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加快提升临床带教能力致力成就优质教学医院2019年11月13日我在想......治病救人教书育人服务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将要怎么干?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1914年2月,并入省立第一师范,1918年6月毕业。徐特立(1877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又名徐立华,原名懋恂,字师陶,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湖南善化(今长沙县江背镇)人。他是毛泽东和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年9月9日)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师呢?今天,我想就这个问题同大家做个交流。......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坚持修师德、铸师魂,坚守住自己的初心,加强自我提升与自我约束,追求道德的完善,真正做到严谨笃学、立德树人,行为世范、学为人师不断提高授业的本领,展现良师的形象,努力以高尚的人格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学生心里善于把精妙的理论变成浅显易懂的道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解惑传道授业课程思政广义: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指某一门学科思政:谓思行善政思:思想,考虑,动脑筋政: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课程思政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大学思政课程包括:《中国革命史》《法学概论》《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以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如何做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应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融会贯通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思政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在“思政课程“中注入医学元素为人民服务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涵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医药文化中的思政资源丰富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具有医学特色的思政课程教育模式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11在思政课程中注入医学元素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注入医乃仁术和大医精诚的医学职业理想,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中注入救死扶伤和服务健康的医学职业目的,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注入医学史上众多医师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注入爱岗敬业和恪尽职守的职业态度等医学元素。遴选一批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探索挖掘其中的医德元素在“课程思政”中挖掘医德元素对生命的尊重意识对科学的追求精神对医学的奉献精神对病人的关怀精神1234比如:在《人体解剖学》课堂开展“大体良师”致敬教育在《细胞生物学》课堂引入科学精神教育在《寄生虫学》课堂引入民族自信教育在《药理学》和《生物化学》课堂贯穿创新奉献教育在《机能实验学》课堂开展动物伦理、动物美学教育等使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中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将课程蕴涵的医德精神升华为学生的内在素质;还可以通过建设《医学人文》、《医学伦理学》、《医学美学》等人文教育主干课程和辅助课程体系,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融合,塑造医学生医者仁心的素养和德能兼修的能力。在“思政实践“中注入医学元素培养医学生树立以卓越“好医生”为目标的奉献精神促进医学生提升医德素质养成发挥载体育德功能培养医德情感发挥活动育德功能培养学生情感认同发挥文化育德功能提升医德修养升华医德境界借助校园载体要素,在生命科学馆、校史馆、中医药馆等场所进行体验式实践教学借助校园活动载体,开展诸如医学论坛、大画医学、医学摄影、医学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借助校园文化要素,感受医学文化的浸润,潜移默化010302比如:以白求恩、“中国医学圣母”林巧稚、“一代名医”梁毅文、“当代雷锋”庄仕华、“为培养少数民族医生奉献一生”的何秉贤、“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马旭、全国首枚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人民的好医生”赵雪芳以及全国历届“白求恩式好医生”为原型,创作成为一系列艺术作品,推进“思政实践”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优化医德育人校园软环境。在“实践思政”中凸显医德元素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理论的规律要求,推动医学生在临床实训环节、专业实习环节和社会实践中进行“实践思政”形成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优势互补的医德培养模式建立以临床教师为主导的医德培育模式嵌入地方医德教育内容开展医德专题教育和医德案例分析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医教融合医学人才医德培养方法在临床学习结束后进行医德考核与评价010605040302医学院校要大力拓展社会实践领域,借助校外实践活动,通过“百县千乡送医”、“暑期三下乡诊疗活动”和医疗专项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医德感性认知,增强服务群众意识,树立高尚的医德情操,发挥社会育德功能。借助校外志愿活动,通过“扶贫社会实践”、“义诊志愿服务”等志愿帮扶多种形式,把思政教育搬到社会实践大课堂,使学生深化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实践感受和理性升华,实现由医德被动主体向医德主动主体、由医德主动主体向医德自觉主体的转化,在为贫困地区群众送医送药的体验中推动学生良好医德的养成,在服务基层人民群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扎根基层的高尚医德。科学家的精神哲学家的思想艺术家的情怀技术家的巧慧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艺术一种使命一种人性和情感的表达行医医生医学转变课程设计理念完善教师思政培训制度细化课堂理论教学中的思政教育要求善于整理思政素材贯穿思政元素于课堂外实践教学增设人文理论课程开展“以人文为主线的PBL”教学建立思政课程特聘顾问岗位无缝链接医学生教育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拓展医学生社会实践加强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设立“人文导师”调整评价体系等手段促进临床教师从“教书”升华“育人”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临床教师最为困惑的是如何在临床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意义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医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思政理论与思政实践思政课程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有机契合有机融合有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当前,高校正在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深刻把握“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准确分析实施“课程思政”的现实要求,切实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对于统筹高校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与实践遵循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遵循010203“课程思政”,简言之,就是所有课程都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所有教师都应履行育人职责。这对于保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01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的必然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实现合力育人的重要途径010203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的必然要求高校必须回答的根本性问题:课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所有课程发挥思政功能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应有之义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0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当前,经济社会改革不断深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思潮多样并存大学生处于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易受各种现象、观点、言论、思潮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和方法做好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推进课程思政每名教师、每门课程、每个课堂都发挥育人作用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02实现合力育人的重要途径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紧密协作,形成合力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要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必须发动教师积极参与育人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就是要调动教师特别是各学科专业课教师的育人积极性增强育人意识提高育人能力真正实现全员育人03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课程是教育思想目标主要载体内容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不能脱离课程教学课程思政从西方教育思想国内外思想教育实践均可发现其生成逻辑当前思政教育现状中02课程育人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高校思政教育实践的直接传承国外高校德育经验的有益借鉴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必然要求课程思政是01040302课程思政是课程育人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古今中外,众多教育家阐述了教学、学科、课程等与思想教育的相互关系。孔子倡导的教育课程包括“文、行、忠、信”,其中“文”是知识教育,其他三者是道德教育;还指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强调道德居于首位,先要达到一定的道德水平,才能学习文化知识。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讲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其实质是要求所有教学内容都应关注受教育者德行的发展。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道德可以通过各种知识学习获得。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9年---约公元前399年)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又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中国西方01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政教育实践的直接传承注重发挥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工作的一贯要求。1987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明确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学工作结合起来1995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强调要发挥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结合教学相关内容和各个环节有机地对学生实施德育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目标02课程思政是国外高校德育经验的有益借鉴课堂教学是国外高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很少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重视在各学科、专业课程的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教师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实现知识传授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美国高校的德育内容主要渗透在人文和社会学科课程中,与此同时,要求学生从历史、社会、伦理三个角度学习研究每门课程,激发学生思考与课程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从而实现德育目标。欧洲国家和日本也普遍注重挖掘语文、历史、地理、生物、体育等课程中的思想道德元素,发挥育人功能。03课程思政是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层面,高校思政教育主要由每个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相当一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政理论课教师的职责,与自己无关,这就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兵作战”和思政教育的
本文标题:课程思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514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