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基本功
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能完全胜任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的“洗脑”和“充电”,既要掌握新教学理念,同时不能忽视教学基本功的培养。语文老师的基本功,就是语文老师的专业素质,包括书写、朗读、语言表达、阅读、写作、教材解读、教学设计等方面。1.三笔字要规范。很多学校都要求教师进行日常基本功练习,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三笔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这是十分必要的,要有效利用起来认真练习。人们常说:“字是人的脸”,书写应该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对语文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应该比其他老师更为扎实,更能够起到语文老师的示范作用,能够对学生起示范作用。还应注意书写时姿势规范、笔画笔顺正确、字形无误。近几年,中、高考阅卷老师普遍高呼:“学生书写太差!”这些日益显著的问题清醒地告诉我们:“加强学生书写训练势在必行。”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曾引以自豪的文化艺术——书法,也渐遭冷遇,其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汉字书写成“鸟文”,不知所云。拯救祖国的文字,拯救书法艺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一手漂亮、潇洒的好字,会无形中扩大教师的影响力。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往往是从细节开始的,漂亮的粉笔字,幽默的课堂语,个性化的手势,学生都乐于效仿。只有教师首先把字写得规范、工整、美观,写得有艺术感,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首先,从板书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一个教师的书写能力。其次,从板书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老师的逻辑思维能力。再次,从板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老师是否有计划性和把握能力。最后,从板书我们还可以看出一个老师的治学态度。粉笔字正是老师的“门面”,学生看得最多最清楚,如果老师板书时能又快又好,学生会产生一种钦佩感,会认真看和细心模仿,这就从心理上为教学提供了有利因素,久而久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作业的质量。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板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发挥了叙述智力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的桥梁。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骇,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有人说板书是老师的“责任田”,形象地道出了板书的重要性。好的板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还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同时,板书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一个教师方方面面的能力。板书设计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思维、理解、记忆的重要措施。不少教师的教学实践证明,板书质量的高低,同教师教学活动的其他方面一样。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讲完了书写的基本功,我们来谈谈演示基本功。演示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条件之一。不仅指直观效果,教师的示范同样起演示的作用。合理采用演示,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习动机、丰富感性认识、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特殊过程,学生不必重复前人学习所走的弯路,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走一些捷径,而演示就是教学中的捷径。它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协同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的识记,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一位美术老师在树叶粘贴画教学中,给一个班以讲授方式为主,学生没有感官、直观的认识,粘贴出来的形象单一、散乱。而其它班她利用树叶的美感为学生演示粘贴金鱼、兔子、羚羊、小老鼠、蜗牛等形象的造型。学生看后,深受启发粘贴出形象生动各异的形象。通过教师的这一演示排除了学生思维的障碍,促进、加深了学生的识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美术教学中无论是绘画课还是制作课如果教师没有亲自动笔当场作范画的过程,很难讲这是一堂正常的美术课。演示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方法,它符合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再从抽象的逻辑思维到实际应用这一认识规律。实践证明: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把得到的结论的全部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发展了智力,培养了思维能力并且使教师更有亲和力。2.教师的语言是人类最美最美的语言。它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教师语言的运用,是教师教学艺术的表现,语言可以诱发学生的内动力,尤其在关键时刻,语言的力量往往是惊人的:它就像一盏灯,照亮学生美好的心灵;又像一把钥匙,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它能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能增强学生自身的自信,还能改变学生的态度和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写道:“……影响人们内心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语言。教师口中的语言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就像演奏家手中的乐器,画家手中的颜料,雕塑家手中的刻刀和大理石一样。没有乐器就没有了音乐,没有颜料和画笔就没有绘画,没有大理石和刻刀就没有雕塑,同样,没有活生生的,深入人心的动人语言就没有学校,没有教育。语言就仿佛一座桥梁,教育科学就是通过这座桥梁变成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的。”“教师的语言,是感化学生心灵不可取代的手段。教育的艺术,首先是灵犀相通的说话艺术”。言为心声,言如其人,言与心,与思想互为表里。优秀教师的语言饱含学识与文化修养,能够折射出其独特的人格与品格的魅力。好的教育教学语言,能够打动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决定成败的重要作用。语言表达准确清晰、简洁流畅、逻辑严密,使用普通话,无语病、无口头禅。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词汇量,敏捷的思维,较高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拉杂、表述不够清晰严谨,缺乏文学色彩,显得平淡无味。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还要准确使用普通话,学习、掌握一定的朗诵技巧,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诗文,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普通话标准,语文老师应该达到二级甲等的水平。语文老师应该普通话标准是一个基本要求,朗读水平应该也比较高,能够达到抑扬顿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一,语文教师应能说会道,引领学生享受语文之美。尽管如今多媒体手段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讲的空间越来越小了,但教师口语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无可替代。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否成功,你若能在课堂上妙语连珠,旁引博征,教学一定会左右逢源。要教好语文,语文教师不仅要“能说”,还要说得“巧”,说得有特色。诗意的语言易引发学生的联想,幽默的语言会调节课堂气氛,激情的语言能感染学生情绪,精练的语言可以准确地揭示深刻的道理……第二,教师口语应遵循几个原则。语文教学中,教师良好的提问艺术,谈话艺术及评价艺术至关重要,总的来说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只有教学语言准确精炼,才能恰到好处讲清问题,正确传达知识信息。其次是语言要有趣味性。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苍白贫乏的语言是语文教师的大忌。三是语言要有亲切感。名家登台,总能三言两语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教师和蔼的语言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内心的畏惧感,从而思绪飞扬,口惹悬河。四是提问要有启发性。课堂提问要摒弃一切无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培养的提问,敢于反弹琵琶,突破课文束缚的新角度、新视点去激发学生思考。五是课堂评价要诚恳,有激励性。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天籁之音”。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朗读教学上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厚实的素养,并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朗读指导。一口流利、纯正的普通话是语文教师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它需要我们在朗读中品味意蕴,在教学中教师能否很好地范读课文就是对我们的一大考验。教师不仅要自己经常性地示范朗读,还要鼓励学生充分朗读,指导学生注意朗读中的重音、停顿、语速、音量、语调等技巧方法,并通过齐读、自由读、分组读、配乐读、赛读、接力读、角色朗读、话剧表演等多种形进行朗读实践,使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耳醉其音”、“心醉其情”,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充分发挥朗读教学的效果。3.养成读书的习惯,每天保持一定量的阅读。语文与生活、时代密切相关,教语文绝不仅仅是叫书本,语文教师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可读专业书籍,也可读文学作品,还可读当下流行的网络作品等。在读书的同时注意积累,记读书笔记,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不断提高文学素养,保持对语言的敏感度。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报刊杂志,知识面要广。阅读感悟,教师也应成“博士”。新语文教材的阅读量翻了几倍,很多选文都是新的,教材不仅涉及到语文知识,而且涉及到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各个领域。语文课怎么上?这是语文教师遇到的一大难题。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识,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现代的语文教师已不能凭经验教学,而应让自己成为“学者”,“专家”,“博士”,在不断阅读中提升文化品位和文学素养。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和课外书籍,知识面特别的广,讲课的时候才能够引经据典,各种知识,成语故事,文化,典故信手拈来。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经常读文学名著,用这种身教去熏陶学生,让学生也爱上阅读。,语文老师应该是对历史,政治,地理这三科特别的熟悉,因为语文教学和这三个科目的联系非常紧密。比如要读懂一本《三国演义》,必须要清楚三国时期这段历史,要清楚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还要清楚他们几个国家之间的政治集团斗争,所以在很多时候,对政治历史地理这三个科目都要特别的熟悉,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能够在教学的时候得心应手。4.尝试写作。写作究竟难不难?学生写作中会遇到什么问题?教师不下水,就不知道水有多深。教师写作,会发现写作中的一些问题,有意识地去反思和纠正,如要求学生写作文,自己先写一写范文,感受一下。写作时一种输出,写作中遇到的困难也能倒逼教师更好地去阅读、学习、输入。语文老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最重要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自己要懂得作文教学之道,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作实践总结领悟,得法其中。作文在考试当中基本上占了1/3的分值,语文老师应该具备写作水平,这样在作文教学的时候,才能知道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然后才能够写出很好的示范文章,教好学生写作。语文教师不一定都要成为作家,但至少要能写几篇有说服力的文章,否则,就成了“弹花匠的女儿——会弹不会纺”了。此外,语文教师要敢于尝试文学创作,用独特的视觉审视人生,关注社会,深入发掘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完成由作文写作到精神建构的升华。5.具备一定的教学教研基本功,能解读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教师的主业是教学,如果只依靠一本教学参考书,离开教熟的课文就不会教学,离开专家的解读就没有自己的思考,照本宣科,怎么能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呢?教材只是范例,语文教师要会研读,会思考,会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语文教学研究并非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活动,只要我们立志接近它、熟悉它,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勤修历练,就一定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为一名研究型、智慧型的语文教师。余映潮老师说:“作为一名优秀的力求上进的语文教师,坚持研究是提升自己的真正坦途。”很多一线老师认为,我能够顺利给学生上语文课,保证取得不错的教学成绩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从事教研活动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教研活动的目的。(1)为了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常常听到人们说文化底蕴,究竟什么是底蕴呢?曾在知乎看到一段醍醐灌顶的话:一个词汇量只有100个的人,很难理解词汇量达到1000个的人是如何思考这个世界的。这两种人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里,因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程度取决于他们的语言能力。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爱”“溢满”“世界”这三个词的意思,那他永远也理解不了什么是“溢满爱的世界”,哪怕他就身处在这样的世界里。这一段话真有拨云见日之效,说词汇只是表象,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地去理解。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到底是怎么来的?每天做10个俯卧撑和每天做100个俯卧撑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每个月读一本书和每周读一本书的收获也不能同日而语。中国古语有云:“厚积而薄发。”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文化底蕴就不会深厚。语文名师王崧舟有一个特别好的观点:“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书读得多,不一定底蕴就深厚;但是,不读书、少读书,是一定没有底蕴的。”可见,读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基本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446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