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打造中国特色的职教品牌 创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1-打造中国特色的职教品牌创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高职教育应如何定位、改革与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持怎样的发展理念来定位、改革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树立和践行科学、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理念,才能推动和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德州科技职业学院以“提高民族素质,培育高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秉承“厚德、博学、和谐、创新”、“开放式办学、现代化管理、市场化育人”的办学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层面,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和办学特色,不断强化市场意识,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优化教育资源,为社会培养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类高中级复合型应用人才。二十年来,学院共为社会输送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8.9万人。先后获得“首批国家级重点学校”、“省部级重点学校”、“山东省先进高职学院”等殊荣,被列为“山东省重点发展的高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赞誉该校“走出了中国职业教育的一条新路子”。2010年8月5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以大学生就业为主题对学院办学事迹进行了采访并发了专题报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高职办学特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它不仅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区域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也要进一步增强。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88年的德州机电工程学校,校长朱国材带领教职员工艰苦创业,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民族素质,培育国家栋梁”为己任,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自我生存,自我发展,持续膨胀”的办学之路。1995年成为省部级重点学校,1999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校并升格为学历文凭教育大专院校,具备了培养高等职业人才的资格和能力。2001年被列入国家统招计划,成为面向全国招生、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校。2006年,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德州、青岛两个校区,占地1396亩、建筑面积27.7万平方米,在校生15735名的万人规模大学。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朱国材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和发展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他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高职教育发-2-展之路在于提高质量、办出特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特别是要着重推进职业道德教育,既在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上狠下功夫,把专业和职业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专业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同时大力推进“双证书”制度,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就业率,更要切实加强“双师”结构和素质,建设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抓紧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将其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强调教学活动、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把体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作为工作重点。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这种培养高技能实用人才的佳径,寻找机制、体制改革的新突破,不断探索实训基地建设的新途径。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完善教育立体格局提升办学层次2006年6月,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协调办公室、全国就业实训精品课件(课程)工程组织委员会联合授予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全国就业实训精品课件(课程)工程示范单位》称号。同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创建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全国IT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实习基地众多,注重学生实用技能培训,突出高职特色,在几十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拥有各种实验室和专业相配套的实训中心90个,教学实习基地68个,校内有数控等各类机床100余台,汽修检测维修中心一个,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两所(汽车100多辆),新上艾瑞欧赛车制造厂所制造的原子2型赛车填补了我国塞车制造业的一项空白。学院被批准为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点、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考点、全国IT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山东省家电协会技能鉴定定点单位、剑桥国际商务英语考点等。由朱国材院长撰写的《创立1+3+N模式,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获全国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学院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独特的“1+3+N”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培养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突出了高职教育的特色,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它将“1+3+N”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各个方面,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可以获得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国家英语等级证书和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还可获得其他技能职业资格证书。这不仅为学生顺利专升本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胜任本职工作并具有创业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录取高分达598分、低分录取在442分以上,均-3-创历年之最,列山东省同类院校前列,专升本率高达72%,位居山东省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1%以上。朱国材撰写的教育论文《创立1+3+N模式,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被收入到由胡锦涛总书记撰写前言的《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文集》中,目前这一创新模式已在全国推广。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现代化管理、市场化育人”的办学特色,紧紧瞄准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自身办学条件,精心遴选设置了机电工程、自动化、信息工程、生物工程、汽车工程、经贸管理、电影艺术、航空等10个院系,开设了39个计划内专科专业和16个试点本科专业,形成了本科、高职专科及普通中专相结合的立体教育格局,实现了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的飞跃,被誉为“集团化办学模式”。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前提。朱国材尤其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培养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他以超前的办学理念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按照“立足山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思路,不断强化师资力量,提高办学水平,拓宽就业渠道。为此,学院制定了优惠的政策,吸引高层次的教学人才,对博士研究生赠送三室二厅住房和5万至10万元安家费,硕士、教授及外籍教师,赠送二室二厅住房和3万至5万元安家费。学院先后招聘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120多人。不断选送年轻教师到上海交通大学(微博)、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重点高校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不断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充实到教学一线。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力度,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阵容强大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院有外籍教师8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的占32%。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优惠政策保证了师资队伍的稳定性,激发了教师教学和科研积极性,促使他们不断创造出新的科研成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与山东大学联合开发实验成功的型芯硅胶项目,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学院禹龙高科技开发总公司结合学生实习实验开发成功的磁力节能发电机和百灵杀菌剂等化工项目均达到了省级先进水平。2006年朱国材被评为“中国职业教育优秀人物”。培养技能人才广拓就业之路近几年,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速度较快,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是发展最快的一种教育类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强化内涵建设,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凝聚办学理念,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4-朱国材说:“建设理念先进、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将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基础能力,提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抓住了高职教育内涵建设过程中必须重点突破的关键环节。通过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加强工学结合,产学合作一体化,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加强各项教学基本建设,加快培育优质高职教育资源,努力建设“双师”型队伍,大力推进产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优化教育教学的过程,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形成一流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思想。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这个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这也是高职教育培养途径的体现。高职教育只有深深扎根于产业之中,结合人才培养工作实际、与相关行业、企业及政府部门开展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合作,与社会各界建立互动互利,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才能获得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提高。”现代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精确前瞻的专业设置,造就了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宽阔平坦的就业前景。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全面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就业指导中心为基点,以山东重点企业为基础,逐渐辐射到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长江三角洲、京津塘地区和山东半岛为主渠道的三大就业网络,与海尔集团、诺基亚(微博)公司、皇明太阳能集团等全国100多家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选送体系,通过行之有效的校企双选会,保证了95%以上的毕业生在长江三角洲、京津塘地区和山东半岛就业。2006年6月,教育改变中国组委会、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国(微博)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中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全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教育部新闻办公室联合授予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全国首批十所就业型重点大学”称号。创新办学模式一院两区鼎立我国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高度和重视程度是历史性的,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时又强调,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国家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这样做既有利于当前缓解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5-和扩大社会就业。要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把职业教育同职业资格认定、职业等级评定及就业准入紧密结合起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是极具方向性的极为重要的思想。“学校变大了,如何才能变强?”在学院办学规模突破1.5万人大关之后,朱国材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科学地提出了“内强素质创一流,外塑形象铸精品”的发展思路,即围绕一个核心——创建国内一流高等职业院校;搞好两个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现代化新校区建设;完成三个转变——规模向质量转变、一般向特色转变、普通向精品转变;实现四个突破——办学理念突破、办学条件突破、办学模式突破、办学水平突破。随着学院立体办学格局的形成和办学质量的提升,学院提出了“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接轨世界”的办学思路,在各省及省内各地市都设立了招生办公室,建立了完善的招生网络,并利用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树立学院的形象。招生范围在立足本省的基础上,扩大到北至黑龙江、南到海南岛、西到新疆等27个省、市、自治区。根据招生情况和新生增长速度,学院现有的校区已经不能容纳更多的学生就读,为此,学院抢抓机遇,趁势而上,积极与青岛市合作,充分发挥职业学院和发达地区的两个品牌效应,创办了“德州科技职业学院青岛校区”。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硬件设施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使学习深造的环境更为优越。青岛校区的建立为“高职教育——青岛模式”打下了基础,开创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先例,被誉为中国高职异地合作办学的典范。朱国材敏锐地预见到高等职业教育必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而迅猛发展。为抢占先机,决胜未来。他明确提出了“坚定不移地走高等职业教育发
本文标题:打造中国特色的职教品牌 创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314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