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西安培华学院课程资源库课件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教学目的通过本编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对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只是到了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才积贫积弱,从而正确认识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和性质;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及基本特征,明确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从而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和国情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充分的了解。教学重难点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和阶级状况.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本篇概述从1840年到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可以说是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也是中华民族苦难屈辱的八十年。在这80年中,一方面由于西方列强一次又一次的侵略,使中国社会由一个主权完全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解放,进行了不屈不饶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虽然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取得最终胜利,但毕竟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也粉碎了西方列强灭亡中国的狂妄野心。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二、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讲授要点其中第一个问题是讲“历史转折”、第二个问题是讲社会性质、第三个问题是讲历史任务。三个问题相互联系,层层递进。(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第一个大问题主要说明中国走入近代时的历史“坐标”。如果我们用一个“坐标系”来定位近代中国,这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坐标图”呢?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讨论问题引导):中国近代史起于何时?这个时期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具有哪些特点?•总结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位近代中国的历史“坐标”:到1840年前后,中国已经走过漫长的古代社会,开始向近代、现代社会迈进;而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则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开始了近代化,并走在了中国的前面,并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就首先来回顾一下近代中国的“前夜”即中国辉煌灿烂的古代历史。(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曾长时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教学建议:可由学生讨论、归纳、总结)1、中华文明的显著特点•第一,源远流长。•早在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就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进行耕作。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最早记录了我国的农事活动。甲骨文•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在中华民族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中国生产的丝绸、瓷器闻名世界。万里长城、大运河等宏伟工程,堪称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医药学等领域,作出过许多卓越成就。尤其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更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杰出科技成果。世界奇观—秦始皇兵马俑第二,博大精深。四大发明雕塑图美国著名学者保罗•肯尼迪在他所著的《大国兴衰》中这样说“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更发达、更先进。”——保罗•肯尼迪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指出,“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往往是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以前更是如此,这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明,”“在3—13世纪,中国保持一个让西方人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李约瑟第三,影响深远。•中华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等等。2、中华文明对人类进步与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中华文化有极大的辐射力,许多的亚洲国家,都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如日本、朝鲜、越南、缅甸等。•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张骞通西域、鉴真渡东洋、唐僧西天取经、郑和下西洋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鉴真像思考:今天,当我们面对自己国家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成果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在现代中国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该从其中吸取哪些养分?如何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出现过一股民族虚无主义思潮,这股思潮的主要特点是:诋毁和丑化中华文明,宣扬中华文明是黄色文明,是失败的文明,主张用西方的蓝色文明取代黄色文明。•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我们推荐几部书:任继愈:《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经验》、李学勤:《追寻中华文明的起源》、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我的基本观点是:应充分认识中国人民在古代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明、文化,这些文明、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也是世界文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当腾飞的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大国时,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问题。我在这里抛砖引玉,提出这个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以下几个问题上思考一下: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明?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传承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基本的原则和态度是什么?提示一下:文明与文化不能划等号,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它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科学的态度。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成为当代每一位大学生自觉的行动。(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自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2300多年。中国封建社会具有与其他国家所不同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结构,这样的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得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下面我们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四个方面来解读。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国封建社会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但同时又束缚和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有较强的排斥力;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结合在一起,常常从事地租剥削、兼营商业或放高利贷,预示新的生产关系兴起发展之不易。•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发展和社会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迟滞。宋代纳税图(2)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历代皇帝都不断加强皇权,维护“家天下”的君主专制统治;隋唐以后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比欧洲的公务员选拔制度要早好几百年),使官僚阶层有一定的开放性、流动性。•这种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与活力。云南贡院是中国科举考试的考场之一(3)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结构•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突出父权、夫权、君权,以三纲五常为其伦理道德的基础,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显示出超乎寻常的稳定性,长期为封建统治服务。同时吸收法家思想,严刑峻法,实行专制统治。镇压异端,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漫长,封建意识形态所起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介绍中国封建社会文字狱的书籍(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父权、夫权和君权。•这样的制度在封建社会的早、中期起到了稳定和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但到后期保守性逐渐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封建社会的跪拜与礼仪都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服务的2、封建王朝的兴衰“周期率”•中国封建社会的几乎每一个封建王朝都跳不出从初期兴起,到逐渐昌盛,再到后期腐败、衰亡的“周期率”。•黄炎培直言:“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用在封建王朝的兴替上是恰当不过的。黄炎培汉代的“文景之治”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43年唐代的“贞观之治”公元627年—650年“开元之治”公元713年—742年清代的“康雍乾盛世”公元1662—1796这种局面通常出现在一个朝代的初期。当时的君主汲取历史的教训,能居安思危,政治较清明,轻徭薄赋,厉行改革。封建社会的昌盛年代•但是,随着政治腐败、土地兼并等的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发展逐渐陷于停滞状态,直至迫使农民不得不为争取生存权利而举行起义。这些起义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腐朽、黑暗的统治秩序,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几乎每个封建王朝都跳不出这个从初期兴起,到逐渐昌盛,再到后期腐败、衰亡的“周期率”。3.清王朝的衰落及原因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但同时也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潜伏着许多危机。就清王朝的统治看:→在经济上,封建制度已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在政治上,清王朝实行的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已经腐朽不堪,令人窒息。→在军事上,国防空虚,军备废弛。→在文化上,为了维持封建统治,镇压汉族知识分子及其他反抗势力的排满、反满的思想情绪,清朝统治者实行严厉的文化专制政策。→在对外关系上,清王朝长期实行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闭关锁国政策。由于清朝封建统治的腐败和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压迫,国内的主要矛盾,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十分尖锐。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各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连绵不断。(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正当中国清朝衰落之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从17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英、法、美等国都先后成为资本主义国家。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工业革命后在全球进行对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必然结果。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类别中国(大清)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政治封建专制帝制资本主义制度方兴未艾经济小农经济占主体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军事刀弓剑矛、土炮坚船利炮、新型战法外交闭关锁国、夷夏之防开辟新航线、开疆拓土文化孔孟之道,封建礼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战争起因19世纪初,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强国。他开始积极扩张,掠夺殖民地,扩大商品市场。但是,英国的对华贸易却长期处于入超状态,英国工业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和闭关政策的顽强抵抗,销量不大。于是,英国殖民者以走私鸦片作为改变贸易逆差的手段,强迫其殖民地印度种植鸦片,再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收购、加工,然后走私到中国贩卖。材料:英国欲将大机器生产出的商品打入中国市场,当面对着新奇的洋货,很多中国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对话:•儿子:爸爸,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了。•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咱一文钱都不用花。•英国最初是打算用商品打开中国大门的,但是传统的商品贸易却没能打开中国的市场,于是英国人转而开始鸦片走私。1818年~1831年正当中英贸易状况,单位(千万元)中国出超:(出口额进口额)英国逆差:自然经济的抵抗、闭
本文标题:上篇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333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