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第一章-乡村旅游概述
第一章乡村旅游概述教学内容乡村旅游教材第一章内容,了解乡村旅游起源、概念,掌握乡村旅游的特征,掌握乡村旅游的功能与意义,了解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趋势教学方法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合作教学法教学组织教学场地选择在教室,教学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教学;教师引导,展开乡村旅游发展的线路,学生自查充实乡村旅游发展的详实资料。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采用动态评价,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整体表现来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主要从小组和个人表现两方面着手。教学重难点乡村旅游发展趋势、攀枝花乡村旅游发展课时安排计划课时16节教学步骤:引入:诗和远方的家:许巍的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游戏1.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华田园诗2.找找看:哪些是我们熟悉的物件,他们的用途发生了什么变化3.我的家乡:说说家乡的山水田园、人物风俗阅读案例:大兴乡村旅游回答:•1.三个转变分别指什么•2.目标市场•3.吸引物•4.旅游活动总结并提炼乡村旅游概念:•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产环境和社会文化风俗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领略农村乡野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组织学生讨论:1.城市居民的特征2.城市居民来乡村的基本要求:吃、住、行、游、购、娱、品3.城里人来乡下的深层需求第一节乡村旅游的起源与类型•乡村旅游基本内容:•1.灵魂:乡村民俗民族文化•2.经营主体:农民•3.目标市场:城市居民一、起源西班牙学者RosaMarý´aYagu¨ePerales(2001)将乡村旅游分为传统乡村旅游(HomecomingorTraditionalRuralTourism)和现代乡村旅游(ModernRuralTourism)两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虽然传统的乡村旅游对当地会产生一些有价值的经济影响,并增加了城乡交流机会,但它与现代乡村旅游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传统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在假日进行;没有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没有给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的金融环境。实际上,传统的乡村旅游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广泛存在,在中国常常把这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归类于探亲旅游。关于乡村旅游的起源在我国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从1987年四川郫县友爱镇农科村发展中国最早的“农家乐”旅游开始;一种说法认为是萌芽与20世纪50年代,出于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石家庄率先展开乡村旅游;一种说法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招商引资,深圳首先举办了国内第一届荔枝节,随后又开办采摘园,各地纷纷效仿;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刘德谦教授则以1984年开业的珠海白藤湖旅游农民度假村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标志。目前国内学者较统一的认识是我国乡村旅游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现代乡村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具有现代人特色旅游者迅速增加,现代乡村旅游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因此非常有必要分清这种“回老家”的旅游或者传统的乡村旅游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区别。我们谈论的乡村旅游是指现代乡村旅游阅读案例:爨底下村二、乡村旅游的类型•1.乡村自然风光旅游•2.农庄或农场旅游•3.乡村民俗旅游和民族风情旅游•4.乡村遗产旅游•5.乡村意境体验旅游其他划分形式资源划分例如江西婺源乡村旅游就属于自然资源型与人文资源型相结合的旅游形式;成都“五朵金花”属于自然资源类型的旅游;河南南街村倾向于社会资源类型的乡村游等等。按照区位条件划分可以分为景区周边型和都市周边型——都市周边型主要是依托大、中城市,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交通较为便利,具有极强都的区位优势,呈现环城市休闲带发展特点。——景区周边型主要依托于某一国家级(或世界级)、省级风景名胜区,以景区游客为主要的目标市场,开发中较多的保存着乡村的原生态,如江西井冈山的公社食堂、安徽黄山的宏村。三、乡村旅游的发展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与大自然亲近为主题的“华夏城乡游”,乡村旅游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展起来。2001年国家旅游局把推进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列为本年的工作重点,在全国推行农业旅游示范点。2005年1月公布了首批全国工农业旅游306个示范点名单,其中农业示范点就有203个,2006年底达359个。2006年国家旅游局确定该年度宣传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提出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发展口号。2007年国家旅游局又确定了“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的主题,进一步丰富、深化和延展了“2006.中国乡村游”的内涵,3月,国家旅游局联合农业部下发“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协调全国乡村旅游工作的开展。2007年是乡村旅游步入大发展、快速发展轨道的一年。据测算,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2010年8月,为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决定幵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发布了《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促进旅游休闲产业健康发展,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旅游休闲体系的建设,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中提出,要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改善国民旅游休闲环境,推进国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民旅游休闲产品开发与活动组织,鼓励城市周边开展乡村度假、自行车旅游、自驾车旅游等。2014年1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简称一号文件)。一号文件的基本精神继续强调“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因地制宜、允许差异、先试先行进行制度改革和政策安排,以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为核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促进城乡一体化,建立农民共享改革成果的具体途径。一号文件中设计乡村旅游主要有四个方面解读。第一,乡村旅游发展可以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形式;第二,农村生态建设将为提局乡村旅游的吸引力;第二,农村集体土地权能逐步入市吸引和激励对乡村旅游的中长期投入;第四,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2016年1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中央“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的新举措。发展休闲农业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就业容量、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渠道;是传承农耕文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手段。发展休闲农业,是在资源环境硬约束背景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是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是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打造农村经济“升级版”、培育国内消费新增长点、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在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拔寨冲刺期背景下引入扶贫新兴业态、促进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确保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脱贫目标的战略措施。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1月2日,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所以中央要求各地充分认识休闲农业在助推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乡村中的重大作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预示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四、乡村旅游和其他旅游的区别•1.都市旅游•2.农业旅游•3.森林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4.文化旅游、民俗旅游•5.农家乐第二节乡村旅游的特征•一、基本特征•乡村景观资源的丰富性•时空结构的分散性•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在策划组织过程中,注意把安全放在首位•文化层次上的高品位性•乡村旅游的多功能性•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二、本质特征:乡村性1.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小,特别是居民点的人口规模较小;2.土地利用类型以大农业用地为主,建筑物占地面积较小,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3.经济活动简单,大农业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支柱,地域经济具有较强的季节性;4.具有传统的社会文化特征,社会生活以家族为中心,家庭观念、血缘观念比城市重,社会行为标准受风俗、道德的影响较大。第三节乡村旅游的功能与意义一、功能(一)基本功能1.经济2.社会3.教育4.环保5.游憩保健6.文化传承(二)派生功能1.农技示范2.3.游憩保健、劳动体验4.观光5.购物旅游二、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1.扩大农业经营范围和规模,增加农民收益2.增加农村就业机会,缓解三农发展困境3.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4.促进农业形态保留,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村自然资源、文化资源5.为人们提供新的活动场所,为旅游的产业延伸提供契机第四节中国乡村旅游业新趋势与新模式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与问题(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1.从空间特征看,乡村旅游可划分城郊型、景郊型、村寨型2.从开发模式上看,乡村旅游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3.从开发层次上看,我国的乡村旅游仍处于低水平开发阶段(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1.经营理念低俗化2.品牌定位趋同化3.乡土文化城市化4.管理模式混乱化5.产业组织自发化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一)理念趋势1.加强特色,塑造鲜明的乡村意象和浓郁的乡土气息2.,体验淳朴的乡村民俗和复古的乡村遗迹3.强化基地性,整合分散的乡村资源和乡村旅游设施(二)模式趋向1.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模式2.乡村民俗体验与主题文化村落发展模式3.现代商务度假与企业庄园建设模式4.农业产业化与产业庄园模式案例:北京乡村旅游的八种业态1、国际驿站(InternationalHomestead)以家庭(户)为基本旅游接待单位,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国际驿站也是北京朝阳区重点打造的新型业态。它所接待的群体以国际游客为主,游客居住国际驿站可亲身体验当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过程,可参与中国传统或当地传统节日及其它特色活动,参与人们日常休闲及娱乐活动,可观赏独具中国或地方特色的自
本文标题:第一章-乡村旅游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382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