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那样芬芳读《城南旧事》有感
那样芬芳——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有感陈户二小相利敏最近,我通读了2010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汪潮主编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一书。本书共有十八章,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部分,每部分都包括6章内容。内容如下:宏观:第一章“语文课程性质”;第二章“语文课程标准”;第三章“语文教育文化”;第四章“语文课程资源”;第五章“语文教材建设”;第六章“语文教育智慧”。中观:第七章“语文教学目标”;第八章“语文学习指导”;第九章“语文课外阅读”;第十章“语文教学内容(二)阅读、习作”;第十一章“语文课外阅读”;第十二章“语文教学评价”。微观:第十三章“语文文本解读”;第十四章“语文课堂任务”;第十五章“语文课堂构建”;第十六章“语文教学设计”;第十七章“语文课堂形态”;第十八章“语文课堂诊断”。细细读完这本书,我在“课堂教学”、“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资源开发”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收获,但是,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在“课程基本理念”方面的收获。作者用他清晰的、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课程理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我以后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很早之前就会背诵语文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本好书告诉我:一、什么是语文素养?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为什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们平时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这本好书告诉我:原来,“素养”和“素质”是一对近义词,“‘语文素养’和‘语文素质’都是指语文教育的一种结果形态。但是,如果对这种结果形态进行分析,动词性的词素“养”,反映了语文学习的持续过程及学生在其中的主体作用。“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单纯由教师的传授完成,也不是一种语文学习的终结状态,而是由学生自主地把优秀的语文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涵养,这种内化是伴随着语文教育过程而持续进行的。而“语文素质”中的“质”,是一个名词性的词素,反映的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静止的终结状态。”“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选自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而“语文素养”的内涵包括:热爱祖国语文、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丰富的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培养语感、提升思维水平、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完善健全的人格八项。由此看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在教学《鹿和狼的故事》时,我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延伸,你所认为的不一定是全面正确的,在生活中你有没有想不明白的事情,我们大家一起帮你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分析。刚开始没人说话,过了几分钟马玉松站起来说:“老师我就是想不明白他们几个老是欺负我。”边说边用手指了指班上的几个男生。我让学生根据这一问题进行剖析,使他最后懂得朋友之间不能仅仅看表面,让学生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以后遇到问题也不会钻牛角尖,全面的看待问题。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培养语感、提升思维水平,我们还要抓住契机,帮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完善的人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本好书还告诉我:二、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什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们如果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本好书还告诉我:“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既是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确立语文教育原则和方法的依据。”更是语文教师提高学生素养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从多方面揭示了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学生认识的多元性、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语言文字的独特性。生本高效语文课堂就是体现一切以学生为主,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只起着组织、引领、带动的作用。它是一门艺术,高效不是随随便便一说、信手一拈就来的,它需要教师用心地去打造,去探究,去构建,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很难一蹴而就。只要静下心来研修,聆听专家们的教诲,认真揣摩教学实录,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在以后的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去努力实践,相信,语文课堂离高效不会太远,只会渐行渐近。这就需要我们以欣赏的角度去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用智慧的方法去处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有一次,我让一年级学生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有一个孩子画了一段篱笆墙,有两只蜗牛在上面,而且两只蜗牛之间画了一个代表爱的红色桃形心。看了之后我很高兴,因为孩子画的很美,整幅画充满了爱与温馨。于是,我满足于我是一名老师,可以第一个欣赏到学生的作品,发现孩子内心的美。只要你留心,孩子们每天都会留给你感动的瞬间,语文要更多一些人文性。六年级的学生已毕业,临走之前他们留给我一封封信,一句句祝福感人的话语,紧抓这一活动,通过学习、评价、修改,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同样体现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实践性、独特性。这本好书告诉我:多姿多彩的学校生活MakePresentationmuchmorefun@WPS官方微博@kingsoftwps生活就是这样,像旅途,人在旅途,以一分恬淡的心态,怀揣一颗感恩的心,从爱出发,我们定会常常收获好的心情、孩子们的笑脸以及桃李满天下,我将继续前行······
本文标题:那样芬芳读《城南旧事》有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333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