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字正则,号水心。浙江瑞安人(其祖上自处州龙泉黄南村徙于瑞安)。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1150年五月九日(5月26日)出生,淳熙五年(1178)进士第二名(榜眼)。历仕于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官至权工部侍郎、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南宋大臣韩侂胄伐金失败,叶适以宝谟阁待制主持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因军政措置得宜,曾屡挫敌军锋锐。叶适画像少年求学叶适出生在浙江瑞安县城水心街。叶适的少年时代,家境贫困。“自处州龙泉徙于瑞安,贫蒉三世矣”。父亲性情开朗,有大志而未入仕途。母亲杜氏嫁到叶家的那一年,正逢水灾,家中器物被大水冲尽,自此更为艰难,居无定址,先后迁过二十一处,“穷居如是二十余年”。11岁时,名儒陈傅良在县城林元章家执教,叶适经常在林家嬉戏,他得到机会从陈傅良学习。据他自己的回忆,从此受教、请益于陈傅良的时间,前后有40年之久。叶适著作《水心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序目》傍水人家柳十余,靠山亭子菊千株。竹鸡露啄堪幽伴,芦菔风干待岁除。与仆抱樵趋绝涧,随僧寻馨礼精庐。不知身外谁为主?更觉求名计转疏。叶适故里《看柑》窈窕随塘曲,酸甜在橘中。所欣黄一半,相逐树无穷。习啖成真性,悲歌记土风。惭非美人赠,采摘恣村童。重要思想叶适在财经思想上明确指出:“理财与聚敛异,今之理财者,聚敛而已矣。”叶适认为:“为国之要,在于得民。民多则田垦而税增,役众而兵强。”在叶适从政的三十四年中,力图改革社会积弊,希望南宋王朝转弱为强,从而恢复北方失土,可说是贯穿于他的一切活动中的一个中心思想。围绕着这一中心思想,叶适曾分别从政治、经济、军事、法制、选拔人材等各个方面,相当全面地论述了他对改革当时社会积弊的一些主张。而在这些改革主张中,叶适又始终贯彻着他重视实际事功,反对空谈仁义的理论。永嘉学派叶适在哲学上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他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空谈性理,提倡事功之学,重视商业,主张提高商人地位,观点与朱熹、陆九渊对立。
本文标题:叶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31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