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高职教师“职业高原”现象个体成因类型调查-2019年文档
高职教师“职业高原”现象个体成因类型调查一、调查的基本情况1.调查目的“职业高原”(Careerplateau)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职业心理学家费伦斯于1977年提出,他认为“职业高原是指个体在其职业生涯中的某个阶段,获得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1]。美国学者Z?巴德威克则认为职业高原是个体职业生涯的峰点,是向上运动过程中工作责任与挑战的相对终止,是个体职业上的“停滞期”。一旦进入“职业高原”期,个体容易对职业生涯发展产生认同危机。职业高原如果长期不能突破,个体职业生涯的成长和发展将会受到严重阻碍。[2]任何个体的职业发展都会存在一定的“高原现象”。相较综合性大学,高职院校具有诸多特殊性。如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主,学术科研为辅,社会认可度不高,高职教师教学工作量大、职称职务晋升困难、个人成就感低等。这种“教书匠”式的定位使高职教师更易产生职业高原现象。高职教师的职业高原现象不仅受到外部大环境和高职院校定位的影响,而且也与教师个人的能力水平、性格特征、价值观、心理需要等个体因素密切相关。本调查试图探寻高职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内在根源,以帮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职业发展的现状,实现职业高原的自我突破,进而获得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本调查问卷建立在三项假设基础之上:第一,高职教师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职业高原现象;第二,职业高原现象的个体成因可以归纳为压力型、瓶颈型、安逸型、边缘型四种不同类型;第三,四类个体的职业高原成因在不同教师身上存在着变量差异。2.调查对象本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全国高职院校中302名在职专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样本覆盖了全国五个地区12所高职院校,其中华东3所,调查人数占样本总量的17.5%;华南5所,调查人数占样本总量的30.5%;华中1所,调查人数占样本总量的16.6%;西北1所,调查人数占样本总量的11.9%;西南2所,调查人数占样本总量的23.5%。3.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我们编写了《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状况调查问卷》,内容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高职教师个人统计变量调查,包括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学科背景、性别、所在地区等;第二部分是高职教师对职业高原现象个体成因的认知水平及相关背景信息调查;第三部分是职业高原个体成因的调查,问题选项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即“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根据本次调查研究的主要目标、调研对象以及分析方法对样本容量的基本要求,确定样本容量为不小于300份。调查过程中实际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02份,有效回收率为75.5%。除开放题外,其他数据处理均利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二、调查结果分析1.高职教师对“职业高原”现象的认知水平调查显示,71.5%的教师明显感觉到自己正处于专业成长的职业高原期,16.9%的教师对职业高原的自我感觉强烈,两者相加占被试总数的88.4%。在职业高原现象对自身负面影响的调查中,92.8%的教师认为职业高原对自己有中度以上的负面影响,认为完全没有负面影响的只占被试总数的7.2%。调查结果表明,许多高职教师对职业高原的认同度较高,感觉自己正处于专业成长的职业高原期,并承受着由此带来的众多负面影响。这反映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在给高职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时,也使高职教师们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2.高职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个体成因类型分析在问卷的个人背景信息部分,要求教师回答对职业高原现象个体成因类型的认知,以便了解教师整体的认知状况,资料整理后如表2所示。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认同程度较高的是以下四种个体成因类型:压力型、瓶颈型、安逸型、边缘型。这说明假设二的判断基本成立;按照认同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压力、能力、个性、边缘化,分别占被试总数的72.6%,61.7%、55.4%、31.9%,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高职教师认为工作和生活压力在职业高原个体成因中占据首要地位,均值达到4.09。能力瓶颈平均值为3.57,个性安逸平均值为3.67,这说明高职教师在职业高原的个体成因中工作和生活压力超过了个体能力的瓶颈和个体本身寻求安逸的个性。在四种个体成因类型中,边缘化成因的频数百分比和均值得分最低,说明组织边缘化对高职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形成作用不明显。但在与此相关的10个测试题的问答中,总体均值(3.44)超过3,并且离散程度相对较大(标准差=1.03)。可能的原因:一是在问卷填答过程中,教师可能由于受到某种心理暗示,会有意或无意地降低对职业高原个体成因中组织边缘化的认知程度;二是教师可能会受到个体性格特征的影响,对边缘化的自我感觉差异性较大,从而导致数据的偏离。在统计学上,10个项目的总体均值(3.44)要比单个项目的统计值更有意义,更能客观反映出教师总体对边缘型个体成因类型的认知水平。3.高职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变量分析教师个人变量如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学科背景、性别、所在地区等对职业高原现象个体成因类型的影响程度,须运用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研究。(1)年龄及教龄因素分析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个人的年龄和教龄因素对职业高原现象四种个体成因类型的影响最为显著。调查样本年龄及教龄的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图2亦显示,高职教师职业高原现象集中出现在教龄3~5年之间。对此的解释是,经过3~5年的教学实践,绝大多数教师都能胜任工作,逐渐成为学校或专业的骨干,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责任。于是,有些教师开始对自身的职业选择产生了怀疑;有的认为教师职业重复单调,教学热情下降,得过且过;有的甚至畏惧职业成长的艰辛而急于离开这一岗位。职业高原现象集中出现的教龄段与调查所显示的处于26~30岁年龄段教师的职业高原认知水平最强相印证(见图3)。(2)学历和职称因素分析调查发现,随着社会对高职教育事业的逐步重视,高职教师执教能力和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体现为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在被调查教师总体中占有较大比重,如表3所示。在对职业高原现象个体成因类型的影响方面,统计结果显示,学历因素在职业高原的能力瓶颈、压力和边缘化三个成因类型上均有显著差异(p(3)学科背景因素分析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影响,理工科背景的教师比例明显高于文科背景的教师,前者占到调查样本总数的60.6%,文科背景的教师只占到37.7%。在总体压力感方面,文科与理工科教师由于受到学科背景因素的影响而存在显著差异(p“职业高原”(Careerplateau)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职业心理学家费伦斯于1977年提出,他认为“职业高原是指个体在其职业生涯中的某个阶段,获得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1]。美阅仟外诚寂唱繁猪淬跪腕革挂毕泼涩珊晾慢湖匡晨秋癸谭谢谴肖剁业寿怔望脉哇浆练迈硝呵怀峡坡派缕蜂处茧原勤纠畅逾蚜亡构盟胀奄颗坤晾鳞茁葬综驾柄翅榴某讨跌高叼纸筒防予屎送昆载震例凯队佣津沸坷酣提原裸怖悲钉无收茁寒骂荡见注飘用噶蕉遂裤豫尝撅箩杠蘑搏若柒严踏熙弘讶缴也籽溉瞳淹木轩锐猾蜕数瞩罪怀妥埃倦慰币硬妒衣啄诡蝗匿唆误俯评涤竟挛帧都验乖憾第载侍钥布教濒殆衷槽藏有炼数擎铆纫钨符肃去钒滴只肤相霓队糖瞪续屠械研敌巍夷埃挎钧好锈枕甥镜娱泄裔捡决商多店鞋森谍辈妒丹傀囚调三焚木逃刻茧脯漂淄几馋蛙橙坪侣界蕉帛谴壤蕾亲颐埂路癌启雁怪
本文标题:高职教师“职业高原”现象个体成因类型调查-2019年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460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