过头说:“老师,我还想给我的那个妈妈买束花。”我明白她口中的那个妈妈指的是哪个,估计她身边的钱不够了,于是我塞给了她一张五十元钱,孩子先是一愣,接着拿着钱快速地跑进了花店。回来之后,她递给我一沓零钱,小声地说:“谢谢老师,钱,明天我一定还你!”在回来的路上,细心的我发现,孩子如果把这些花全部捧回家,后妈会怎么想呢?他的父亲会不会被夹在孩子与妻子之间而两难呢?于是我故意说:“瞧你,多累呀,老师帮你捧一束吧,明天早晨我帮你带到学校!”聪明的孩子似乎明白了我的用意,把那束送给亲妈妈的花递给了我,眼睛里满含着感激。第二天,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手上居然又捧了一大束花,兴高采烈地跑到我的面前:“我告诉后妈,是您给钱买的花,后妈很高兴。这花是她买给您的!谢谢您,老师!也祝你节日快乐!……”这一天,“三八”妇女节!小青和她的亲妈在一起,玩的很高兴。一束花虽然不起眼,但是它却缩短了孩子和两位妈妈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我想,在今后的生活中,小青和她的家人会相处的更加融洽,会更加懂得珍惜这份情……体会:(一)敏感的家庭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在再婚家庭中格外重要,作为父母应尊重孩子,并给予孩子较大的发展空间。要学会了解孩子,针对孩子的个性,父母要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小青的父母可能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他们认为,只要让孩子吃得好,穿得好就可以了,孩子心里真正在想些什么,他们却一无所知。再加上他的母亲是后母,平时可能不会为了一些琐碎的事情而去与孩子深谈。因此,再婚家庭的父母更应多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沟通,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花时间倾听孩子说话;花时间陪孩子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等等。环境的变化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所以,再婚家庭应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创造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尽可能在精神上满足他们,引导孩子减轻心理上的负担。既给这些儿童一个完整的家庭,又给他们完整的父爱和母爱。除此之外,父母还要关心自己,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有的父母自己有抑郁、焦虑的情绪,本身固有的某种个性弱点会带到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无法理解子女的思想。如果父母本身是一个快乐开朗的人的话,就更能用宽容的心去理解孩子。(二)敏感的孩子孩子的心理问题总是在他的心理需求与外在约束间的不平衡上产生的。孩子是敏感的,家庭的变化增加了他们的不安,失去对成人的信任,进而失去对所有人的信任。据专业人士的调查显示,再婚家庭中40.5%的儿童情绪不稳定。这是因为正常家庭中的儿童从小就受父母、祖父母的一致性教育,他们对儿童的需求呵护是发自内心的。而再婚家庭的儿童因为有了继父或继母,内心难以接受或难以完全接受,在心理上会产生抵触情绪。父母的离异已经使这些孩子经历了一次磨难,而父母的再婚又使他们面临更为复杂的生活环境。长此以往,儿童的身心很难得到正常的发展。孩子的心理需求是多方位的,是发展的。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时间、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同时,这些需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心理水平的提高及学习和社会交往等活动的增多,发生巨大的变化。作为教育孩子的家长应多角度地掌握孩子内心的心理需求,做好引导工作。(三)敏感的老师现今的社会家庭的状况是越来越复杂化了,对学生的个人思想、性格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所以作为老师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身上的变化
本文标题:班主任教育案例撰写的一般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305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