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北京,100124)摘要:创新型国家要由创新人才来创造,因此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创新人才。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也一直是发达国家尤其是创新型发达国家科技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伟大的时代需要杰出的人才,杰出的人才推动伟大的时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更需要无数优秀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更需要让优秀创新型人才的自主创新成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关键词:创新型国家;创新人才;创新教育CreativeTalentsandInnovativeCountryAbstract:Aninnovativecountryexpectscreativepeopletoconstruct,sothebasisofaninnovativecountryliesinitscreativetalents.Infact,fosteringcreativetalentshasalsobeenafocalattentionofthosedevelopedcountries,particularlyintheirscienceandtechnologyfields.Agreateraneedsoutstandingtalent,outstandingpersonneltopromotethegreatera.Inbuildinganinnovation-orientedcountry,buildinga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comprehensivelybuildingamoderatelyprosperoussocietyofthegreathistoricalprocess,weneednumerousoutstandingcreativetalentscometothefore,butalsoneedtomakeoutstandingcreativetalentsofindependentinnovationforthegreatrejuvenationoftheChinesenationcontribute.Keywords:innovativecountry;creativetalent;educationinnovation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其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必须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个性的自由独立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和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不可能成为创新性人才。当代社会的创新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1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创新人才创新型国家要由创新人才来创造,因此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创新人才。当前学术界较一致的看法是,作为创新型国家,至少要具备四个特点:(1)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究开发(R&D)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2)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3)科技进步贡献率要在70%以上;(4)创新产出高,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绝大部分。按照这四条标准来衡量,很显然中国还不是创新型国家,而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面对当今知识经济的热潮、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中国的现实国情,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必然也是唯一的选择。1.1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我国新阶段发展目标的需要。党的十六大为本世纪头二十年设立了宏伟的目标,“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几大矛盾,严重阻碍着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其一是资源和环境的瓶颈约束加剧,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资源的高投入和高消耗,而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其二是社会矛盾突出,表现为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处理不好会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其三是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存在隐忧,我国经济外贸依存度达60%以上,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技术和主要设备受制于人。如何在解决好这些矛盾与问题的同时,实现我国新阶段的发展目标?进行科技创新是必须的。1.2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公布的2006年《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表明,中国在61个参评经济体中排名第19,尽管与前些年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新一轮的信息化科技革命,西方发达国家是在充分完成工业化的基础上迎接这场科技革命的,而中国却是在工业化远未完成的情况下进行信息化,因此中国要想在这场世界科技革命中迎头赶上,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也必须进行科技创新。1.3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加快我国科技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在科学知识生产数量方面增长很快,但尽管我国科学知识数量增长比较快,但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仍然是数量少、质量差、创新性不够。要改变这种局面,也必须进行科技创新。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激发全民族创新意识,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胡锦涛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强调: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确,一流的尖子人才、国际级的科学大师、科技领军人物,可以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和团队,可以解决关乎国计民生的难题,可以创造世界领先的重要科技成就,可以催生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和全新的产业。在创新型社会中,知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创新型人才成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人们必然会像农业时代追求土地、工业经济时代追求资本那样去追求知识,追求拥有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2培养创新人才是发达国家科技界关注的问题大力加强创造力研究,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发达国家尤其是创新型发达国家科技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泰勒(C.W.Taylor)提出:创造活动不但对科技进步,而且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哪个国家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发展、鼓励人民的潜在创造性,哪个国家在世界上就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就可立于不败之地。美国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始于20世纪50年代,原因是苏联卫星上天,使美国意识到其科技和军事优势受到威胁,应急起直追,以改善当时美国的科技发展状态。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要重视创新的研究,并把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日本的教育国策而确定下来。英国是创新性研究的发源地,近20年来对创新的研究十分重视,并深入探讨了创新能力与智力、个性(即“高素质”问题)的关系问题,设计了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编制了供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创新能力量表,并进行了大规模的课程改革。为什么这些发达国家都在研究创新能力问题?这是时代的要求。因为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而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于是,发达国家近年来普遍开展“创造教育“,并在创造型学校环境、教师和学生问题、创造性的培养途径问题、创造素质和创造能力问题、创造方法问题上都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诚如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所言,没有哪一种现象或一门学科像创新问题那样,被如此长久地忽视,又如此突然地复苏。这可谓一语中的。3创新人才的心理特征我们在对创新人才长达25年的研究中发现,创新人才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创造性思维加创造性人格。创新人才在创造性思维上表现出五个特点:(1)创造性活动表现出新颖、独特且有意义的特点;(2)思维加想象是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成分;(3)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新形象和新假设的产生带有突然性;(4)在思维意识的清晰性上,创造性是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5)在创造性思维的形式上,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统一。而在人格方面,创新人才也表现出五方面的特征:(1)健康的情感(涉及情感的强度、性质和理智感);(2)坚强的意志(在意志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方面品质出众);(3)合理的个性倾向性(即创造的需要,特别是理想、动机和兴趣);(4)顽强的性格(涉及求异的理智、强烈的好奇心、勤奋的行为等);(5)良好的创新习惯。创新型的科学研究人才是创新人才中的一部分,他们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创新型的科学研究人才有什么样的心理特征,哪些因素对他们的创新性产生了影响呢?最近,金盛华、张景焕围绕科技界创新人才的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作了深入的研究。他们把科学创新人才定义为生活于特定历史阶段、在所在的学科中作出了创造性成就的科学家,其评价标准是以本领域对创造者研究成果的创造性水平的承认为标志,这些作出创造性成就的科学家就是科学创新人才。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突破建设创新型国家“瓶颈制约”的关键举措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人的素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纵观世界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振兴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人的素质无疑是最重要和最具有潜力的因素。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技术、资金和管理方法,而人的素质是无法引进的。培养人的创新性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课题,它涉及创新教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创新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实际开始。创新教育应贯穿在日常教育之中,它不是另起炉灶的一种新的教育体制,而是教育改革的一项内容。所谓创新教育,是在创造型的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育方法培养出创新型学生的过程。在过去的心理学中,创新能力的研究对象仅仅局限于少数杰出的发明家和艺术家。近30年来,众多的研究者发现:创新能力是一种连续的而不是全有全无的品质,人人包括每个儿童都有创造性思维或创新能力。我们通过研究曾多次强调,人人都有创造性,创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创新教育,让每一个人的创造性都得到发展,其关键是创新精神与创新才华的培养。创新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我们认为应主要通过以下四种途径培养创新能力。第一种途径是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渗透到各科教育中。我们课题组曾探讨了中小学各学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并结合具体学科的某种具体能力制定了一系列要求,通过达到这些教学要求,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种途径是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动机,教师的灵活性提问和布置作业,教师掌握和运用一些创造性教学方法(例如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等),在课堂上创设创造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来解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种途径是教给学生创造力训练的特殊技巧。我们曾向未成年人被试介绍,并让他们掌握美国托兰斯“创设适宜
本文标题:建设创新型国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494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