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拙政园园林艺术风格及启示
拙政园园林艺术风格及启示摘要:拙政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大瑰宝,自古以来便是江南文人墨客的笔下常客,是我们了解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中国园林不仅仅是艺术上的堆山叠石,在视觉上让人回归自然,并且注有造园人的情操和思想。是寄情于山水,在闹市中取静的典范。同样,现代景观设计需要传承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并且取其精华,在当代浮躁的社会中带给人们心灵的慰藉。本文将从拙政园造景手法及特点、景观与意境的结合、人文思想观念三个方面分析拙政园,并从中获得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联系,提炼出可供现代公园建设可参考的内容。关键词:拙政园、造园艺术、人文思想、中国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正文::拙政园概述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区东北街178号。始建于明正德初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拙政园最早由因御史王献臣建造,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取义于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园占地41300平方米,为苏州园林之最。1.1拙政园历史沿革:1.2拙政园现状:沧桑变迁,拙政园几分几合,原来整体的园林风格也在履易其主的时候逐渐分离,现在拙政园分为三大部分:东部“归田园居”,中部“拙政园”,西部旧“补园”。东部景物多为新建,也是入口。中部则为全园精华所在,以水建园,建筑与景物结合的相得益彰。西部建筑颇多,园林风格十分复杂。1.3拙政园地位与价值:1961年3月,拙政园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国家计委、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1997年和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造景手法及特点拙政园作为苏州园林之首,有“吴中名园惟拙政”的赞誉。它清秀,古朴,典雅,构成山无止境、水无止意的美丽景色。拙政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大,为私家园林之首。它的大不仅仅体现在体量的大,而且富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正因为它面积的大造成了它在风格、空间尺度、建筑造型、堆山叠石、庭院理水等方面也具有更多的变化。拙政园自古便有“天下园林之母”的美称。拙政园在造景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去迎合它的面积之大?我们可以做一个探讨。2.1:空间处理一:内向与外向:内向与外向的布局形式从来不单独出现在像拙政园这种体量较大的园子,完全内向的布局形式会让园子显得没有趣味,失去了外部环境的观景效果,一旦建筑尺度过大,则会导致内部视野及其有限,失去了“闹市取山林”的意境。若将两者相加,有如拙政园,在院内利用山水地形使园子外向与内向结合,形成一幅错落有致的山水画幅。内向布景:在建筑物的部分,园子采用高墙垒砌,园外看不到院内的景色,这很符合长久以来宗教礼法对人们思维的影响,造成以内向为主的民族特征。外向布景:利用山水的特点去布置建筑,此时就借景了外界的环境,使得园子的视野及其开阔。下图为拙政园内外结合的布局特点图示。二:景观与观景:这个关系就是看与被看,中国古典园林不像西方园林那样讲究刻意构图,更着重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效果,但是,在追求自然的同时,又在景观上求得偶然,如雪香文蔚亭和枇杷园的元门洞,这两者除了在视觉的制约就毫无联系,这就是拙政园在偶然和必然中留给世人的思考,又比如与谁同坐轩,虽然体量小,但处于视觉制约的焦点之处,不仅有点景的作用,同时也在曲桥,倒影楼水廊处有极佳的视野效果。三:主从与重点:主从分明、重点突出是达到统一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于大型园林来讲,不仅要有重点景区,而且在重点景区之内还应当有更为集中的焦点。拙政园中部居三者之冠,但如果要把整个中部视为全园的重点景区,又嫌过大,仍会流于零散、纷乱而没有中心。远香堂、倚玉轩,特别是倚玉轩以西—以小飞虹为中心的水院一带是拙政园的重点之重景区。这部分景区,空间处理和景观组织是整个园中最曲折、最富有变化的。也是最突出、最吸引人的部分,在整体上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四:空间的变化:拙政园在晚清时发生很大变化,以前单独成景的单体建筑变成建筑组群,比如小沧浪在明朝时只为水边一座小亭,而八旗奉直会馆时期,这里已经变成了一组水院。由小飞虹、得真亭、志清意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廊桥依水围合而成。再比如水面东侧的玲珑馆、海棠春坞、嘉实亭、听雨轩共同构成了枇杷园。这组园中园的设计十分符合他的使用特点,在园子与住宅中间起到了过渡的作用,同时也能看出在光绪年间园子面积骤减,在造园活动上要解决空间范围的狭小,同时也要满足山水园林的自然乐趣,因此园中园的空间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对空间的分割利用十分巧妙,玲珑馆突出水面,体量最大,跟一众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周遭低矮的建筑衬托下,玲珑馆更显大气开阔。空间的虚实结合、高低错落、藏露掩映;在表现上的欲扬先抑,欲放先收等等这些无非就是使得空间更为多变,达到园林收放自如的效果。这种空间的划分在私家园林里十分常见,使得局促的空间里集中了更为丰富的景观。拙政园作为面积比较大的园子,庭院组合,园中园,亦或是简单的堆山叠水,单体建筑的起伏变化表达都有呈现,正符合清代学者俞樾所说的“拙政名园冠三吴。”2.2:建筑处理拙政园建筑有四十多座,集中分布在中西部。有两个特点第一个就是形式多变。第二个就是疏密排列和尺度合理。建筑物基本随地形变化,高低俯仰。见山楼与香洲、远香堂与雪香云蔚亭是略有错落的对景。空间敞朗、开放、通透,可四面赏景。拙政园的建筑大的厅堂如远香堂占地面积180平方米,普通的亭、台、轩、榭在几十平方米左右,另外如与谁同座轩、笠亭、荷风四面亭、松风水阁等才几个平方。这些大小不一、尺寸各异的园林建筑共同营造了极佳的视觉体验。,东部园林则因后期建造尺度过大,在整体上不是很和谐。2.3:庭园理水苏州作为一个千年水城,城里河湖相错,据《归田园居记》记载,园地“地可池则池之,取土于池,积而成高,可山则山之。池之上,山之间可屋则屋之。”这说明拙政园是利用原有水洼地建造起来的,山水阁台相互掩映,拙政园三分之一的面积都是水体,以水体为主题造园也是趋势所向。拙政园水体化整为零,将大面积水体分散开来,连接整个园子,来去无源流,往复无穷极。带给人生机无限的感叹。同时用大大小小的水体划分出不同的重点区域。岛屿间廊桥相接,临水建筑与湖面相互制衡,达到了一个稳定的局面。并且游览路线也是水陆交错,一重池水,一重陆地,又一重池水……池水与陆上植栽相映发,荐藻空明,树树皆成倒影。春宜晨,夏宜风,秋宜月,冬宜雪,四季皆成。2.4:堆山叠石园冶有云“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园林中的山石不仅仅是复刻大自然的形神,它也起到传神的作用。拙政园空间大,独立的厅山不免会显得弱小无力。因此,山石的作用更多的是将独立的大空间划分为小空间,减少空旷和一览无余的无趣。拙政园中部景区借山石将空间划分为两部分,前部空间景观集中,后部环境幽静,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变化,同时因山石显得曲径通幽。2.5:植物配置拙政园植物配置具有风采自然和以花衬景的两个特点。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置、吸取美术文化在植物的疏密色彩的明暗上下功夫,取得自然野趣。以花命名的蔷薇径、十八曼陀罗花馆、荷风四面亭无不表达出造园人对花的喜爱,同时让园林变得更加诗情画意。:景观与意境的结合3.1:文征明与拙政园:文征明作为明朝吴门四画家之一,曾多次受邀去拙政园游玩,并且参与了造园活动,作为画家,他自然会将画幅中的趣味注入到实际的造景中,他曾四次为拙政园作图,1533年,文微明的王氏拙政园“图”、“记”、“咏”传世,较完整地勾划出当时园林的面貌和风格。即为传世名作拙政园三十一景。山水趣味与文人墨客的碰撞自然会使园林平添风采,更加的具有意境美。3.2:花木比德:自古,文人墨客便常以花木自比,表达自己的志趣。拙政园内最明显的就是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世代园主皆种荷花,表现自己不与时代同流合污的理念。以梅兰竹菊表现自身的君子气概,牡丹又是对富贵的呈现。树木花草不止有形象美,他们更深的精神层次含义是园林意境美的最佳体现。第四章:人文思想的注入4.1:匾联诗文: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背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表达了造园者对官场的失意无奈。“雪香蔚亭”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勾勒出狭小区间的山野闲情,表达了园主对山野生活的向往,侧面体现出园子清幽安逸。“与谁同坐轩”更是极具感染力,取自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闲倚胡床,瘦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表达出园主高野的情操,流连于山水,超脱的孤傲气质。一小扇面亭,却也因此与谁同坐而显得更加傲气。拙政园现有匾额四十五块,对联二十二幅,门额砖刻十九块。这些深邃的意境注入了造园人的思想内涵。: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感悟5.1:因地制宜:在实地造园过程中必须经过仔细的调研,若山石林立,则以山为主,根据起伏造景,形成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若依水而建,则应根据水体大小来划分,以水面为中心,辐射四周。5.2:主从分明:切忌没有重点,全园须有一个焦点来支撑,或者以小见大。5.3:尺度适宜:尺度既包括了建筑、环境也包括了人的感受。千万不能强行追求无用的美观,要符合各个建筑的意义,要符合人的心理。5.4:景观需求:巧用景,会用景。对景、框景等等组景十八法,只是古人对组景方法的总结,不能生搬硬套,墨守成规,须处理恰当。另外这种手法也要融会贯通,用到新的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中去,还须有新意。5.5:特色特点:景的好坏决定园的好坏,在追求景观美上,也要根据造园的需求和当地情况来形成自己的园子特色,千篇一律的景观园林只会导致审美疲劳。参考文献1.文微明.王氏拙政园记,明嘉靖十二年(1533)2.文微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咏,明嘉靖十二年(1533)3.王心一归田园居记,明崇祯四年(1631年)4.拙政园志稿,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19865.苏州市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图录,20056.缪立群·拙政园一匾额楹联砖刻赏析,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7.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8.刘敦祯。苏州古典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0.张家骥·园冶全释,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11.祝柏林等·园林与景观设计,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198612.陈植·中国造园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3.魏嘉珊·苏州古典园林史,上海三联书店,200514.蒋晖·精致苏州古典园林篇,古吴轩出版社,2004
本文标题:拙政园园林艺术风格及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404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