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世界电影史简述胡新新2014年9月目录:1.电影的产生及初步探索。(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2.艺术的自觉。(20世纪二、三、四十年代)3.电影的“轴心时代”。(20世纪五六十年代)4.当代电影。5.民族电影大师介绍。卢米埃尔兄弟:路易斯·卢米埃尔1864-1948奥古斯丁·卢米埃尔1962-19541.电影的产生及初步探索。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1947-19311888年,法国人,勒·潘斯用单一透明照相机拍摄《利兹桥所见》,人类最早的活动画面。1889年爱迪生实验室发明了活动电影摄影机。1891年,爱迪生发明了单人观看的“西洋镜”。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16格放映机。诞生:1895年12月28日时间:1895年12月28日地点: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街咖啡馆的地下室。影片:《工厂大门》《火车进站》《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电影产业的开始电影的纪录本性魔术师乔治·梅里埃乔治·梅里爱(1861~1938)喜剧演员、戏剧家、魔术师、戏剧电影。开创了戏剧记录片美学风格,重视虚构创造的艺术效果。创作了新的样式片:幻想旅行片、神话片和喜剧片。自觉运用人工布景,摄影棚拍摄。灵活运用舞台视点、停机拍摄、场面转换等拍摄技法。开创多种电影特技,如遮幅摄影、快慢镜头、谈入淡出等。1896年,《贵妇失踪》停机再拍。《太空旅行记》《格利佛游记》《灰姑娘》《鲁兵逊漂流记》《征服北极》《一个人的乐队》1902年,《月球旅行记》经典之作。电影的两种创造态度:写实主义,表现主义。作品:(推荐影片马丁·斯科塞斯《雨果》)初步的艺术探索布莱顿学派:成立于1900年英国的电影先驱团体。作品:00《祖母的放大镜》主观镜头,大特写。00《中国教会被袭记》正反打03《汽车中的结婚》运动镜头06《义犬救主记》初步蒙太奇意义:现实主义,镜头语言的探索。埃德温·鲍特(美)1870-19411903《火车大劫案》第一步西部片。电影叙事性的自觉。2.艺术的自觉。电影语言系统建立:景别:打破了九英尺线。动机试点:电影的空间自由。平行剪辑,交叉剪辑:电影时间的自由。“三镜头”,成熟的电影。电影的基本电影,镜头。1915《一个国家的诞生》1544个镜头1916《党同伐异》大卫·格里菲斯1875—1948最伟大的演员查理卓别林1889-19771915年《流浪汉》1917年《安乐街》1918年《狗的生涯》1918《夏尔洛从军记》1921《寻子遇仙记》1925《淘金记》1931《城市之光》1936《摩登时代》成熟的电影语言+成熟的戏剧表演通俗电影文化成就下形成了“经典好莱坞”好莱坞的商业运作八大公司:1912年环球影片公司。1912年派拉蒙影片公司。1919年联美影片公司。1920年哥伦比亚影片公司。1923年华纳影片公司。1923年迪斯尼影片公司。1924年米高梅影片公司。1928年20世纪福克斯影片公司。制片厂制度1、大而全的制片企业,采用流水线式的制片方式。制片厂内分工精细,影片制作从故事创意到拍摄完成,每一环节都有明确的分工和具体的部门和集体进行操作,个人的创造消融在集体合作之中。2、制片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在影片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凌驾于导演之上。制片人是实现影片商业价值的关键,是连接金融势力和影片制作过程的枢纽。因此,为保证影片的盈利,他可任意更换制片导演、演员等人选,甚至改变剧情。3、创生了明星制,并与之相辅相成。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使电影越来越缺乏创意,明星制因此诞生,并弥补了制片厂制度的先天弱点。保障影片市场收益的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利用电影演员在观众心目中的特殊地位,使演员成为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制片人把关+流水线制作+明星=商品类型片爱情片:弗兰克卡普拉1934年《一夜风流》西部片:约翰福特1938年《关山飞度》强盗片:霍华德霍克斯1932年《疤脸大盗》歌舞片:艾伦·克罗斯兰1927年《爵士歌王》喜剧片:卓别林1940奥逊威尔斯《公民凯恩》《一夜风流》欧洲先锋电影运动:1917-1928背景:一战欧洲电影产业受挫,好莱坞商业模式大举入侵。是现代主义思潮在电影中的表现。核心:电影的表现性,电影语言的再探索。“为艺术而艺术”1.法国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电影努力在叙事形式中呈现角色内心深处的意识擅长使用心理叙述、主观镜头和特定的剪辑模式1922年阿贝尔冈斯《车轮》1928年杜拉克《贝壳与僧侣》1928年路易斯·布努埃尔《一条安达鲁狗》2.德国表现主义表现主义电影用荒诞离奇的手法,曲折而准确地反映出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人民带来的极度恐慌和惶惑的心情,银幕上呈现的是高度夸张、变形、主观化的世界赤裸的心灵创造性:布景,用光,风格化表演。1921年弗里茨·朗格的《疲倦的死》1920年罗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1922年茂瑙《吸血鬼诺斯费拉图》《卡里加里博士》3.苏联蒙太奇学派库里肖夫效应1918年爱森斯坦理性蒙太奇普多夫金抒情蒙太奇爱森斯坦:无论两个什么镜头对列在一起,就必然产生新的表现,新的概念。没有经过剪辑的原始镜头是没有意义的。作品:1925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1926普多夫金《母亲》电影眼睛派:维尔托夫,承认蒙太奇的创造力,但反对创造假的东西。爱森斯坦(1898-1948)蒙太奇理论格里菲斯的叙事蒙太奇苏联学派的表现蒙太奇作用:①创造运动②创造时空③创造节奏④创造含义成熟的电影语言体系。纪录片四大学派美国:佛拉哈迪《北方的那努克》1922苏联:维尔托夫《带摄影机的人》1929英国:格里尔逊《漂网渔船》1934荷兰:伊文思《桥》1928《雨》1929现实主义电影思潮1.法国诗意现实主义1930-1945先锋运动退潮,好莱坞电影入侵,德国和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甚嚣尘上,国内经济衰退,矛盾激烈.乐观主义时期(1934-1937)费代尔:《大赌博》1934《米摩萨公寓》1935让·雷诺阿:《托尼》1934《郎吉先生的罪名》1935《乡村一日》1936《大幻灭》1937《游戏规则》1939黑色现实主义时期(1937-1945)马塞尔·卡尔内:《雾码头》1938《北方旅店》1938《天将破晓》1939朱利恩·杜维威尔:《逃犯贝贝》1937《逃离昨天》1935《同心协力》2.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34年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旋律+百花齐放的形式与风格《青年近卫军》《乡村女教师》《第四十一》《雁南飞》50年代之后迅速僵化,苏联电影退出历史舞台。3.电影的“轴心时代”。前奏:意大利新现实主义(1945-)背景:作为战败国的意大利,一片废墟。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前期探索。主张:追求的是生活真实,要求表现意大利人民饱经战争的痛苦和生活中的苦难,谴责社会中的不公正。反蒙太奇主管的创造,提倡长镜头再现生活。方法:实景拍摄,非职业演员,同期声录音,长镜头。生活化台词。把摄影机扛上大街写实主义的回归,艺术使命感的开启。德·西卡(1901-1974)作品:罗伯特·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年)维斯康蒂执导的《大地在波动》(1947年)德·西卡执导的《偷自行车的人》(1948年)德·桑蒂斯执导的《罗马十一时》(1952年)真实性,社会性。影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的彻底的美学革命,是世界电影史上继先锋主义电影运动之后对电影本性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探索。此举,对好莱坞的传统叙事模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改变了欧洲电影与美国电影的力量对比,对世界电影最终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法国新浪潮电影精神之父:安德烈·巴赞(1918-1958)“与时间抗衡,使生命永恒”——木乃伊情结电影的产生式人类再现现实的原始欲望所驱动。电影再现事物原貌的本性是电影的美学基础。提倡电影的记录本性。质疑爱森斯坦的蒙太奇,苛责其主观编制。说,爱森斯坦是电影的法西斯。提倡:长镜头,场面调度。推崇: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作者时代“新浪潮”电影主要指法国50年代末60年代初,活跃于巴赞主编的《电影手册》刊物中的一批青年评论家特吕弗、戈达尔等人拍摄的影片。他们深受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影响,突破传统电影题旨和拍摄技法,提出“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强调拍摄具有导演“个人的风格”的影片。作品:1959特吕弗《四百下》1959戈达尔《筋疲力尽》1959阿伦·雷乃《广岛之恋》轴心时代的大师们瑞典—英格玛·伯格曼(1918-2007)电影的终极问题(1)人的孤独与痛苦(2)上帝是否存在(3)生与死、善与恶的问题(4)着力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内心生活、内心体验电影风格(1)北欧电影的神秘主义特征(2)对神与人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怀疑(3)对人的不信任作品:1957《第七封印》《野草莓》:生存的痛苦,人的孤立无援,质疑上帝的存在,找不到可以归去的家园。信仰与救赎三部曲:《犹在镜中》《冬日之光》《沉默》1966年《假面》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不可行的1966《狼之时刻》1967《羞耻》日本:小津安二郎、黑泽明、沟口健二。小津:1953《东京物语》1960《晚秋》1962《秋刀鱼之味》风格:固定镜头,低角度拍摄,静态构图,无正反打。(日本民族文化下的电影语言)黑泽明:1950《罗生门》1954《七武士》1955《蜘蛛巢城》1961《椿十三郎》风格:男性主义,武士道精神,西方戏剧精神。沟口建二:1953《雨月物语》《红灯区》1954《近松物语》1952《西鹤一代女》风格:女性主义,长镜头,中远景。今村昌平、岩井俊二、木下惠介、大岛渚。小津(1903.12.12-1963.12.12)黑泽明(1910-1998)沟口(1889-1956)意大利:安东尼奥尼、费里尼安东尼奥尼:不注重情节、因果关系和戏剧冲突,他关心的是角色的内心活动以及人物感受到的气氛和情调。他认为现代人面临的问题并不是贫困,而是因为上帝不存在所导致的孤独和心灵空虚。费里尼:他以丰富的想象力来表现情感、现实和梦想,大量使用离奇的象征和怪诞的场景来营造一种既严肃又诙谐的气氛。他的影片有一种强烈的自传性。1955《女友》1957《喊叫》1960《奇遇》《夜》1962《蚀》(人类情感三部曲)1964《红色沙漠》1967《放大》1951《白酋长》1953《浪荡儿》1954《大路》1960年的《甜蜜生活》1963《八部半》贝托鲁奇,朱塞佩费里尼1920-1993安东尼1912-1007美国:希区柯克(1899-1980)1954《后窗》《电话情杀案》1959《西北偏北》1960《精神病患者》1963《群鸟》蒙太奇剪辑和类型片的巅峰。波兰:瓦伊达(1926-)1954《战斗的年轻一代》1957《下水道》1958《灰烬与钻石》1961《无辜的魔术师》1969《全部售出》战争背景下的波兰民族性格与遭遇。4、新电影德国新电影(60-80年代)废墟电影时期(1950年—1956年)逃避社会现实;影片弥漫着感伤主义和权力崇拜思想。新德国电影的特点:第一:没有明确的理论立场和评论标准,每一个导演有着自己鲜明的风格。第二:新德国电影没有统一的团体,因此并不是国别电影整体风格的革新运动。(作者电影的特点)1971年作者电影出版社的成立和法斯宾德执导的《四季商人》的公映,标志着“新德国电影”的真正兴起赫尔措格:76《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阿吉尔,上帝的愤怒》施隆多夫:78《铁皮鼓》《丧失了名誉的布鲁姆》法斯宾德:69《爱比死更冷酷》80《玛丽莲莲》文德斯:74《爱丽丝漫游城市》76《时间的进程》施隆多夫(1939-)新德国电影四大主将:新好莱坞(60-80年代)背景:1.美国政治变革,经济危机、越战、水门事件、马丁路德金、肯尼迪。美国民众天生乐观的情绪受到影响。2.电视普及,电影压力增大。3.电影观众层发生变化,大都是战后的一代,(更叛逆,更自我)。他们更喜欢有深度有层次的电影。4.国际电影的变革(新现实主义,新浪潮)对经典好莱坞的冲击。革新策略:技术上:立体电影,宽银幕电影等。思想上:反大团圆,非主流人物设定。体现对生命的反思,如人性、战争、生命的主题。关注边
本文标题:世界电影史(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35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