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恢复)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君主专制政体:又称君主专制或君主专政,是一种政治体制和政府形式,统治者君主(常称国王或皇帝)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力而没有法律或法定的程序告诉君主如何行使权力,虽然有的宗教权威可能有能力阻止君主的某些行为。君主制是一种专制政体,君位采用世袭方式产生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君主立宪制限制了古代的帝王独裁,变成了“王在议会,王在法下。”的主流观点。帝制:就是君主专制政体,以一人终身担任国家元首,并且国家元首通过家族世袭的方式进行更替的政体形式,小至有名无实,大至绝对专制。民主共和制:宪法名义规定人人平等,全民共治,保留国家,通过选举参政。最高国家权力机构由多人执掌和行使,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任期限定。按照不同职能机关和职位的地位和权限,特别是主要按照议会、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的关系,可以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总统共和制:是指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总统直接领导政府,政府不对议会负责而对总统负责的国家政体形式。议会共和制:是这样一种政治制度,议会居于国家的政治中心地位并由议会组织政府和监督政府的一种政体形式。在这种制度下,内阁的权力减弱,其权力不仅受到宪法的限制,而且受议会制定的法律以及议会的限制。a.凡是政府(内阁)由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国家,称为议会制共和国b.特点是政府的产生和存废以议会为基础(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半总统共和制指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掌握着一定的行政权,同时政府也必须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监督的国家政体形式命途多舛的法国一、波旁王朝(843年-1791年){封建君主专制}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兰西王国实行的是波旁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在路易十四时期(1643-1661-1715年在位),法国王权空前强化,“太阳王”实行“朕即国家”的中央集权的绝对君主专制统治,此时是法国封建专制君主制的鼎盛时期;路易十五时期,法国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封建制度开始解体,法国日益衰落;路易十六时期,法国专制制度已到了腐败透顶的程度,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人民反抗情绪与日俱增,革命一触即发。1789年,由于法国王室的财政问题,法王路易十六被迫重开三级会议,但增税的要求遭到否决,导致法资产阶级和王室的武装斗争开始。7月14日攻占了法国象征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乔装出逃,中途被识破押回巴士底狱。君主立宪派制定了《1791年宪法》,召开立法会议,维护君主立宪制,反对革命继续发展。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君主立宪派统治,逮捕路易十六国王。9月21日召开国民公会,次日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民主共和制1792-1799)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1792年9月22日,新选出的议会即国民公会开幕1793年1月国民公会处死路易十六;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中间经过吉伦特派掌权、雅各宾派专政和热月政变后的督政府的政权,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独裁体制,共和国名存实亡,但名义上仍属于共和政体。开始了他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法兰西第一帝国(君主专制政体1804-1821)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1804年12月加冕,成为法国人民的皇帝,结束法国执政府的统治。第一帝国在对第三次反法同盟中取得胜利,击败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葡萄牙等国法国对外的一连串战争被称为拿破仑战争,把法国的影响力扩至整个西欧及波兰。1813年10月在德国莱比锡附近。拿破仑以18万人与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及其他各国30万联军苦战,最后败阵。反法联军于1814年3月31日进入巴黎,同年1814年4月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1815年3月1日,拿破仑秘密逃离厄尔巴岛,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于滑铁卢会战败于英国和普鲁士联军之手。6月22日,拿破仑第二次退位。10月,他被流放到英国在南大西洋中的领地圣赫勒岛。1821年,病死于此。波旁复辟与七月革命1814年,拿破仑倒台,在反法联军和法国国内拿破仑军中的新贵的奉迎下,流亡英国的普罗旺斯伯爵返国即位为法王路易十八。拿破仑于1815年3月杀回巴黎,重建帝国,立百日王朝,路易十八落荒而逃。在滑铁卢战役过后,路易十八得以复位。封建的波旁王朝两次复辟,恢复了法兰西王国,与第一帝国一样,都是君主专制政体。1830年的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波旁王朝,建立的七月王朝实行的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新宪法明确限制王权,扩大议会下院的权力,取消贵族的特权,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共和制1848-1851)1848法国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建立的共和国。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二月革命成功后,由拉马丁,赖德律洛兰等人以及工人代表组成了临时政府,宣布共和国成立,七月王朝崩溃,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第二共和是存在时间最短的政体。它是最后一个经暴力革命建立的政权,期间男性公民的普选权首次得到确认,奴隶制度也被正式完全废除。法兰西第二帝国(君主立宪政体1852-1870)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于1851年12月2日发动政变。翌年1月14日颁布宪法,加强总统权力,削弱议会的立法权。1852年11月7日,元老院颁布法令建议恢复帝制。随即举行公民投票,绝大多数表示赞成。12月2日宣布恢复帝国,波拿巴为法兰西人皇帝,称拿破仑三世。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君主制皇帝:路易·拿破仑·波拿巴(1852–1870在位)政府总理首任:埃米勒·奥利维耶(1869-1870在任)立法机关:上议院下议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议会制共和制1870-1940)1852年,拿破仑三世跟随他的叔叔拿破仑一世的脚步,成为法国皇帝,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但由于德国的崛起,普法战争之后第二帝国宣布垮台。1870年9月4日共和派在市政大厅宣布废黜波拿巴家族,建立共和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确认共和制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1878年确定国歌《马赛曲》,国庆7月14日.1879年共和派赢得法国总统选举,资产阶级共和制在法兰西最终确立。后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执政到1940年时,因为纳粹德国入侵法国而垮台。后续出现了维希政权(半总统共和制1940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占领下的法国成立的傀儡政府。1940年6月德国侵占巴黎后,以亨利·菲利浦·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向德国投降,1940年7月1日政府所在地迁至法国中部的维希,故名。正式国号为法兰西国。统治大约五分之三的法国领土。法兰西第四共和国(议会制共和制)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5年9月,法国全民公决,摒弃第三共和国,第四共和国成立。1945年10月制宪议会通过新宪法,宣告第四共和国正式建立。第四共和国建立初期由共产党、社会党、人民共和党组成联合政府,随着国际冷战的发展,共产党于1947年5月被逐出政府。此后,该政府受到以共产党为首的左翼和以法兰西人民联盟为首的右翼的两面夹击,只能依靠被称为第三势力的松散多数的支持,显得软弱无力。最终于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四共和国宣告结束。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半总统共和制)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第五共和国宪法的特点是:一、以总统为国家权力中心,总统的一般权力包括人事任免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权、外交权、发布咨文权等;二、议会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下降,宪法规定,总统的职权和地位不再受到议会的牵制,总理得任命和政府的组成也无需议会的批准,议会所拥有的立法权、财政审批权和对政府监督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三、政府由总统所控制。法国设有以总理为首的中央政府,拥有比较广泛的权力。在执行总统的对内对外政策的前提下,制定向议会提出的法律草案,并根据已颁布的法律制订具体的法令。根据宪法规定政府对议会负责;四、政府权力的加强和地位的稳定。第三共和国、第四共和国时期,政府从属于议会,行政权力受到严格的监督和控制,致使政府软弱无能,难以有所作为。第五共和国宪法在确认政府对议会负责的前提下,提高了政府对议会的独立性。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宪法)路易∙波拿巴于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上台方式:公民投票原因:1.利用其伯父的威望;2.政局不稳,经济发展缓慢,人心思定;3.小农的支持;4.两次共和未能带来稳定,人们对此失望。路易波拿巴骑马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1870年7月19日法国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为借口对普鲁士宣战,色当战役法军战败,9月2日拿破仑三世投降。9月4日巴黎发生革命,宣布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拿破仑神话”就此破灭。五.共和制的最终确立1.第三共和国的诞生:1870年普法战争包围2.共和制的统治:(1)耻辱——1871年战争失利:割阿尔萨斯、洛林,赔款50亿法郎。(2)血污——镇压巴黎公社(是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败后在巴黎爆发起义的产物)3.共和制的确立:君主派内讧→1875年宪法通过(标志确立)→1877年共和派议会选举获胜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行政权:行政权力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他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立法权: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参议院有权否定众议院的议案。选民实际上受财产资格和在法国居住时期的限制。总统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宪法特点:1、总统执掌行政权、但受议会的限制;2、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国家,议会掌握立法权意义:共和政体的确立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为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标题: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恢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438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