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生产企业管理---赖过房
生产企业管理总结---来料、物质、生产、工程、设备本人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与总结工作经验,现已总结出来料、物质、生产、工程、设备的相关管理经验,在此提供的管理工作经验,只适合在校大学生了解生产企业各部门的一些运作情况,还没有形成部门的日常管理框架,还需日后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去完善,从部门管理的角度去归纳总结,从而达到部门运作的管理效果,再有计划、研发、人事、企划、财务等几项总结,但这几项不是本人的日常工作,因此这部分仅提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本人从事生产性企业管理以来,总想好好的理顺下整个系统的一些知识点及管理的一些注意事项,以便形成一套自己的系统管理理念,以便于自己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次总结是按照物流的方式来进行总结,也就是从来料到产出的整过程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和管理要求,简单的描述是在既定的环境下,投入相关的物料,按照一定的规程,通过设备和人员的工作,在设备和人员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品质、成本、交期、安全、服务的管理工作,最后产出我们需要的产品,直白的讲,就是4M1E和QCDSMP的结合,通过这些结合和协调来达成我们的目的。下面谈谈整个过程分布的情况和要求:一、来料检:(有的公司叫IQC,有的公司叫SQA等等名称,表达的都是来料检的意思)来料检是材料入厂把控的第一关,作用就不言而喻,因此做好来料检,是把好品质的第一道关口,那么如何去把好这第一道关口呢?我们先不要去急着寻找答案,先看看报检的几种形式:1、报检的形式:一个是来料品质好,公司要求可以走库存,也就是说可以在自己公司内备一个星期的货,且不是国外采购物料,是国内采购物料,因此,这就可能说明采购周期和异常处理周期较短,那么到料后采取报检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来料品质不稳定,公司内部采用两天备料方式,也就是说可以提前备两天的物料,而且也是本地化采购,来料后报检也是可以的,前面两种方式,对于公司来说,都是需要进行库存的,也就是说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进行仓储管理及资金占用,因此很多公司提出了JIT送料模式,特别是很多公司按照生产前3个小时或者2个小时进行到料的情况来安排送料,那么这种情况下的报检就是需要及时性及来料的品质保障性,否则就会出现物料不良,需要换料引起的停线或者变更计划带来的损失(JIT模式送料一般是指大料---对仓库空间占用大的料,且又是本地化采购的物料,绝对不是国外物料和远距离采购的物料,这些物料目前来讲还是比较难做到JIT模式的,因为国外物料存在长途运输和报关等事项,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长距离运输的物料也是比较难实现JIT模式,除非专项运输,否则运输中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特别是汽运)。按照上面的几种情况,报检,如果是来料品质好的,到料即刻报检入库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如果质量不好的材料,又是JIT模式的,怎么办?当然大家会说,换厂家呀!对,在能更换厂家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这么做,在暂时或者没有得选的情况下,建议把品质控制在供货商方的厂内,不是出厂后到货再进行控制,这样的损失会小些,也有利于促进厂家的品质改善,那么我们就要外派来料检查人员到厂家去,在厂家那里参与到出厂检和品质过程控制检查,确保发往自己公司的物料是合格的,避免出现退料或者不良到厂后的的返修等不良因素出现。,或者很对朋友说这种方法很好,但是我们还要考虑到另外的一些因素,也就是外派人员,投入的人力必然大过在自己厂内检,因为检查人员检查的物品变成单一化了,在厂内可以一个人负责几项的来料检查,在别的公司这能专一性的检查,因此人力就会多用,而且去到厂家检,涉及到的一些仪器仪表如果厂家有,好办,厂家没有,需要谈判解决。因此外派检查不是上策,是逼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来的方式,最好的办法是让厂家进行自我管理出货品质,减少报检的失败率,提高各自的效率和减少各自的品质预防或者失败成本。因此报检的方式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2、报检的信息发出部门报检工作的发起部门有的公司是采购,有的公司是物质部,更有甚者,采购、物质、生产为一个部门的公司,那么就只有生产自己报检,检查的执行部门自然就是品质部的来料检部分,或者有的公司较小,直接就是品质来料检和出货检就是一体的,没有分科室,因此来料检就是属于品质部/课。不管是哪个部门报检,也不管是品质部或者品质课来执行检查,那么到料的第一时间报检才是合适的,为什么呢?因为到料后就报检,我们可以提前发现不良的情况,以便预留出必要的处理时间,不要到了要使用了才开始报检,既然公司都承担了库存物料的情况,就不要要使用的时候因为品质不合格,临时进行返修处理或者退货,导致的不必要的慌乱和损失,否则公司提前到货的目的就完全没有必要,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提前报检,检查出问题来后,我们可以安排人返修也好,退厂家也罢,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处理,确保送往产线的物料就是合格的。3、来料检验的标准问题来料检,必然涉及到检验标准,这是无可非议的,因此每种物料的标准让检查人员熟悉,这也是必要的,而且必须公告标准在检查的现场,不是靠记忆或者经验进行检查,那是不可取的,背标准和靠经验的检查方法为什么不行,万一标准有更改或者记忆不准确,就会出错,导致不必要的事情发生,检验核对标准是必要做的工作,并且要记录下来检查的数据进行核对标准,并进行记录签核和保存的管理规定,确保可追溯性,不是检查完了,合格不合格也不记录,就直接放过去了,这样的可追溯性和标准的核对性就虚设了。并且这些记录管理也是向后评价厂家的依据;来料检的标准临界问题,遇到来料检的检查数据或者描述性的标准处于临界时,该如何处理,放过去,还是截住,这就需要看公司的情况,本人觉得,如果按照品质的管理理念来讲,就必须截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标准的放开,就是弄乱标准的开始,这次放过了临界正偏向的产品(还可以算良品的产品),那么厂家下次送来的临界负偏向的产品呢?是否也可以放过,因为接近良品标准,如果再放过去了,下次是否可以放过临近负偏差的产品,一步一步的把标准吃掉,让标准形同虚设。但如果绝对化也是不行的,ISO中也允许出现让步接收的情况,因此要看具体的情况,但是要保证原则不变,不是任意性的放过,那样就不要来料检就可以了,曾经出现过这么一则例子,公司规定一年内同一来料部品不能超过3次的让步接收,而且最后一次的让步接收量不超过5000,按照道理来说,管控还是合理的,但是采购渠道的单一化,造成的现象是,每次来料都是让步接收,整个来料控制有和没有没有什么区别,反正良也是用,不良也是用,这样来料检还有作用吗?更甚的是,不良也没有对策,退一步来讲,是否可以按照让步接收的筛选法先做做,减少产线的压力,也没有做这个动作,那么所有的让产线自己去解决,发现不良就拿出来,或者是自己修理使用,导致产线的效率低,品质差,这样的情况必须要往前追溯,不是没有办法,让产线自生自灭,而是先到厂家找原因和同时开发当地供应商,解决该问题。4、来料检的检查方式:抽检:抽检是一种概率性的检查,涉及到概率问题,当然这也是针对来料的品质比较好的情况下,如果是品质不好的材料,抽检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抽检也有公司的标准,100个抽多少个,或者规定每箱抽多少个等的规定,根据检查出来的数据,核对标准后进行判定来料本批次是否合格全检:顾名思义就是全部进行检查,把不良品挑选出来,这是针对品质不好的产品或者有特殊要求的产品进行的动作。免检:当然这个更容易理解,就是不需要检,直接入库就可以了,因此这样的工作是针对品质好的产品,或者越检查,不良就会越多的产品,为了减少接触环节,就省去检查的规定5、来料检不合格的处理方式:1、严重不符合要求的产品,通知采购退料2、一般不符合且有紧急需要使用的,按照让步接收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建议在线外进行处理,特殊情况才上线处理,否则会影响到产线的生产,也会降低产线的品质意识或者怨气,抱怨来料就这种品质,从而加深了产线与来料管理的对立,不利于解决问题3、一般不符合且紧急使用的情况下,厂家或者自己安排人进行返修来料使用的情况,在上线前返修,或者边返修边使用,但确保产线的顺利生产以上简单的介绍了3种方法,有的公司还有更多的办法,这里就不做介绍了,但是经过挑选或者返修的物品,最好做二次报检,否则不符合ISO的管理要求,在外审的时候是不合格的,另外避免出现返修或者退厂的物品再次送货或者再次报检的时候耍小聪明的,没有进行挑选或者处理就再次送过来闯关,想钻概率学的空子,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否则耍多了就完了。6、检查设备的相关管理来料检,必然涉及到一些检查设备或者仪器,那么这些仪器仪表就需要保养或者校正,很多公司设备保养固然是设备部的责任,仪表的校验也是设备部进行的事,有的公司则是品质部担当校验的职责,但不管如何,来料检必须监督这些人进行做这些工作,而且日常的保养爱惜也是要自己做,否则靠别人去做,必定出问题。另外涉及到仪表校验,校验有效期一般是一年,需要进行设备仪器仪表的台帐建立,这也是外审必查项目,试想,不准确的测量工具,哪里能确保质量?7、来料检的职责在一些公司,来料检仅仅是对来料品质的检查工作,不对供应商的监督管理作用,有的企业是来料检不仅要检,而且要对供应商做管理工作,两种模式,哪种好?我们先不要下结论,我们先看下各自的操作。只检不监督管理的做法是,来料了,仓库或者采购通知报检,来料检的人员按照公司来料检验标准进行检查,来料合格了,放行入库,不合格了,通知技术或者工艺及采购过来处理,自己是等待结果,按照结果办事,结果说让步接收,那么就让步接收,结果说返修再报检就返修再报检,结果说返厂,就返厂。因此这样的来料检做的工作就是检,至于如何处理,那是别人的事,但是车间出现来料品质问题的时候,那么就是谁的问题,就是来料检的问题,没有检好嘛,来料检就说这是供应商管理部门的问题,因此如此,就推诿现象出现了,究竟是谁的事呢?这是体制的事,体制就是让别人去扯皮,绕了几圈处理事情,效果会好吗?自然不会好。我们再来看看来料检不仅要检,而且要进行供应商的管理的工作开展的流程是,报检,来检查,良品放行入库,判定不良如果不是急用,通知采购按照公司规定处理,并且通报供应商,如果产线来料不良多,产线直接找来料检的人,让他们改善,他们在压力下,必然就会想办法进行改善,自己自觉加抽或者自己建立来料品质档案,哪些产品来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因为有统计),自己也好针对性的去供应商那边督促改善,不需要转手资料,甚至没有资料。简化了流程,也能更好的针对性的改善,大家知道,信息的传递转手越多,越容易出现偏差,而且信息的传递,传递越多,到了尾端,对信息的认识度就明显不一样,就是重要而严肃的事项,也会被清淡化,处理起来的结果也必然不好,而自己存在压力,自己去处理,就必然会痛心去改,才能使自己的压力减小,而且也没有可推脱的责任,断其后路就是让其前行。如此,大家可以知道什么流程好,什么流程不好,越复杂的流程,办事效率越低,而且内耗越严重,处理起事情来就越困难,精兵简政为什么?就是为了提高效率,减去负担,减少内耗。8、来料检需要的工具、方法和技能:工具仪器方面:直尺,卷尺,三角尺,角度尺,厚度尺,水平仪,硬度尺,深度尺,游标卡尺,张力计,拉力计,显微镜,三坐标,温度计,湿度计,管谱分析仪,等等常用的一些仪器仪表,当然这些大部分是指电子行业的,涉及到化学行业的或者其他行业的仪器仪表及工具就不一样了,如食品行业,需要用到分析农药的仪器,化学行业要用到纯度分析的仪器或实验设备等就不一一列举出来方法和技能方面:需要掌握这些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及简单的维护保养和保存,特别是仪器仪表的分类保管,有的公司不注重,一个柜子里一塞,看不到乱那就叫做不乱,用的时候翻呀翻,藤江倒海终于找到了自己要用的东西,然后不用的再一塞进柜子,外面的世界又是干干净净,如此一来,就把时间浪费子在了找的上面,而且也容易把这些宝贝给弄坏掉,提前结束了这些不会说话的宝贝的性命,或者测量精度达不到,因此要按照要求把这些仪器仪表放好,柜子也没有关系,可以在柜子里贴好区域,做好标示,再在柜子外面做一个分部清单,没有打开柜子就知道物品放置柜子的哪个地方,不是更好吗?9、来料检的责任心来料检验首
本文标题:生产企业管理---赖过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5307 .html