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08-2013年中考题选【实验难】教师版
2008~2013年中考题选【实验】一、证伪(真)题选【2008年】34.小娅通过观察身边的一些现象得出一个结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如果撤销这个力,物体的运动就会立刻停止。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娅的结论是不正确的。(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或实验器材:(2)简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2008】34答:(1)小车、长木板……(1分)(2)用力推着小车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运动;…………(1分)撤消推力,小车继续在木板上运动。…………(1分)(其他答案正确均可给分)【2009年】36.为了探究力能否使物体发生形变,小林把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20所示。其中,细玻璃管上有刻度,便于观察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小林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于是他得出结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表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小华却认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可能是由于手挤压玻璃瓶壁时,瓶内水的温度升高所致,因此不能说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要求只利用图....20..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证明力能使玻璃瓶发生形变。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2009】36答: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1,松手后细玻璃管内的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1分)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也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2;h2小于h1。……(1分)这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其他答案正确的,均可相应得分)【2010年】34.小林用纸杯、塑料片和水做实验。他将纸杯装满水,用塑料片把杯口盖严,一只手按住塑料片,另一只手抓住杯底,在空中将纸杯倒过来。移开按塑料片的手后,他发现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如图19所示。小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是由于塑料片被水粘住了,与大气压无关。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再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2010年】34答:实验步骤:①先用铁钉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孔.用手指堵住杯底的孔,将纸杯装满水后用塑料片将杯口盖严,用另一只手按住塑料片将纸杯倒置.②移开按住图20塑料片的手,观察到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③然后,放开堵住孔的手指.实验现象: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马上落下.【2011】35.小丽用伏安法测量标有“2.5V0.5A”的小灯泡L的电功率,她正确连接如图所示实物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小灯泡L不发光。于是她认为:小灯泡L不发光,一定是由于小灯泡L所在电路断路或小灯泡L短路造成的。经老师检查发现,图中电路元件均无故障,且电路连线完好。请你选用图所示电路中的元件,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丽的观点是错误的。请你画出实验电路图,并简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2011年】35答.实验电路图:(见图2)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按图2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端,闭合开关S,观察到小灯泡L不发光。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逐渐减小,观察到小灯泡L逐渐变亮。这一实验现象说明小丽的观点是错误的。【2012】35.利用一支温度计、一个小烧杯、一瓶酒精,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酒精蒸发过程中吸热。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2012年】35答(1)用温度计测量室温,记录温度计的示数;(2)将适量酒精倒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酒精的温度,待酒精温度与室温相同时,记录温度计的示数;(3)再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随着酒精的蒸发,可以看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减小,这一实验现象说明酒精蒸发过程中吸热。【2013年】37.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东认为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强有关。水平桌面上有符合实验要求的带滑轮的木板,两个大小不同、[来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带挂钩的立方体木块A和B,弹簧测力计和细线。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小东的观点是错误的。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2013年】37实验步骤:(1)把A放在木板上,B叠放在A上,用细线系住A并绕过滑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使A和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此时测力计示数F1。(2)把B放在木板上,A叠放在B上,按照上述步骤,记下测力计示数F2。实验现象:因为A,B叠加在一起时对地面压力不变,但是A,B大小不同,受力面积不同,所以压强不同。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等于摩擦力。F1=F2,所以滑动摩擦力与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强无关。所以小东的观点是错误的。LPS图2二、六次实验探究:【2008年】36.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六个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和两段细绳。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动力臂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跟阻力成正比”。(1)在你所设计的实验中,如果用点A表示钩码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用点B表示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请在图19中的杠杆上标出A点和B点。(2)写出主要实验步骤。【2008年】36答:.(1)见图5………(1分)(正确标出A、B两点,均可得分)(2)实验步骤:①用细绳做成两个绳套,分别拴牢在杠杆的A点和B点处,调节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位置。…………(1分)②在A点处依次挂1个、2个、3个、4个、5个、6个钩码,…………(1分)在B点处依次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分别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1分)把每次操作过程中挂在杠杆上的钩码的总质量和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记录在表格中。………(1分)(其他答案正确均可得分)【2009年】37.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21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另外还有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六个(图中未画出)。要求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和钩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如果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不变,则有用功跟总功成正比。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2009】37.实验步骤:(1)在动滑轮挂钩上挂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绳子自由端。2个钩码的总质量用m表示,绳子自由端所受拉力用F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用s表示,钩码上升的高度用h表示。将m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F,用刻度尺分别测出s、h,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2分)(2)保持动滑轮所挂钩码个数不变,依次改变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仿照步骤(1)再做5次实验,将各次的m数值记录在表格中,分别测量各次的F、s、h,并把各次的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2分)(3)利用W总=Fs,计算出各次的总功,用W有用=Gh=mgh,计算出各次的有用功,并将各次的总功、有用功记录在表格中。……(1分)(其他答案正确的,均可相应得分)图19O图2101N2345012345【2010】35.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各1个,电阻箱(电路图符号--)一个,已调零的电流表两块,开关两个,导线若干。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两个电阻Rl与R2并联时,如果Rl的阻值保持不变,则电阻R1与R2并联的等效电阻R跟电阻R2的关系为:bRR211(b为常量)”。请你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2010】35题答考点:电路图设计;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的并联。专题:实验题;作图题;设计与制作题。分析:两电阻并联,R1的阻值保持不变,一电流表测R1的电流,一电流表测总电流.调节电阻箱R2的阻值,闭合开关S,用电流表A1测量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用电流表A2测量通过干路的电流,分别将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分别改变多次电阻箱R2的阻值,将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最后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出并联电路的几个等效电阻,并分别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最后利用R和R2的数据分别计算出和的数据,并分别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解答:解:(1)两电阻并联,一电流表测R1的电流,一电流表测总电流.实验电路图如下图所示.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2)断开开关,调节电阻箱R2的阻值.闭合开关S,用电流表A1测量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I1,用电流表A2测量通过干路的电流I2,将R1、I1、I2、R2的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3)仿照步骤(2),分别改变5次电阻箱R2的阻值,用电流表A1分别测量相应的电流I1的数据,用电流表A2分别测量相应的电流I2的数据,并分别将R1、I1、I2、R2的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利用公式,分别计算出6次并联电路的6个等效电阻,并分别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5)利用R和R2的数据分别计算出和的数据,并分别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实验数据记录表R1/ΩI1/AI2/AR2/ΩR/Ω//【2011】36.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需要的如下器材:天平、砝码、体积不同的铝块、细线、大烧杯、量筒、水。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请你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2011】36.实验步骤:(1)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0;用细线把一个铝块拴好,使其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值用V表示;将V0、V的数据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0的数据,并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将步骤(1)中用细线拴好的铝块悬挂并浸没在天平左盘上的烧杯内的水中,铝块不接触烧杯,在天平右盘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时,天平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值之和用m表示,将m的数据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3)换用体积不同的铝块,仿照步骤(1)、(2)再做5次实验,依次读出它们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的数据;分别测出相应的每个铝块悬挂并浸没在烧杯的水中时m的数据;分别将每次的V、m的数据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4)根据V排=V-V0,F浮=mg-m0g分别计算出6次的V排和F浮的数据,并分别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实验数据记录表V0/m3[来源:Zxxk.Com]V/m3V排/m3[来源:学*科*网]m0/kgm/kgF浮/N(其他解法正确的,均可相应得分)【2012】36.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u的关系,现将泡沫塑料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白纸平放并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在白纸中间画一条直线MN,把一块带支架的平面镜(不透明)沿直线MN放置,使平面镜底边与直线MN重合,且使平面镜垂直于纸面,如图16所示。请你在图16装置的基础上,利用一把刻度尺和一盒大头针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u。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2012】36.实验步骤:(1)在镜前纸上适当位置插一枚大头针作为物体S,用眼睛观察到它在镜中的像S′。(2)在镜前物体S的右侧,用一只眼睛观察物体S的像S′,并沿视线在纸上插一枚大头针P1,使大头针P1恰好能挡住像S′;再插一枚大头针P2,使大头针P2恰好能挡图16支架泡沫塑料板平面镜(不透明)MN白纸住大头针P1和像S′。(3)在镜前物体S的左侧,仿照步骤(2)分别在纸上插上大头针P3和P4。(4)移去平面镜和大头针,通过大头针P1和P2在纸上的针孔画一条直线,再通过大头针P3和P4在纸上的针孔画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像S′的位置。(5)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物体S到直线MN的距离u和像S′到直线MN的距离v,并分别将u和v的数据记录到实验数据表中。(6)改变物体S的位置,仿照步骤(1)~(5),再做5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表u/mv/m【2013年】38.实验桌上有符合实验要求的橡皮筋一根,弹簧测力计(量程0-5N)一个,钩码(每个钩码质量50g)一盒,带横杠的铁架台一个,刻度尺一把,细线若干。请你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
本文标题:2008-2013年中考题选【实验难】教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388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